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极航线战略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
本文关键词:中国北极航线战略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水路运输 北极航线 战略环境 北极权益 模糊综合评价
【摘要】:为科学地制定中国北极航线战略,争取最大的北极权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中国在北极航线问题上具备的内部条件、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自然条件进行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权重大小和评价结果优劣情况确定应重点关注的环境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中国北极航线战略。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关键词】: 水路运输 北极航线 战略环境 北极权益 模糊综合评价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4166)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7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3201431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1063) 辽宁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项目资助(L2014203)
【分类号】:F552;U692.31
【正文快照】: 近些年,北极航线的商业价值随着北极冰层范围的逐渐缩小而日渐凸显,受到北极航线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各国的广泛关注。北极航线开通后会对世界海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世界各国之间必将掀起一场激烈的权益之争。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只有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与合作兼具的北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光;;孙子“四知”思想对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启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杨剑;;北极航运与中国北极政策定位[J];国际观察;2014年01期
3 张侠;寿建敏;周豪杰;;北极航道海运货流类型及其规模研究[J];极地研究;2013年02期
4 李振福;;中国北极航线战略的SWOT动态分析[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李振福;;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J];水运工程;2009年08期
6 徐骅;尹志芳;;北冰洋东北航道夏季集装箱航运经济性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03期
7 李振福;李漪;;北极航线的世界航运网络格局影响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4年01期
8 陆俊元;;北极地缘政治竞争的新特点[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02期
9 肖洋;;北冰洋航线开发: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6期
10 王丹;张浩;;北极通航对中国北方港口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增军;;2010年俄挪北极海洋划界条约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2 曹升生;;加拿大的北极战略[J];国际资料信息;2010年07期
3 任重;陈金海;;上海出口集装箱运输北极“东北航道”的经济效益分析[J];港口经济;2011年05期
4 王越;王磊;;中国如何应对北极地区形势新变化[J];当代经济;2013年03期
5 王传兴;;北极地区安全维度变化与北极地区议题安全化[J];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03期
6 江翎;;中国的北极应对之策[J];沧桑;2014年01期
7 李振福;王文雅;尤雪;史砚磊;姚丽丽;张锐;;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研究综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赵隆;;从航道问题看北极多边治理范式——以多元行为体的“选择性妥协”进程实践为例[J];国际关系研究;2014年04期
9 李振福;马书孟;汤晓雯;李贺;;大北极交通运输网络演进趋势研究[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年02期
10 李振福;李贺;;东北航线物流对中国的影响及面临的技术难题研究[J];港口经济;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豫宁;北极治理模式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2 康文中;大国博弈下的北极治理与中国权益[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王大鹏;北极问题的软法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高云;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杨延阳;复杂网络及其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6 赵隆;论北极治理范式及其“阶段性递进”机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邹磊磊;南北极渔业管理机制的对比研究及中国极地渔业政策[D];上海海洋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秀;美加北极群岛水域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柳;我国加入WRC的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罗婷;北极海洋权益争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柱;布什政府美国北极战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娜;北极航线通航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任艳阳;基于盲数理论的北极航线通航环境评估[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史佳卉;浅析俄加美对北极地区的争夺及中国的北极战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潘寅茹;北极争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田延华;加拿大北极安全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孔娟;北极问题解决的国际法路径[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洪波;;《孙子兵法》蕴涵的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思想[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杨亮庆;王梦婕;;北极冰融暗藏中国发展良机[J];共产党员;2008年18期
3 许若宁 ,翟晓燕;层次分析法中Fuzzy判断矩阵的建立及其排序[J];系统工程;1988年05期
4 樊治平,潘德惠;不确定性判断矩阵权重计算的一种实用方法[J];系统工程;1996年02期
5 高洁;可拓聚类预测方法及其在邮电业务总量预测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0年03期
6 高洁,谢敬东;基于关联函数的变压器故障可拓诊断方法[J];系统工程;2000年05期
7 高洁,盛昭瀚;可拓层次分析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2年05期
8 吴慧;;“北极争夺战”的国际法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今参;;关于北极航道的开发前景[J];港口经济;2011年11期
10 白春江;李志华;杨佐昌;;北极航线探讨[J];航海技术;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福;;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J];水运工程;2009年08期
2 曹玉墀;牟珩;姜玉;;北极航线探讨[J];世界海运;2011年10期
3 白春江;李志华;杨佐昌;;北极航线探讨[J];航海技术;2009年05期
4 李振福;;中国面对开辟北极航线的机遇与挑战[J];港口经济;2009年04期
5 李振福;;北极航线问题的鱼骨图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航海技术;2010年01期
6 李振福;;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的复杂网络特征研究[J];港口经济;2010年01期
7 ;韩企首次完成北极航线航运与欧洲距离缩短7000公里[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30期
8 赵利;刘旭;;北极航线上的秘闻[J];现代舰船;2001年03期
9 李振福;;中国北极航线问题协调地位的云模型模糊识别[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11期
10 李振福;;中国参与北极航线国际机制的障碍及对策[J];中国航海;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志华;白春江;张永宁;王辉;;北极航线概况[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克琬;俄实施“北方空桥”计划[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2 达尔豪斯大学舒利赫法学院海运和环境法系主任 法学教授 哈利法克斯 诺瓦斯高沙省 加拿大 Aldo Chircop;破冰前行——北极航线面临的挑战[N];中国远洋报;2012年
3 记者 李琴;北极航线:想说爱你不容易[N];中国船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曾江 郝欣;北极航线战略研究进一步深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记者 矫阳 通讯员 白耀正;北极航线使我国到欧洲各港口航程大幅缩短[N];科技日报;2014年
6 驻沪记者 白庆虹;我国为北极航线设计全球首艘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N];中国水运报;2014年
7 记者 钟银燕;俄气完成世界首次北极航线LNG运输[N];中国能源报;2012年
8 记者 刘军国 莽九晨 马菲;日本发射卫星探测北极航线[N];人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张妮;北极航道“苏醒”,,造船业前景几何?[N];中国水运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静安;北极航道 坎坷商路[N];中国贸易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胜泉;北极航线通航环境影响因素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李虹;北极航线权益博弈能量地形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金海勤;北极航线航行经济性的模型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李娜;北极航线通航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孙艺萌;北极航线对我国对外贸易潜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6 任艳阳;基于盲数理论的北极航线通航环境评估[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7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07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