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近、远场强震下RC连续梁桥损伤及滞回耗能特性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3:39

  本文关键词:近、远场强震下RC连续梁桥损伤及滞回耗能特性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连续梁桥 非线性时程分析 损伤及滞回耗能分布 近场地震 远场地震


【摘要】:以某高速公路RC连续梁桥为对象,建立可考虑桥墩非线性力学行为的全桥有限元数值模型,挑选典型近断层和远场强震记录,采用非线性时程积分方法并自编程序提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了两类地震下频谱、峰值加速度(PGA)、持时等要素对滞回耗能、结构损伤的量值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地震动频谱特性对于结构地震响应有显著影响,PGV/PGA越大,会导致滞回耗能和损伤的显著增加;在同样的PGA和持时水平下,近场地震下桥墩各部位的滞回耗能及损伤均明显大于远场,且损伤沿桥墩出现的高度更大;在靠近墩底的一定范围内,近场地震下的滞回耗能和损伤所占比例小于远场,而在该区域以上则大于远场,表明近场地震下桥墩滞回耗能和损伤沿墩高的分布更加均匀。对比发现,近场地震对桥梁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耗能和变形需求,且向桥墩上部延伸更加明显,对桥梁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圣母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及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桥梁工程 连续梁桥 非线性时程分析 损伤及滞回耗能分布 近场地震 远场地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050) 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项目(gsgzj-2011-12) 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项目(2013G002-A-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JBM094) 山东省交通科技计划项目(2009Y007)
【分类号】:U442.55
【正文快照】: 0引言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是抗震设计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美国ATC-40[1]、FEMA-350[2]、FEMA-356[3]和我国《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4]等报告、标准中得到体现。其主要内容包括,地震设防标准的确定、抗震性能水准的划分、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以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爽;谢礼立;;近场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地震学报;2007年01期

2 Austin Brown;M. Saiid Saiidi;;Investigation of effect of near-fault motions on substandard bridge structure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1年01期

3 王东升;孙治国;郭迅;李晓莉;霍q,

本文编号:1010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10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e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