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板梁桥铰缝试验
本文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板梁桥铰缝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铰缝 试验研究 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法 装配式板梁桥
【摘要】:为了研究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的装配式板梁桥铰缝的受力性能和加固效果,对5组采用不同措施加固的模拟铰缝试件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研究。着重考察了各铰缝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裂缝发展情况、荷载-挠度曲线及极限荷载,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型钢-混凝土组合法加固的铰缝试件破坏机理,建立了加固试件的斜截面弯剪破坏计算模型并推导了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后的铰缝表现为典型的斜截面弯剪破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刚度和良好的延性。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绍兴市公路管理局;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铰缝 试验研究 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法 装配式板梁桥
【基金】: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研计划项目(2013H29-3) 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B81005)
【分类号】:U445.72
【正文快照】: 0引言铰缝是装配式板梁桥的主要横向传力部件,因其构造原因,极易出现损伤导致铰缝部分乃至全部失效,这将直接影响各板共同承担车辆荷载的整体工作性能,增大了板梁的内力从而引起板梁病害,甚至因铰缝整体失效破坏而形成“单板受力”。因此,铰缝加固是装配式板梁桥加固的重点,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现伟;杨勇;霍旭东;薛建阳;;带组合桥面板的组合梁受弯承载能力试验[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项贻强;邢骋;邵林海;邢渊;晁春峰;;铰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的空间受力行为及加固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叶见曙;刘九生;俞博;付一小;;空心板混凝土铰缝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6期
4 陈悦驰;吴庆雄;陈宝春;;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破坏模式有限元分析[J];工程力学;2014年S1期
5 王渠;吴庆雄;陈宝春;;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破坏模式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S1期
6 杨勇;祝刚;周丕健;聂建国;谢标云;;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7 杨勇;周现伟;薛建阳;霍旭东;;带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组合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8 杨勇;周丕健;聂建国;谢标云;;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静力与疲劳性能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9年04期
9 卫军;李沛;徐岳;董荣珍;余志武;;空心板铰缝协同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铁成;徐辉;赵少伟;;桥梁板结构优化试验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会红,何益斌,沈蒲生;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中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2 范涛;浅述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4期
3 邵永健;刘凡;孙华勇;殷志文;;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理论研究(Ⅱ)——受力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4 林沂祥;郑廷银;蔡万军;陈志军;;蜂窝状钢骨混凝土不对称十字形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5 刘天波;;某地铁上盖高层楼宇的桩基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6 郭怀仁;褚云朋;;钢管混凝土柱—钢骨梁节点非线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7 李一松;李国强;崔大光;;型钢混凝土中高剪力墙正截面受弯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的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8 袁波;梁魏;张华刚;马克俭;;型钢混凝土柱中钢柱翼缘开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9 陆佳;戴雅萍;马吉;;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10 陈雅琳;;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初探[J];安徽建筑;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志伟;郑廷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和展望[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威;王力波;张仕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新建业务办公用房钢结构部分设计[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崔U_刚;;浅谈型钢混凝土柱的发展及特性[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耿翠珍;刘中华;;内置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特性及梁柱节点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5 林明强;姜维山;安建利;;高强混凝土RC与SRC结构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金波;王新;温四清;;武汉开顿国际大厦超高层结构计算与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安东亚;陆道渊;李承铭;乔伟;;某型钢混凝土悬臂梁受力性能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方明;卢葭;李龙春;;某特种工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节点试验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郭丽云;;轴压比的计算与控制[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经建生;郑永乾;韩林海;;型钢混凝土(SRC)构件抗火设计的关键问题[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先习;混凝土桥梁合理耐用结构构造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肖阿林;钢骨-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轴压组合柱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王钧;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江枣;竖向组合构件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李磊;混合结构的数值建模理论及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亮;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宋天诣;火灾后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梁—柱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刘建明;核心钢管外包钢骨混凝土短柱受压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9 黄彩萍;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宋金强;宛坪高速公路桥梁病害机理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芳芳;钢骨-FRP管混凝土结构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森亮;某工程型钢混凝土转换梁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文Pr;提高异形柱节点抗剪承载力各项措施的可行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郑宝磊;山西首幢高层钢结构公寓设计与整体计算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鲍伟丽;大连世界金融中心超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及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马畅;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7 叶浩;某工程逆作法技术的应用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小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基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思为;带暗支撑剪力墙构件抗震性能及变形指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夏昊;低轴压比单排双向配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卓;蒋晓东;霍达;;基于破坏荷载试验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单板受力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李友好,赵豫生;某病害桥横向体外预应力加固实践[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樊健生,聂建国;负弯矩作用下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承载力分析[J];工程力学;2005年03期
4 贺细坤;吴健花;;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分析[J];广东建材;2006年07期
5 赵素锋;;装配式空心板梁桥铰缝病害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J];中国港湾建设;2010年04期
6 席振坤;;铰结板桥铰缝中切力的分布及计算[J];公路;1985年06期
7 崔亚楠;杨继新;;超载作用下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空心板桥铰缝受力性能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02期
8 陈淮;张云娜;;施加横向预应力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0期
9 王砚桐;高等级公路中“单板受力”现象及原因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04年04期
10 杨义东,李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在日本的发展趋势[J];国外桥梁;199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先习;混凝土桥梁合理耐用结构构造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沛林;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铰缝受力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陈军刚;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设计方法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马波;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静力分析[D];江苏大学;2005年
4 任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董毅;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云娜;施加横向体外预应力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范亮;先后浇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8 乔学礼;空心板铰缝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吴兴邦;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种永峰;空心板梁铰接缝模型实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凌燕;聂建国;;简支双向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弹性分析[J];建筑结构;2008年08期
2 李波;;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发展趋势探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卜凡民;邹宏;沈顺高;聂建国;温凌燕;;双向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设计及施工[J];工业建筑;2011年09期
4 周凌宇;贺桂超;;不同比例外接式钢-混凝土组合桁架节点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郭谦;;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受力性能实例分析[J];土工基础;2012年05期
6 龚静华;钢-混凝土组合屋面在新余市艺术中心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4年07期
7 黄勇,杨想红,金玉;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板的设计与施工[J];建筑结构;2005年10期
8 段树金;段艳菊;张志国;;钢-混凝土双面结合梁界面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滑移表达[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朱丽华;白国良;豆攀乔;赵春莲;李红星;;多点谐振激励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振动响应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8年03期
10 杜德静;黄勇;杨想红;;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板架静力特性理论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聘儒;吴振声;;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设计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2 许嘉;段树金;;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有限元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姚泽良;党发宁;白国良;;电厂钢-混凝土结构局部沉降有限元分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4 周履;;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钢-混凝土结合梁的内力重分配[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5 刘锡良;韩庆华;张敬宇;;多层轻型钢-混凝土组合房屋的结构设计与耐火保护[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6 王增春;滕锦光;董石麟;何艳丽;;钢-混凝土组合拱承载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7 杨璐;石永久;王元清;;钢-混凝土组合扁梁整体楼盖承载性能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元清;杨璐;石永久;施刚;;钢-混凝土组合扁梁的承载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6年
9 聂建国;李四平;陈戈;周建军;;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空间作用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杨建军;王本淼;杨承`,
本文编号:1114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1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