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03:15

  本文关键词: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模糊需求 多式联运 路径优化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产品、市场分布在全球范围内,企业为了使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不断拓展新的市场,这就给货运系统带了巨大挑战。建立高效的综合货运系统,核心就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一体化。多式联运正是综合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的一种先进运输组织形式,能最大程度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满足综合运输系统的要求。而研究多式联运路径规划问题就是为了合理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运力浪费,以及改善多式联运中的不合理运输;通过对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化,实现对整个运输组合形式的有效利用,以便更充分地利用现有设施的能力,并从运输费崩与运输时间两个方面影响承运人和客户的利益。本文研究的是的以集装箱为运输载体的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对多式联运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总结梳理,全面熟悉多式联运的整个运输过程,为研究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分析多式联运过程中影响路径优化建模的因素并对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目标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的运输情况,确定本文研究模型中不确定的因素为货运量和运输时限,并用三角模糊数对其进行表示,最后对求解模糊模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3)构建了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由于构建的模型中目标函数和部分约束条件是模糊的,必须进行清晰化后才能求解。本文选定不确定规划中的机会约束规划对模型进行清晰化,并对得到的清晰模型用数学规划软件Lingo进行求解。(4)最后用一个实例验证了模型及解法的可行性,并对影响目标函数的置信因子进行灵敏度分析,以便为今后多式联运经营人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模糊需求 多式联运 路径优化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116.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5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12-14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5-20
  • 1.2.1 多式联运基础性研究综述15-17
  • 1.2.2 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研究综述17-20
  • 1.2.3 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研究评述20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0-23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21-22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22-23
  • 2 多式联运概述23-33
  • 2.1 多式联运的特征与优势23-24
  • 2.1.1 多式联运的特征23-24
  • 2.1.2 多式联运的优势24
  • 2.2 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与形式24-28
  • 2.2.1 多式联运中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24-26
  • 2.2.2 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的因素26-27
  • 2.2.3 多式联运的运输形式27-28
  • 2.3 多式联运的组织与业务流程28-32
  • 2.3.1 多式联运的组织过程28-29
  • 2.3.2 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29-31
  • 2.3.3 多式联运的业务流程31-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3 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规划问题分析33-42
  • 3.1 多式联运建模影响因素分析33-34
  • 3.2 多式联运路径规划的优化目标分析34-35
  • 3.2.1 多式联运费用34-35
  • 3.2.2 多式联运时间35
  • 3.3 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的网络分析35-36
  • 3.4 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的模糊参数36-39
  • 3.4.1 模糊运量36-37
  • 3.4.2 运输时限的模糊软时间窗37-39
  • 3.5 模糊模型求解方法分析39-41
  • 3.5.1 模糊运算39-40
  • 3.5.2 模糊规划方法40-41
  • 3.6 本章小结41-42
  • 4 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规划建模研究42-51
  • 4.1 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模型的构建42-46
  • 4.1.1 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描述42-43
  • 4.1.2 模型假设43
  • 4.1.3 模型符号及定义43-44
  • 4.1.4 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建立44-46
  • 4.2 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的转化46-49
  • 4.2.1 模糊模型的机会约束规划转化46-47
  • 4.2.2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的清晰化47-49
  • 4.3 基于LINGO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方法49-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5 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的案例应用51-59
  • 5.1 案例描述51
  • 5.2 基础数据51-54
  • 5.3 求解结果54-56
  • 5.4 求解结果分析56-58
  • 5.5 本章小结58-59
  • 6 结论与展望59-62
  • 6.1 论文结论59-60
  • 6.2 论文工作展望60-62
  • 参考文献62-66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6-68
  • 学位论文数据集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泉水;多式联运讲座(11)——第六讲 多式联运单证[J];集装箱化;2003年11期

2 王泉水;多式联运讲座(15) 第八讲 多式联运单证的证据效力(之四)[J];集装箱化;2004年06期

3 项望东;访加归来谈内陆地区多式联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5年06期

4 ;我国首个内陆多式联运集装箱研制成功[J];集装箱化;2010年08期

5 张安福;我国多式联运的现状与难题[J];集装箱化;1994年08期

6 顾思伟;欣欣向荣的欧洲《多式联运》[J];物流科技;1998年04期

7 ;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的统一[J];集装箱化;1998年05期

8 集;我国已批准12家经营多式联运公司[J];集装箱化;1998年07期

9 黄权初;中国多式联运之发展及前景[J];集装箱化;1998年04期

10 刘腊春;中远在美国与加拿大的多式联运业务[J];集装箱化;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现代物流中的多式联运及其法律问题[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沈以文;;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多式联运)工业性试验信息系统[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丁、杨运涛;五大因素挡路多式联运[N];中国交通报;2004年

2 吕一之;多式联运在欧美[N];国际商报;2001年

3 台冰;多式联运中的若干法律问题[N];国际商报;2004年

4 吕一之;多式联运一瞥[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5 靖红;美铁路多式联运量大幅上扬[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6 李刚;建立多式联运中心[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7 王军锋;多式联运:宁波港拓展腹地的关键[N];国际商报;2006年

8 冬隆;美国又掀多式联运变革潮[N];国际商报;2006年

9 栾国揕;多式联运法律环境何时解套[N];国际商报;2007年

10 柴凤伟;多式联运缘何难?[N];现代物流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黑秀玲;汽车整车多式联运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马彩雯;多式联运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孙彬;多式联运供应链的协调与协同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熊桂武;带时间窗的多式联运运输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蒋洋;多式联运服务网络优化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王占中;基于Petri网的多式联运流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杨X;现代多式联运的发展及其经济组织[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晗;多式联运港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吕琪;我国多式联运立法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刘艳芳;考虑模糊需求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匙冠超;青岛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大宗商品交易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李伟剑;液态危险货物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王翔;基于消费者需求差异的多式联运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赵颖;多式联运流程设计与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罗鹏;多式联运信息整合的框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军伟;多式联运中全程集装箱运输网络路径合理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赵京海;基于小波支持向量机的多式联运风险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01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01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