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软基上船闸闸室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26 03:38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软基上船闸闸室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有限元计算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应力 变形


【摘要】: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考虑混凝土的塑性变化,以某软基上的船闸闸室为基本计算结构,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弹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弹塑性模型得出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可为设计人员配筋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有限元计算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应力 变形
【分类号】:U641.2
【正文快照】: 船闸是运用广泛且结构及受力复杂的通航建筑物,其在不同工况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形及力学特点,因此,对船闸结构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在进行船闸有限元分析时,多是将船闸作为素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析,将其本构视为线弹性,并没有考虑混凝土塑性的影响,对于软基上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拓;钱江;刘成清;;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应用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宪春;邱法维;万力;;双向加载的钢筋混凝土柱在扭转或轴压作用下的实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8年06期

2 王琨;袁沈峰;郑文忠;;水平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框架非线性有限元模拟[J];结构工程师;2011年06期

3 唐贵和;黄金林;;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J];建筑科学;2012年05期

4 张玉新;黄首富;杨光;;软件ABAQUS和ANSYS在钢筋混凝土中的非线性分析[J];红水河;2012年04期

5 王琨;袁沈峰;郑文忠;;型钢混凝土梁-角钢混凝土柱节点抗剪力学性能非线性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2年05期

6 朱蓉芬;孙林柱;;方形混凝土短柱在双层箍筋约束下的有限元分析[J];科技信息;2013年08期

7 周长东;白晓彬;吕西林;;预应力纤维布约束混凝土圆柱轴压性能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3年01期

8 毛蓉方;王曙光;王滋军;杜东升;;梁式转换层梁柱受力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13年12期

9 曾芳金;朱蓉芬;孙林柱;杨芳;李桅;郑展展;;方形混凝土柱在双层箍筋约束下的力学特性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高峰;熊学玉;;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反复荷载作用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秦;还毅;张亚栋;陈力;;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静力性能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列民,崔德密;超声法诊断混凝土损伤层厚度[J];工业建筑;2005年02期

2 唐松花,罗迎社,周筑宝;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混凝土损伤演变方程[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5年01期

3 张建纲;水中和;余小华;;冲击回波法评价混凝土损伤程度的研究[J];无损检测;2008年04期

4 李文博;于广明;孟丹;王爱华;;基于混凝土损伤弹性本构的Ⅱ型断裂判据[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周青松;于清树;;混凝土损伤模型及断裂判据[J];矿业快报;2008年08期

6 孟范例;;混凝土损伤计算模型述评[J];商品与质量;2009年S5期

7 余江滔;刘媛;陆洲导;;受火后混凝土损伤深度的超声波检测算法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2年04期

8 张安哥,谢敏,刘平;混凝土损伤模型概述——“结构损伤”课题报告之一[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9 郭少华;混凝土损伤的非线性细观统计模型[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封伯昊,张立翔,李桂青;混凝土损伤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洪岩;陈建康;;导电混凝土损伤-电阻率关联关系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王政;李恩征;曹菊珍;;混凝土损伤本构关系[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3 张洁龙;张雄;;火灾建筑物混凝土损伤鉴定方法与原理[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从亚;逯静洲;王凤达;;基于高斯积分算法的混凝土损伤模型[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5 范颖芳;刘江林;王大为;;利用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评价模拟酸雨环境下混凝土损伤厚度[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6 牟艳君;梁咏宁;;超声检测混凝土损伤层厚度[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5年

7 李曙光;陈改新;纪国晋;;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混凝土损伤评价方法研究[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8 匡亚川;欧进萍;;智能混凝土损伤自修复全过程分析[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9 徐胜林;宋显辉;;混凝土损伤的红外热像检测[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10 苗春;张雄;杜红秀;;火灾混凝土损伤评估新技术[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向东;混凝土损伤理论在水工结构仿真分析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4年

2 逯静洲;三轴受压混凝土损伤特性理论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强;混凝土损伤自愈合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2 张伟;基于隐式梯度模型混凝土损伤的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赵文彦;混凝土损伤相变协同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4 邓爱民;混凝土损伤行为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5 李敏;混凝土损伤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孙从亚;三轴加压下混凝土损伤模型与损伤特性研究[D];烟台大学;2009年

7 李运军;基于非局部损伤模型的混凝土损伤的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吴丽琴;单轴受压混凝土损伤的细观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9 李建阳;爆炸载荷下水中混凝土损伤破坏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蒋雨宏;基于非线性超声特性的混凝土损伤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96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96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7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