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0 02:08

  本文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这是联合国早在2001年提出的口号。各国认识到海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并纷纷制定海洋开发战略,大规模、综合性开发利用海洋领域,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也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缓解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作为我国的海洋大省,山东省近年来海洋产业迅速发展,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海洋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但是山东省的海洋产业在持续快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造成海洋产业整体竞争力偏弱,而海洋产业集群是提高海洋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研究,旨在为推动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和提高海洋产业整体竞争力提供有效途径与理论支撑。首先,在介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集群、海洋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进一步指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低质同构严重、海洋资源环境问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管理协调机制落后。其次,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进行分析。先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定性分析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得出在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四个关键要素方面海洋产业集群已经基本具备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再抓住机遇,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群必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再利用区位商方法对海洋产业集群进行测度分析,从海洋产业集群整体水平来看,山东省海洋产业较于全国已形成集群化发展且后劲十足。从海洋三次产业角度来看,山东省海洋第一产业具有产业集群现象,但是集群程度没有加大的趋势,海洋第二产业在全国范围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优势不明显,海洋第三产业不具备产业集群现象,但是具备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潜力。在定性与定量分析之后,进行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构建了发展对策矩阵。最后,在发展对策矩阵的基础上,结合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海洋产业集群经验,主要从海洋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优化海洋产业集群结构、以现代科技引领支撑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加强政府支持引导方面提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关键词】: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区 海洋产业 产业集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P7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2.1 理论意义14
  • 1.2.2 实践意义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0
  • 1.3.1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方面15-19
  • 1.3.2 海洋产业集群研究方面19-20
  • 1.3.3 研究现状总结20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20-22
  • 1.4.1 研究思路21
  • 1.4.2 所用研究方法21-22
  • 1.4.3 研究逻辑框架22
  • 1.5 可能的创新22-24
  •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基础24-34
  • 2.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理论概述24-26
  • 2.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含义24-25
  • 2.1.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出背景25-26
  • 2.1.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意义26
  • 2.2 产业集群基本概念26-30
  • 2.2.1 产业集群内涵27-28
  • 2.2.2 产业集群分类28-29
  • 2.2.3 产业集群特征29-30
  • 2.3 海洋产业集群基本概念30-34
  • 2.3.1 海洋产业定义与类型30-33
  • 2.3.2 海洋产业集群概念33-34
  • 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34-40
  • 3.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34-37
  • 3.1.1 海洋经济发展条件34-35
  • 3.1.2 海洋产业发展概况35-36
  • 3.1.3 海洋产业集群发展概况36-37
  • 3.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37-40
  • 3.2.1 产业低质同构严重37-38
  • 3.2.2 海洋资源环境问题38
  • 3.2.3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38-39
  • 3.2.4 管理决策机制滞后39-40
  • 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分析40-54
  • 4.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分析40-44
  • 4.1.1 钻石模型一般概述40-42
  • 4.1.2 基于钻石模型的海洋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分析42-44
  • 4.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测度分析44-50
  • 4.2.1 集群测度方法选择与介绍45-46
  • 4.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46
  • 4.2.3 实证结果分析46-50
  • 4.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50-54
  • 4.3.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50-51
  • 4.3.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51
  • 4.3.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的机会51-52
  • 4.3.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的威胁52-54
  • 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54-59
  • 5.1 美国的海洋产业集群54-56
  • 5.1.1 注重保护性发展54-55
  • 5.1.2 突出政府引导性55
  • 5.1.3 重视科技贡献性55-56
  • 5.2 澳大利亚的海洋产业集群56-57
  • 5.2.1 明确海洋产业战略规划56
  • 5.2.2 注重提高海洋科研实力56-57
  • 5.3 日本的海洋产业集群57-59
  • 5.3.1 注重海陆联动57-58
  • 5.3.2 构建服务体系58
  • 5.3.3 增强辐射作用58-59
  • 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对策59-65
  • 6.1 海洋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59-60
  • 6.1.1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科学开发海洋资源59
  • 6.1.2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59-60
  • 6.2 优化海洋产业集群结构60-62
  • 6.2.1 加快发展海洋第一产业集群60-61
  • 6.2.2 积极调整海洋第二产业集群61
  • 6.2.3 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集群61-62
  • 6.3 以现代科技引领支撑海洋产业集群发展62-63
  • 6.3.1 加快海洋人才培养62
  • 6.3.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62-63
  • 6.4 加强政府支持引导63-65
  • 6.4.1 建立区域协调性机制63
  • 6.4.2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63
  • 6.4.3 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63-65
  • 7.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0
  • 致谢70-71
  • 个人简历71
  • 发表的学术论文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晓岚;;蓝色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11期

2 谭晓岚;;山东省蓝色经济竞争力分析与评估[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年03期

3 刘振;刘洪滨;何新颖;;以青岛为龙头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探讨[J];海洋经济;2012年03期

4 薛喜春;;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发展分析[J];时代金融;2012年30期

5 赵鹏;赵锐;;蓝色经济理念在全球的发展[J];海洋经济;2013年04期

6 何广顺;周秋麟;;蓝色经济的定义和内涵[J];海洋经济;2013年04期

7 许振宇;马君恒;;福建省蓝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技广场;2014年01期

8 张玉英;林向阳;胡永友;;绿色产业撑活蓝色经济[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01期

9 孙宏金;海洋一号“蓝色经济”的呼唤[J];太空探索;2002年06期

10 孟平;进军“蓝色经济”[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危机管理视角下的蓝色经济区建设[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2 ;半岛蓝色经济区转方式调结构税收调研报告[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3 ;发挥产业优势 加快推进青州蓝色经济区建设[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4 赵新峰;李水金;;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蓝色经济区跨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研究[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5 郭艳;萧大伟;梁伟;;蓝色经济区大发展环保面临大考验[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6 ;跨区域消费维权联盟 助力蓝色经济区建设[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7 费广胜;刘振山;田华文;;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地方合作机制与模式研究[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8 陈耀;胡定国;生步兵;;蓝色经济区产业的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9 胡昱;;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产业的路径分析[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10 徐建勇;;打造蓝色文化建设高地 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清宇;借助“蓝色经济区”,再造一个“百年青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徐冰 刘宝森 张旭东;致力科技进步支撑蓝色经济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玉;十年建成蓝色经济强市[N];青岛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以新理念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N];烟台日报;2009年

5 高东海 通讯员 管仁成;建言蓝色经济区建设要有世界眼光[N];联合日报;2009年

6 记者 晓阳 通讯员 明东 井潇 旭波;牟平开展蓝色经济培训[N];烟台日报;2009年

7 ;金融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N];青岛日报;2009年

8 记者 于萍;蓝色经济 节能环保要先行[N];团结报;2010年

9 记者 徐光明 闫继勇;山东着力助推蓝色经济腾飞[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孙长岩;我省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N];联合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强;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2 刘永胜;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3 冯瑞;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方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综合运输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敏;蓝色经济区背景下青岛海洋软实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胡舒琴;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法治建设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李婕;促进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4 李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李婷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利用FDI的技术溢出和门槛特征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6 费秀娟;环境约束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效率评价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

7 薛明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D];青岛大学;2015年

8 刘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经济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9 张娇;关于青岛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龙头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10 鹿尧;山东半岛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406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9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