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非对称外倾拱桥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BIM技术在非对称外倾拱桥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拱桥 非对称外倾式拱肋 BIM 3D模型 施工模拟
【摘要】:近年来,BIM技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逐渐受到重视和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作为一种新技术,尝试被引入到桥梁工程中来。在大型、特殊桥梁工程中,随着桥梁的构造越来越新颖、复杂,容易导致在设计阶段和施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BIM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可创建包含完整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分析与优化,以确保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提高桥梁工程项目的生产效率。本文以某主跨150米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为对象,建立包含完整工程信息的BIM模型,探索BIM技术在该类复杂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如可视化模型建立、4D施工模拟、进度管理等,并且利用BIM技术解决桥梁施工中的问题,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BIM为桥梁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BIM的基本内涵以及所需应用软件的特点,概述其在国内外各个行业的发展现状。(2)概括BIM技术在桥梁工程各阶段应用的特点,并提出BIM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流程,以及基于桥梁结构模型的BIM应用框架和基于桥梁施工模型的BIM应用框架。(3)以某非对称外倾式拱桥为例,研究如何利用Revit软件建立包含完整项目信息,如构件材料、尺寸数量、项目位置等的BIM结构模型,并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添加施工信息创建BIM施工模型。(4)研究利用Navisworks软件对该拱桥的BIM信息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关键施工工序模拟、4D施工进度管理等工作,该拱桥实例中BIM技术的应用可为其他项目提供实例参考。
【关键词】:拱桥 非对称外倾式拱肋 BIM 3D模型 施工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5.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4 主要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BIM基本概念及发展状况15-28
- 2.1 BIM基本概念15-18
- 2.1.1 BIM的基本概念15-16
- 2.1.2 BIM的特点16-18
- 2.2 BIM软件18-19
- 2.3 BIM的发展概况19-26
- 2.3.1 BIM在国外的发展现状19-22
- 2.3.2 BIM在国内的发展现状22-26
- 2.4 BIM的发展趋势26-27
- 2.5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BIM在桥梁工程中的探索28-40
- 3.1 桥梁BIM流程与平台28-31
- 3.1.1 桥梁BIM流程28-29
- 3.1.2 桥梁BIM平台29-31
- 3.2 BIM在桥梁各阶段的应用31-38
- 3.2.1 前期工程规划阶段31-32
- 3.2.2 设计阶段32-34
- 3.2.3 施工阶段34-37
- 3.2.4 运营阶段37-38
- 3.3 应用局限38-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某非对称外倾拱桥BIM模型的建立40-54
- 4.1 工程概况40-42
- 4.2 BIM软件选择42-43
- 4.2.1 软件选择42
- 4.2.2 参数化设计42-43
- 4.2.3 应用特点43
- 4.3 核心模型建立43-53
- 4.3.1 族的概念43-44
- 4.3.2 建模流程44
- 4.3.3 结构模型44-52
- 4.3.4 场地模型52-53
- 4.4 BIM思维体现53
- 4.5 本章小结53-54
- 第5章 BIM在非对称外倾拱桥施工中的应用54-70
- 5.1 临时施工构件54-55
- 5.2 施工场地模拟55-56
- 5.3 主要施工方案模拟56-61
- 5.3.1 主拱肋吊装施工方案56-59
- 5.3.2 主梁吊装施工方案59-61
- 5.4 碰撞检测61-63
- 5.5 4D施工进度管理63-69
- 5.5.1 施工进度计划63-64
- 5.5.2 4D进度模拟64-69
- 5.6 本章小结69-70
- 结论和展望70-72
- 致谢72-73
- 参考文献73-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道揆 ,方佩芝;非对称满应力拱的优化[J];湖南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2 徐光耀;非对称船尾的优点[J];船舶;1991年04期
3 吴安玉;董冬;展晓宇;;非对称铅门校正因素的测定分析[J];医学物理;1991年Z1期
4 黄洪钟;非对称模糊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囿(三)[J];机械设计;1997年02期
5 冉隆科;;以弱制强——论非对称战法[J];现代兵器;2001年06期
6 龚云娟;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А.А.Львов;В.А.Музыкин;陈灼华;;四轴敞车非对称载荷时的动力学[J];铁道车辆译丛;1965年11期
8 贾润沛;非对称冷却条件下的热应力变形与机理初探[J];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工艺;1983年01期
9 侯丙林;;非对称修磨钻头可提高耐用度[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3年05期
10 杨永年;大迎角非对称载荷的减缓和控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大成;;非对称遗传现象的研究与进展[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柳思思;;身份错位与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3 郝志峰;曹庆杰;;非对称非线性支撑振子的复杂动力学[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4 韩式方;;各向异性粘弹液体非对称本构理论及其流体动力行为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范召林;王元靖;侯跃龙;贺中;;可压缩流中声激励对细长体大迎角流动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郝孟丽;;非对称非高斯噪声对肿瘤细胞动力学行为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7 吴恒煜;朱福敏;;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收益的非对称无穷纯跳跃行为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胡汉东;邓学蓥;杨其德;;旋成体长度对大攻角非对称背涡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李爽;石磊;;初始实力非对称对实验者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马如宝;刘宗华;;时间延迟和非对称对耦合振子嵌入态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鲜红星邋谢平文 赵荣春;非对称作战中的非对称因子[N];中国国防报;2007年
2 朱磊 石红梅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镇江船艇学院;谋略运用中注重形成“非对称性”优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杨罡;非对称:蕴藏战法创新奥秘[N];解放军报;2013年
4 张,
本文编号:1086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8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