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场耦合作用下的超高索塔混凝土结构自变形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6 10:33
本文关键词:多场耦合作用下的超高索塔混凝土结构自变形分析
【摘要】:鉴于单一因素、标准条件下的混凝土变形模型不能真实评价实际混凝土结构处于多场耦合作用下的服役性能,讨论了混凝土水化-温度-湿度多场耦合作用的物理机制,建立了相应的材料变形计算模型。沪通长江大桥超高索塔塔根底部结构混凝土的计算实例表明: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水化热应力产生的总体膨胀变形量可达350με,随着距塔截面中心距离越远,膨胀变形越小。另外,随着水化进行,混凝土内相对湿度降低而产生自收缩变形。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混凝土 超高索塔 多场耦合 自变形
【基金】:国家“973”课题(2015CB655105)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3G001-A-2)
【分类号】:U441
【正文快照】: 沪通长江大桥是由4线铁路、6车道公路形成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达1 092m,桥塔作为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高达325m选用了经济型、抗风稳定性好的混凝土结构[1]。为降低索塔根部竖向轴力和弯矩,同时满足桥塔混凝土最大325m的泵送高度,以及桥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桥塔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成庆林;刘扬;王志国;项新耀;;稠油热驱过程多场耦合的描述与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5期
2 罗敏;李巧珍;蒋海洋;;加热炉直段炉管与管内外流体多场耦合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35期
3 徐建锋;郭张军;彭鹏;;基于多场耦合作用的坝基帷幕体防渗性能研究[J];大坝与安全;2013年04期
4 彭鹏;单治钢;宋汉周;董育烦;;反映坝基帷幕体防渗时效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从思;平丽浩;徐惠娟;王孟;;多场耦合问题特性分析及研究现状[A];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年会暨高新技术前沿与发展学术会议程序册[C];2010年
2 刘善利;赵坚;盛金昌;;环境工程中多场耦合作用研究综述[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少云;李世其;张永林;;多场耦合问题的耦合关系与分区算法研究[A];2006年湖北省博士论坛——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装备论文集[C];2006年
4 杨庆生;崔芸;冷芳芳;刘健;;复合材料多场耦合理论研究进展[A];复合材料力学的现代进展与工程应用——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本文编号:1098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98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