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路隧道围岩常规位移监测分析平台
本文关键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路隧道围岩常规位移监测分析平台
更多相关文章: 公路隧道 围岩位移 信息化 PHP Mysql 监控量测 回归分析
【摘要】:信息化是当前隧道施工管理的必然趋势,针对公路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建设要求,采用PHP编程语言,结合Mysql的数据存储功能、最小二乘法及回归模型的分析原理,研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公路隧道围岩常规位移监测分析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在网络上对公路隧道监测断面数据的录入存储、回归分析、围岩稳定性判别及隧道围岩最终位移变形量与二次衬砌时间预估等功能。通过网络访问该平台,可使不在现场的参建人员及时掌握隧道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可为支护结构的调整和变更提供更有效率的依据,进而提高公路隧道的管理效率。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围岩位移 信息化 PHP Mysql 监控量测 回归分析
【分类号】:U452.1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各行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公路隧道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是未来发展趋势。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充分开发利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并可借助计算机进行智能化处理,形成便于管理者使用的信息资源[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常彬彬;刘山洪;韩健;;Origin软件在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杨绍战;陈建勋;赵超志;左庆忠;;隧道监控量测数据管理系统研究[J];公路隧道;2010年04期
3 周建春;乔志超;魏琴;;隧道监控量测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中外公路;2013年02期
4 王复明;刘东坤;李晓龙;张小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稳定分析[J];铁道建筑;2007年04期
5 曹江敏;;高速公路长大隧道施工动态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J];铁道建筑;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志龙;徐超;;亚婆髻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稳定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2 石广银;邢心魁;宋战平;赖志生;张泉;;隧道施工动态仿真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3 钟燕辉;张蓓;刘强;胡亚男;董新平;;隧道施工中围岩变形的控制方法研究[J];公路;2008年11期
4 刘强;张蓓;钟艳辉;王复明;;基于系统识别方法的隧道围岩参数反演分析[J];公路;2011年04期
5 谭显坤;张磊;夏述光;;围岩监控量测在界牌关隧道新奥法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隧道;2008年02期
6 李秀芳;柯玉军;徐长峰;王宪伟;冯红耀;;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及其运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1期
7 高伦;李雨成;李雪冰;;风机特性曲线绘制中数据选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0期
8 黄莉;;沉管隧道工程可视化进度管理的研究[J];甘肃农业;2014年02期
9 刘超;;双层小导管超前注浆预支护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4年03期
10 罗毅;任华林;;岑溪大隧道光面爆破设计及其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1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俞莉;谌文武;;Origin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制图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陈炎;戴华阳;阎跃观;;北京地铁六号线区间浅埋暗挖法地表沉降规律[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言志信;郭斌;樊姝芳;高乐;;隧道施工中围岩应力和变形探讨[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贤锋;人防改扩建地铁设计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张连成;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建设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核;张永兴;欧敏;胡居义;;基于GIS的公路隧道监控管理信息开发及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2 邝明;隧道施工的信息监测及计算机辅助系统[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3 王永平;;VB实现Excel数据处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22期
4 胡玮;曹红燕;;Origin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非线性拟合[J];大学化学;2006年03期
5 代高飞,应松,夏才初,毛海和;高速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控量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李晓红,夏彬伟,康勇,张建宇;通渝隧道围岩收敛位移量测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徐兮;;隧道施工监测数据之分析[J];工程勘察;2009年02期
8 林勇;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J];公路交通技术;2003年01期
9 项贻强;赵阳;;隧道盾构施工远程监控及反馈分析系统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1期
10 王浩东;周志锋;耿凤琴;;监控量测在麻崖子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12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小军;任丽娟;;一种公路隧道围岩判别预测的新方法[J];山西建筑;2008年29期
2 王明年;魏龙海;李海军;刘彪;;公路隧道围岩亚级物理力学参数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3 张建国;王明年;;公路隧道围岩亚级分级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4 童宏纲,刘佑荣,杜时贵;高速公路隧道围岩质量评价系统初步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5 叶建湘;;栗木坳公路隧道围岩位移监测与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01期
6 张亦飞;程传国;张海丰;李佳;候宏伟;;公路隧道围岩的区间数组合分类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7 徐林生;公路隧道围岩稳定位移与突发失稳时间预报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杨小永;伍法权;苏生瑞;;公路隧道围岩模糊信息分类的专家系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9 金仲秋;;公路隧道围岩岩体力学本构特征数值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10 睢福;;论山区公路隧道围岩的分类方法[J];科学之友;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大为;金祥秋;吕康成;;寒区公路隧道围岩温度测试与分析[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黄伦海;程崇国;;公路隧道围岩稳定的相似模型实验研究[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与分析专业委员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刘佑荣;童宏纲;杜时贵;;公路隧道围岩质量评价系统研究[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杨会军;;大断面公路隧道围岩变形地质因素分析[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涂忠仁;;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公路隧道围岩抗力系数计算[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6 张修泽;花瑞;侯博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书敏;公路隧道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裘军良;公路隧道围岩判别和支护设计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吴祖松;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与监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3 韩倩;浅埋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及开挖过程受力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乔明灿;公路隧道围岩塌方治理应用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朱仁景;公路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6 陈杨;公路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失稳风险分析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7 国威;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公路隧道围岩变形预测与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8 高娟;公路隧道围岩破坏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贻伟;岩溶公路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受力特性数值模拟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10 任宏伟;岩溶山区公路隧道围岩稳定及变形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93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9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