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增长中现代服务业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14-09-05 14:59
    著名经济学家,人本发展理论创立者。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被多个地方政府聘为顾问或首席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资源与环境(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经济转型)、人本发展理论、宏观经济和中国走势、新型工业化和重化工业、产业发展和垄断行业改革、区域创新和区域竞争力、“三农”问题、企业战略和企业创新、投资机会分析等。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领头雁”行业主要是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部分,其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更大。
  在自然界中,雁群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在天空中飞翔,并定时交换位置。生物专家认为,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每只大雁扇动它翅膀的时候,为跟在后面的大雁减少了空气阻力。雁阵中的领头雁是最重要的,它往往由最强壮的大雁担当,当领头雁累了,会退到队伍的侧翼,另一只大雁会取代它的位置,继续领飞。
  行业“领头雁”:十年一次轮替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现象。如果从雁阵视角对各行业进行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经济“领头雁”行业约十年左右发生一次轮替。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人均GDP处于200美元至400美元之间时,人们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满足“吃穿”的需求,因而纺织、食品等轻工行业率先发展,成为当时中国经济的“领头雁”行业。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当人均GDP处于400美元至1000美元之间时,“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们开始追求“用”的满足,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电行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领头雁”行业,并带动了钢铁、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人均GDP大幅攀升,2006年超过了2000美元,2010年超过了4000美元。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行”的需求开始大幅增加,房地产、汽车及其相关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并进一步带动了煤炭、钢铁、电力、石化等相关重化工业和资源能源行业的高速增长。
  未来三大产业:
  现代服务业潜力更大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领头雁”行业主要是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部分,其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更大。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本文由笔耕文化传播www.bigengculture.com收集整理足生理物质需求后,必然要大规模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从国外发展经验看,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部分居民的消费重心向教育文化、健康等领域转移,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当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吃穿用住行”的需求已基本满足,对新五大需求——“学乐康安美”(即学习需求、快乐需求、健康需求、安全需求、美丽需求)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这些需求需要现代服务业来满足,故现代服务业非常有发展潜力,将成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新的“领头雁”行业。
  关注重点:四大行业将得到大发展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占比,这也说明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那么,未来值得关注的现代服务业是哪些行业呢?
  关注一: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
  生产性服务业是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增长最快的行业,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已达5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目前仅为15%。未来十年,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部分城市则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根据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这一阶段金融、物流、信息、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将大发展。鉴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情况,2014年5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部署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多项举措,如提出依靠市场机制和创新驱动,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服务业。从此前的情况看,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部分中心城市已经率先发展,如《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率先在全国形成了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数据显示,2013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领域)重点监测企业营业收入5614亿元,增长16%左右,实现利润450亿元,同比增长14.8%。但是与伦敦、纽约、新加坡等传统的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城市相比,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关注二: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娱乐、教育培训、会展、数字动漫等产业。
  相关统计显示,主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较高,如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2%,日本为17%,而我国目前仅为3%左右,这说明我国文化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中国政府对文化改革和发展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高品质、高品位、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同时,我国各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对文化产业提出了迫切需求,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如服装、家电、电子产品、汽车等产业都在不断融入文化创意的要素。文化产业与IT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内容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如电子读物、网络媒体、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和网络社区等都已成为新的消费时尚。
  关注三:健康产业。包括保健健身、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健康产业也称为继IT产业之后全球“财富第五波”。据统计,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而我国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至5%。特别是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健康养生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我国政府也将国民健康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特别是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以预防为主,把着眼点放在健康上,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无疑,健康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将迎来新的飞跃发展。同时,健康产业将与其他相关产业呈现“多元融合”的发展态势,一些制造业和农业不断被注入健康“元素”,如注重健康养生的绿色生态农产品、有机食品、医疗医药产品等,将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
关注四:旅游休闲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主要环节以及与旅游相关的各个行业。
  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曾载文指出,2015年左右,世界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加快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选择,如美国发布了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揽子措施;俄罗斯政府批准了2011年至2018年旅游业发展计划。中国也已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出台了《旅游法》。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到2020年底,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随着大众旅游消费时代的到来,旅游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2013年我国国内游客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10.3%和15.7%,提前两年实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而且,旅游业也呈现出明显的融合发展趋势,健康休闲、体育休闲、自驾游、海洋旅游、房车旅游等跨领域、跨行业的新产品和新业态不断涌现。
  15%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已达5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目前仅为15%。
  我国各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对文化产业提出了迫切需求,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到2020年底,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随着大众旅游消费时代的到来,旅游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

本文编号:8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8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9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