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汉长昌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6 03:10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经济活动的各种空间形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组合及其表现出来的空间分异、相互关系及空间联系,是影响和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经济空间结构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优化经济空间格局,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汉长昌地区是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交界的精华地带,是位于长江中游的核心区域。在中部崛起和我国多个区域经济增长极发展态势增强的背景下,研究“汉长昌”这一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的经济空间结构问题,对促进该区域优化发展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崛起十分必要。 本文以汉长昌地区为研究对象,以24个地市为研究单元,应用相关的区域经济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法以及ArcGIS、GeoDA空间分析技术,对该地区1995-2010年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区域经济联系进行分析,揭示该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该区域经济空间整合优化的对策。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1995-2010年,汉长昌地区的人口、经济重心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偏离,表现在:人口重心表现出缓慢、稳定地向东移动的趋势;经济重心偏离变化较大,总体...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1.2.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1.2.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1.2.3 区域增长极理论
        1.2.4 点轴发展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框架
        1.4.4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2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2.1 研究区域的空间范围选择依据
    2.2 研究区概况
        2.2.1 汉长昌地区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2.2.2 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判断
        2.2.3 汉长昌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3 汉长昌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时空演变分析
    3.1 汉长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3.2 1995 年以来汉长昌地区人口与经济重心演变分析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2 重心模型方法
        3.2.3 汉长昌地区人口重心时空演变分析
        3.2.4 汉长昌地区经济重心时空演变分析
        3.2.5 小结
    3.3 1995 年以来汉长昌地区经济空间结构分析
        3.3.1 经济空间集聚演变特征
        3.3.2 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
        3.3.3 经济结构的空间格局演变
4 汉长昌地区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空间相关性分析
    4.1 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分析
        4.1.1 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
        4.1.2 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
    4.2 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分解
        4.2.1 Theil 系数及其分解方法
        4.2.2 汉长昌地区经济发展总体差异及其构成
    4.3 1995-2010 年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4.3.1 研究理论及模型
        4.3.2 全局自相关结果及分析
        4.3.3 局部自相关结果及分析
        4.3.4 汉长昌地区经济空间关联模式分析
5 汉长昌地区经济联系分析
    5.1 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
    5.2 汉长昌地区经济联系强度及空间结构分析
        5.2.1 汉长昌地区经济联系总体分析
        5.2.2 三大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5.3 三大中心城市经济联系及其方向分析
6 汉长昌地区经济结构空间整合及对策研究
    6.1 经济空间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6.1.1 总体经济空间差异较大,经济发展趋于不平衡
        6.1.2 三大城市圈内部不均衡发展,大武汉城市圈差异尤为显著
        6.1.3 核心城市集聚与辐射功能有限,成为汉长昌地区发展的“软肋”
        6.1.4 经济联系强度不高,地区经济协作分工程度不高
    6.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的对策分析
        6.2.1 积极整合三大城市圈,实现经济优势互补
        6.2.2 培育多级核心经济区,增强集聚与辐射功能
        6.2.3 深化交通轴线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空间结构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939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3939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a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