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分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泉州市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能值分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泉州市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库兹涅茨曲线 能值分析 泉州市
【摘要】:城市作为一定区域的中心,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一直是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忽视其动态机制的现状,以泉州市为例,在运用能值分析法对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库兹涅茨曲线模型(SDKC)对泉州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并运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度模型对曲线成因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SDKC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经济规模,第二、三产业比重,出口依存度和政府影响力呈负相关,与第一产业比重、广义技术减排、外商投资呈正相关,并据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库兹涅茨曲线 能值分析 泉州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27,40901298) 福建省软科学项目(2012R0031) 福建省教育厅A类项目(JA09058)
【分类号】:F299.27;F127
【正文快照】: 1引言平的测度或评价研究(Lu et al,2003;张卫民,2004;张琳等,2013),影响因素研究(Liu et al,2013;郭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芝等,2014),政策与战略研究(隆少秋,2003;陆铭,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2010)等。但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隆少秋;大城市边缘区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以广州增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2 袁鹏;程施;;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3 陆铭;;重构城市体系——论中国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刘志有;蒲春玲;闫志明;魏振;李强;黄晓东;;新疆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各区县为例(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年11期
5 周学仁;李东阳;;FDI与东道国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的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2009年08期
6 肖新平,谢录臣,,黄定荣;灰色关联度计算的改进及其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5年05期
7 陆宏芳,叶正,赵新锋,彭少麟;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评价新指标(英文)[J];生态学报;2003年07期
8 刘耕源;杨志峰;陈彬;张妍;张力小;;基于能值分析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包头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8年04期
9 张乐勤;陈素平;李荣富;许信旺;;基于协整分析的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J];生态学杂志;2012年07期
10 张琳;薛冰;鹿晨昱;张黎明;耿涌;孙露;;基于AHP与GIS的城市可持续性测度与空间比较研究——以东北地区35市(州)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子双;崔光泉;吴泽新;孙季平;;基于能值分析的德州市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陈华友,吴涛,许义生;灰关联空间与灰关联度计算的改进[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3 夏永久;;合肥市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4 秦莹;朱曙光;;基于区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动态优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梁春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6 韩瑞瑞;张永福;马春霞;;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分析——以阿克苏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7 胡仁华,顾孟迪;能源农业发展的意义及前景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8 宋佩茹;;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9 宋佩茹;田秀山;;人口·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10 唐宁;廖铁军;;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生;;环境与生产力[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熊林金;周子英;徐邹华;杨君;朱玲瑶;;基于能值分析的株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润润;邓祥征;赵永宏;郑新奇;;鄱阳湖流域经济增长与氮磷排放关系[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刘婕;胡剑双;;大都市边缘地区小城镇空间特征研究——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晟;吴常文;程弘;;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能值分析[A];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淑芳;;长江上游开发中重庆经济发展模式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曹顺爱;吴次芳;冯科;;基于能值的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以杭州市为例[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忠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9 红光;;日本公害问题治理对策给我们的启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杨丽静;牛永红;;创建和谐自然与人的全面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阳;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柏方敏;洞庭湖区不同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及生态影响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玉林;基于能值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郭天配;中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林杰;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晓;企业产品服务系统价值流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易定宏;基于能值理论的农业生态系统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李艳;基于产业集群的氯碱生态工业园模式与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余平;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产业竞争力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10 张攀;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评价和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海川;基于能值分析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雷佳;黑龙江省黑土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及其管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蒋桂芹;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生产贡献的能值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聂志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工程后期管护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少军;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比较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宇;石化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及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秦奋;基于能值和(火用)分析的电厂工业园区可持续性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莉;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9 安平;环境治理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志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友均;许建;黎泽伦;;主成分分析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2 岳超;王少鹏;朱江玲;方精云;;2050年中国碳排放量的情景预测——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Ⅳ[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汪克亮;杨力;;基于改进BP网络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商业研究;2008年01期
4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5期
5 蔡f ,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梅亚东,洪卫,王新才,纪昌明;长江中游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6期
7 曾勇,沈根祥,黄沈发,王敏;上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8 许素芳;周寅康;;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及实践研究——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9 周静;杨桂山;戴胡爽;;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动态演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10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红宇,陈忠暖,李志勇;关于珠港澳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估[J];经济前沿;2004年Z1期
2 李凡,李森;黑河绿洲可持续发展水平诊断与实力评估[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尚淑娟;梅强;;江苏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14期
4 朱建东;;黑龙江省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分析[J];统计与咨询;2011年03期
5 周舜尧;段运峰;王娟;王意;耿达飞;李维超;;上海市各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与评价[J];上海管理科学;2012年01期
6 刘玉燕;刘浩峰;;新疆北疆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县可持续发展水平时空变化解构——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为例[J];新疆环境保护;2012年01期
7 刘凯;王成新;李强;;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邓斌;;南宁市各县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朱喜安,肖腊珍;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年02期
10 杨东,杨秀琴;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夏进;阎振元;董业斌;颜淼;;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2 覃勤;;南方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研究——以桃源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新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系统定义[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4 朱建东;;黑龙江省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分析[A];黑龙江省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东辉;崔伟宏;李红旮;陆锋;张显峰;;黄淮海平原市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地区差异分类[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袁嘉新;李金华;;中国可持续发展监测评价系统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冯玉广;;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定量评价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李丽娜;石培基;李建豹;;基于GIS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李俊莉;曹明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评价——以资源型城市榆林为例[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颐;宝洁努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N];经济日报;2010年
2 记者 宋广玉;南京可持续发展水平位居第三[N];南京日报;2009年
3 记者 宋广玉;南京可持续发展水平位居第四[N];南京日报;2008年
4 记者 宋广玉;南京可持续发展水平位居长三角第三[N];南京日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员;生态西宁不懈追求[N];西宁晚报;2014年
6 记者 晏飞;徐州可持续发展水平位居第十[N];徐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孔生;扬州资源环境排第三[N];扬州日报;2009年
8 杨佐坤;发展主旋律:又好又快[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本报评论员;以法治思维营造发展新环境[N];河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鲍丕勇;我市“社保能力”位居全省第一[N];徐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大伟;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神经网络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仿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田辉;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会娟;河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2 张玉荣;四川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晓亮;江苏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4 高英超;四川省市州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褚玉楠;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秦兰;生态工业园环境行为对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戴向洋;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区域差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向兰;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宋冰;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满意度测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皮锦红;西部地区物质材料流的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71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871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