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于都市圈背景的上虞经济发展战略及支撑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03:11

  本文关键词:基于都市圈背景的上虞经济发展战略及支撑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都市圈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支撑体系


【摘要】:郡县治,天下安。县级行政建制是联结城乡、稳定农村的重要层级,县域经济是承上启下、统筹城乡的重要节点。作为行政区经济的一种典型样式,县域经济在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后,已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瓶颈和制约,尤其是在实施“省管县”体制的浙江,县域经济的局限性和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如何加速转型,实现从县域经济向都市圈经济的新跨越,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论文以2013年实行撤市设区的上虞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行政区经济、县域经济、都市圈经济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长三角、杭甬都市圈的发展态势和绍兴的大城市规划,研究了周边都市圈经济发展和绍兴大城市建设可能给上虞的重大影响,梳理了解放以来上虞的发展历史,比较了绍兴三区的发展情况,并对上虞的发展形势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虞发展战略、总体定位和都市圈融入方向,并提出了支撑上虞未来发展的支撑体系。论文提出,撤市设区后的上虞必须加速融入都市圈的发展。建议今后一段时期上虞的战略定位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融合互动、生态优化、统筹共享的发展战略,在都市圈经济中主动融入绍兴、连接杭甬、呼应沪温,把上虞打造成为实业之区、创新之都、休闲之乡、品质之城、幸福之地。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建议加强支撑上虞经济发展的七大体系建设,包括硬件方面的空间平台支撑体系、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现代产业支撑体系、资源环境支撑体系,软件方面的科技人才支撑体系、社会发展支撑体系、行政服务支撑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
【关键词】:都市圈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支撑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5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9-10
  • 1.1.1 选题的背景9
  • 1.1.2 选题的目的意义9-10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途径10-15
  • 1.2.1 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10-11
  • 1.2.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1-12
  • 1.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2-15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5-31
  • 2.1 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划调整的相关研究15-20
  • 2.1.1 国内行政区经济的相关研究15-17
  • 2.1.2 国内行政区划调整的相关研究17-18
  • 2.1.3 国外类似行政区经济的研究和解决方案18-20
  • 2.2 都市圈经济的相关研究20-25
  • 2.2.1 国外都市圈理论的相关研究20-22
  • 2.2.2 国内都市圈理论的研究22-23
  • 2.2.3 关于都市圈边界和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研究23-25
  • 2.3 浙江县域经济向都市圈经济转型的研究25-28
  • 2.3.1 县域经济的相关研究25-26
  • 2.3.2 浙江省“省管县”模式的研究26-27
  • 2.3.3 浙江县域经济如何融入都市圈经济的相关研究27-28
  • 2.4 简要小结28-31
  • 3 上虞所处的都市圈发展趋势分析31-57
  • 3.1 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及对上虞的影响31-38
  • 3.1.1 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沿革31-32
  • 3.1.2 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趋势32-37
  • 3.1.3 上虞与上海的经济社会联系37-38
  • 3.2 杭甬都市圈的发展及对上虞的影响38-46
  • 3.2.1 浙江四大都市圈的发展38-41
  • 3.2.2 杭州、宁波都市圈的比较分析41-45
  • 3.2.3 上虞的尴尬45-46
  • 3.3 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及对上虞的影响46-57
  • 3.3.1 绍兴的基本情况46-47
  • 3.3.2 绍兴的城市之痛和产业之痛47-49
  • 3.3.3 行政区划调整后绍兴的城市发展总体战略49-52
  • 3.3.4 绍兴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对上虞转型发展的影响52-57
  • 4 上虞发展现状分析及战略定位研究57-75
  • 4.1 上虞概况及现状比较57-63
  • 4.1.1 上虞概况57
  • 4.1.2 建国以来上虞的发展历程回顾57-60
  • 4.1.3 上虞与越城、柯桥发展情况比较分析60-63
  • 4.2 上虞发展的SWOT分析63-68
  • 4.2.1 发展优势63-65
  • 4.2.2 发展劣势65
  • 4.2.3 发展机遇65-67
  • 4.2.4 发展挑战67-68
  • 4.3 撤市改区后上虞的发展战略及定位68-75
  • 4.3.1 今后一段时期上虞的发展战略68-70
  • 4.3.2 上虞融入都市圈的方向选择70-71
  • 4.3.3 未来上虞发展的功能定位71-72
  • 4.3.4 未来上虞发展的空间布局72-75
  • 5 上虞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75-95
  • 5.1 空间平台支撑体系76-79
  • 5.1.1 构筑“一核两区一带多点”的空间结构76-77
  • 5.1.2 突出重点区块的开发建设77-78
  • 5.1.3 加快培育特色小镇78-79
  • 5.1.4 打造美丽乡村休闲带79
  • 5.2 基础设施支撑体系79-82
  • 5.2.1 坚持交通先行79-81
  • 5.2.2 完善水利命脉81
  • 5.2.3 推进其他基础配套81-82
  • 5.3 现代产业支撑体系82-86
  • 5.3.1 着力建设五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82-84
  • 5.3.2 积极培育四大新经济增长点84-85
  • 5.3.3 以“四换三名”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85-86
  • 5.4 科技人才支撑体系86-88
  • 5.4.1 打造科技公共服务平台86-87
  • 5.4.2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87
  • 5.4.3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87
  • 5.4.4 千方百计引进人才87-88
  • 5.5 资源环境支撑体系88-90
  • 5.5.1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88-89
  • 5.5.2 着力打造清水环境89
  • 5.5.3 推进集约节约用地89-90
  • 5.5.4 大力构建生态文明90
  • 5.6 社会发展支撑体系90-92
  • 5.6.1 不断强化就业保障90-91
  • 5.6.2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91
  • 5.6.3 致力优化社会治理91-92
  • 5.7 行政服务支撑体系92-95
  • 5.7.1 主动激发开放动力92
  • 5.7.2 全面释放改革红利92-93
  • 5.7.3 全力打造高效服务政风93-95
  • 6 结论与展望95-97
  • 6.1 主要结论和建议95
  • 6.2 不足或深化方向95-97
  • 参考文献97-101
  • 致谢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阎小培;1990年代以来中国行政区经济研究的进展[J];学术研究;2005年06期

2 史卫东;贺曲夫;;刍议“行政区经济”:理论阐释、实践应用与发展前景[J];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03期

3 戈银庆;;行政区经济及其损益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年12期

4 马祖琦;;“行政区经济”的弊端及其解决方略[J];城市问题;2010年06期

5 周克瑜;;都市圈与未来行政区经济[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23期

6 秦学;一种新的经济运行现象——旅游行政区经济[J];社会科学家;2004年01期

7 刘君德;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J];理论前沿;2004年10期

8 安树伟,张素娥;“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区边缘经济”[J];生产力研究;2004年07期

9 刘涛;行政区经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瓶颈[J];经济地理;2005年05期

10 孟鲁平;;我国“行政区经济”的成因、危害及其对策[J];行政论坛;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海霞;;行政区经济研究的新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陈建华;王国恩;;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途径[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杨龙;;中国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行政协调[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4 冯拾松;;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施源;陈贞;;关于行政区经济格局下地方政府规划行为的思考[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6 骆玲;刘裕;;成渝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4期 总第18期)[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统一市场,还是行政区经济?[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转型期行政区经济透视[N];解放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段树军;行政区经济制约城市圈经济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欧阳功林邋李家和;武汉城市圈与中部行政区经济模式的突破[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刘烨;推倒那堵看不见的墙[N];现代物流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郭威;外部压力迫中国区域整合[N];财经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朱晨 李晔;江苏“省管县”试点圈定“孩子”[N];解放日报;2012年

8 黄庭满;中国城市关系亟待迈向战略合作时代[N];中国企业报;2010年

9 史晓菲;企业跨行政区发展藩篱逐步破除[N];消费日报;2007年

10 陈晓薇;“十一五”规划突出公共服务[N];深圳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建勇;中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虎中;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陶希东;跨省都市圈的行政区经济分析及其整合机制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彬;行政区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研究与规划应对[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2 赵伟平;基于都市圈背景的上虞经济发展战略及支撑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春辉;经济区、行政区、社区的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赵茜;属地经济利益关系协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文;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王冬梅;四川省城市辖区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远路;论区域内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16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516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f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