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贸易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非线性影响——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发布时间:2017-06-01 17:07

  本文关键词:贸易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非线性影响——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使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开放确实对各省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动态非线性影响。贸易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弹性系数受到各地区的创新投入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基础设施的影响,且均存在门槛效应,并随着转换变量的取值变化,在区制之间平滑转换。贸易开放在地区创新投入规模较大、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更强;经济发展水平对贸易开放的创新效应存在双门槛的影响作用。
【作者单位】: 南昌工程学院经贸学院;
【关键词】贸易开放 区域创新能力 动态非线性 PSTR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714630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3YJC790063)
【分类号】:F752;F124.3;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贸易开放被证明可以通过竞争效应、技术及创新思想的扩散传播等途径促进创新。Grossman和Helpman认为接近外国的技术和知识能够加速国内创新和经济增长,有形商品的贸易可以促进无形知识的交换[1];Aghion等使用英国1987~1993年的企业数据研究表明:技术先进国家的外资企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庆石;张国富;吴宝峰;;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2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4年10期

3 黄凌云;范艳霞;刘夏明;;基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效应[J];中国软科学;2007年03期

4 张战仁;;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燕;高静;;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夏恩君;严薇;刘宁;;我国区域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基于中国29个省市1990—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陈静红;;宁波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制造业数据实证检验[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4 杨俊;李晓羽;杨尘;;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5 刘智勇;胡永远;;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6 李平;钱利;;进口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5年06期

7 张秋菊;刘宏;;跨国外包的承接影响技术进步的区域性差异——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0年04期

8 钟娟;张庆亮;;金融市场发展对中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检验[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9 许培源;;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年09期

10 徐e鴄\;;中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邻居效应[J];科技和产业;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永涛;;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兼论政府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导向[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高凌云;王洛林;;进口贸易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3 何元庆;;对外开放与TFP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4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5 傅利平;宋清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对非均衡性问题研究——基于区域创新视角的理论分析[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其刚;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葛小寒;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D];浙江大学;2010年

4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周西南;FDI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田泽永;FDI的资本形成与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席建国;我国东西部地区对口帮扶效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沈克华;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机制与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滕瑜;贸易开放对我国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国富;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青;两岸贸易对两岸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苏朋;FDI对创新影响的区际传递机制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继锴;基于外贸依存度的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陈明鑫;浙江省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和优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师耀武;对外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与陕西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孟庆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贾利斋;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对股票量价关系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邓萍;金融发展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孙向利;对外贸易与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钟;张小蒂;;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2期

2 包群,许和连,赖明勇;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3 李蕊;;FDI与中国工业自主创新: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4 杨全发;中国地区出口贸易的产出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07期

5 郭英;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6 周明;李宗植;;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8年S2期

7 吴玉鸣;;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J];科学学研究;2009年10期

8 孟亮,宣国良;不同来源FDI在华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5年05期

9 王锐淇;张宗益;;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J];科研管理;2010年03期

10 包群;;是否存在出口外溢的结构性差异——多部门外溢模型及实证[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文韬;区域创新环境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希宋,甘志霞,吕海军;区域创新能力与中国科技园的发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2年06期

2 吴丽鸣;;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杨壬飞;徐婷俊;;略论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J];浙江经济;2003年10期

4 ;“十五”期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布及成因分析[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2期

5 ;中国31省(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对比分析[J];经济视角;2005年06期

6 ;中国31省(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对比分析[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17期

7 谭清美;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年01期

8 陈钰芬;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5年07期

9 林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统计教育;2006年01期

10 张钢;徐乾;;知识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一个社会认知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咚;林莉;葛继平;;研发投入对辽宁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漆艳茹;刘云;侯媛媛;;基于专利影响因素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3 缪胜光;陈国宏;李美娟;;基于云理论的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薛风平;;基于LS-SVM的区域创新能力预测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彬;;基于BP神经网络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6 沈能;;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7 潘雄锋;刘清;赵一霖;;基于企业层面的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非线性测评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沈能;刘凤朝;;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于守华;;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创建国家试点城市[N];淮安日报;2014年

2 记者  肖国强;浙江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五[N];浙江日报;2006年

3 见习记者 杨惠娟;甘肃区域创新能力裹足难前[N];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杨文利;200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出炉江苏跃升第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5 记者 王惜纯;区域创新能力 江苏居首北京第三[N];中国质量报;2010年

6 吴国荣;江苏成为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最强地区之一[N];中国包装报;2010年

7 记者 陈磊;江苏区域创新能力首次跃居全国第一[N];科技日报;2009年

8 记者 郭涛;2010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江苏继续蝉联第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9 杨明洁;做强“王牌”学科,提升区域创新能力[N];无锡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毛贺平;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N];衢州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玉川;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4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陈黎;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付智;江西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马明;网络基础设施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博雅;我国东西部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 熊衍飞;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及其提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魏彦莉;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与实证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孙晓飞;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刘玉博;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6 石婷;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例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吴依依;江西省11个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分析与比较[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8 陈如琳;基于特征选择和支持向量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吴昊;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夏宇;知识转移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贸易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非线性影响——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3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413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f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