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
本文关键词: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经济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区(市、区、盟、自治州)三级空间单元,以2000-2012年人均GDP为指标,采用Theil指数二阶分解和ESDA空间统计方法,探索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 2000年以后经济差异呈现"先小幅上升、后持续下降"的趋势,且省内差异经济区间差异省间差异;2相比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南部沿海等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大西北、大西南、东北等综合经济区内的省间差异相对较大;3省内差异减小的省份呈现增多趋势;4地级单元经济差异以空间正关联为主,HH类型有扩大趋势,LL类型较为稳定,HL和LH类型则较少且分布零散。在此基础上,从国家政策、地理区位、资源禀赋、资产投资和行政分割等角度探讨了经济差异的原因。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国土资源部国土规划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Theil指数 ESDA 经济差异 中国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2B00)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1引言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学术界普遍探讨和争论的一个话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会导致发展机会不公平、资源配置不合理,进而危害到经济的健康增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1];区域经济差异过小,又可分为高水平的均衡和低水平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鲁宁;;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发展态势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2 孟斌,王劲峰,张文忠,刘旭华;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3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4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5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6 张馨之;何江;;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1期
7 陈培阳;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8 关兴良;方创琳;罗奎;;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J];地理科学;2012年09期
9 宋德勇;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03期
10 陈文娣;黄震方;蒋卫国;方叶林;;长江中游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时空演变特征[J];热带地理;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Evolv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Yunnan Province,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6期
2 ;ESDA-GIS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Disparity i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xi[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2期
3 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朱道才;吴信国;;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基于1990-2006年数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王永年;李端升;;对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再认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王亮;;地理空间因素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7 周青浮;范荣华;;县域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8 陈建建;甄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9 许传阳;唐永;王巧玲;;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10 朱玉春;黄增健;;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柳林;刘兆德;;东部沿海地级以上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及对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邓敏;刘启亮;李光强;程涛;;一种基于场模型的空间聚类算法[A];现代测量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范剑勇;;要素聚集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弘;;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丁瑶;余贵玲;尹虹潘;;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承接的联动[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梁双陆;;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的理论思考[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曲博;;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贵州省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4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8 晏淼;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周娟;FDI与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10 崔征;内陆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突破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进社,孔健;基尼系数和交差系数对区域不平衡性度量的差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2 刘静玉,王发曾;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理论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3 王发曾;刘静玉;;我国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基础与实践[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4 马晓熠;裴韬;;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的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5 孙平军;修春亮;丁四保;魏冶;;东北地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与空间极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6 王洋;修春亮;;1990-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7 陆大道;;二○○○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年02期
8 任东明;新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状态的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2期
9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10 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先扬;许学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系统形成与整合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鑫,汤小华;20世纪90年代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孙良媛,潘志刚;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5期
3 周玉翠;90年代中日区域经济差异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2001年02期
4 韩延玲,高志刚;新疆地、州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评价[J];干旱区地理;2002年01期
5 高志刚;20年来新疆地州区域经济差异动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2年03期
6 金志奇,李凤娥,张丽云;区域经济差异的负效应及应对之策[J];领导之友;2003年04期
7 吴群,徐萍;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董永茂;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调查分析[J];新疆财经;2003年01期
9 李丽辉;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李吉芝,秦其明;辽宁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初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周期波动性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邓水兰;屠建洲;;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金友玉;;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及分类分析[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刘文旭;;区域经济差异周期波动理论[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刘艳;赵欣;;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斌;;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陈涛;;官僚与市场——区域经济差异的制度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8 何勇;;环鄱阳湖经济开发区发展路径研究[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9 潘竟虎;;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的ESDA-GIS分析——以甘肃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陈兰;;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与交通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兵团党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新特征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N];兵团日报(汉);2013年
2 记者 习少颖 通讯员 孙红良 刘奎书;“高铁经济”叩门武汉[N];湖北日报;2009年
3 上林县招商促进局;乘十八届三中全会春风 推动上林经济腾飞[N];南宁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周小苑;我国首次为“GDP质量”排座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宋金波;中西部地区急需制度供给[N];西部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彻;区域经济差异识别及预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窦玲;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6年
3 武春光;知识能力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启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黄雪琴;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及其调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余军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赵桂婷;基于人力资本传导机制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王再文;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部崛起[D];西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琰;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2 黄海燕;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3 刘ZM;区域经济差异与人力资本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朱国彦;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华惠川;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黑龙江科技学院;2009年
6 蓝欣;基于教育角度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李培莲;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张鹏;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与趋同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帅亮乾;贵州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罗恒;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42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