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意愿和出行规律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策略
本文关键词:基于用户意愿和出行规律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电动汽车 有序充电 电池状态 负荷分配 充电次数
【摘要】:如何将大规模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需求在充分考虑充电个体需求和用户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提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其次,以电动汽车用户的意愿为前提,将每辆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次数最少作为目标,利用电动汽车的历史出行里程和电池实时状态确定电动汽车充电的加权系数,将电动汽车整体充电安排分解至每一辆电动汽车。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考虑不同电动汽车使用特点和充电状态,约束每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次数,可以在满足充电负荷要求的基础上安排电动汽车充电次序,同时减少每辆电动汽车充电次数,其分配原则具有合理性。
【作者单位】: 国家电网华中电力调控分中心;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有序充电 电池状态 负荷分配 充电次数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XT71-12-010)~~
【分类号】:U491.8;TM910.6
【正文快照】: T h i s w o r k i s s u p p o r t e d b y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o j e c t o f S t a t e G r i d C o r p o r a t i o n o f C h i n a(N o.X T 7 1-1 2-0 1 0).0引言能源危机的产生和电动汽车各项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如今,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华;文福拴;杨爱民;辛建波;;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其调度与控制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4期
2 邹文;吴福保;刘志宏;;实时电价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智能集中充电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4期
3 李惠玲;白晓民;;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7期
4 罗卓伟;胡泽春;宋永华;徐智威;阳岳希;刘辉;;大规模电动汽车充放电优化控制及容量效益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0期
5 姚伟锋;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辛建波;;基于双层优化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1期
6 徐智威;胡泽春;宋永华;罗卓伟;占恺峤;石恒;;充电站内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11期
7 田立亭;史双龙;贾卓;;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的统计学建模方法[J];电网技术;2010年11期
8 高赐威;张亮;;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的综述[J];电网技术;2011年02期
9 孙晓明;王玮;苏粟;姜久春;徐丽杰;何宣虎;;基于分时电价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策略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1期
10 张洪财;胡泽春;宋永华;徐智威;贾龙;;考虑时空分布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维昊;陈哲;王晓茹;;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2 尹春杰;张倩;刘振;张承慧;;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系统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12期
3 石磊;刘皓明;;分时电价下PHEV智能集中充电策略[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2年02期
4 孙伟卿;王承民;张焰;;智能电网中的柔性负荷[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2年03期
5 赵俊华;文福拴;杨爱民;辛建波;;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其调度与控制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4期
6 徐立中;杨光亚;许昭;F.MARRA;C.TR■HOLT;;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丹麦配电系统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4期
7 李如琦;苏浩益;;基于排队论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优化配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4期
8 蔡秋娜;文福拴;薛禹胜;辛建波;;基于SCUC的可入网混合电动汽车优化调度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1期
9 李同智;;灵活互动智能用电的技术内涵及发展方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2期
10 唐现刚;刘俊勇;刘友波;冯瀚;谢连方;马玮;;基于计算几何方法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科;张乐平;吴俊阳;张明明;雷金勇;;电动汽车大规模充电控制技术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何世恩;刘峻;靳丹;;含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甘肃电网中电动汽车的应用前景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白晓清;韦化;陈英杰;黄锋;;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双向互动的动态经济调度[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耿群锋;吕晓荣;;基于PLC的电动汽车自适应充电控制方法[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姚勇;刘林生;顾健辉;陈林;李科江;赵晓;;电动汽车发展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刘娅琳;沈浩东;杜红卫;赵浚婧;鲁文;;智能配电网优化调度技术研究综述[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楠;张黎明;满玉岩;;计及换电站电池充放电优化的机组组合模型[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曾远方;张步涵;吴俊利;别佩;李枚;赵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风电场等值方法的研究[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第五届“智能电网”暨“电机能效提升”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童素芬;张有兵;付荣;林祖泉;张健;;电动汽车充放电对系统经济调度的影响[A];海洋经济与电力发展——第十届长三角电机、电力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何世恩;刘峻;沈利平;周强;路亮;;酒泉千万千瓦基地风电消纳问题探讨[A];2013年继电保护专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静铁岩;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的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徐立中;微网能量优化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胡国珍;充放储一体化电站功率变换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邱威;考虑间歇性能源接入和运行安全的多目标有功优化调度[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穆云飞;含风电场及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安全性评估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史乐峰;需求侧管理视角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苗轶群;含电动汽车及换电站的微网优化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张学清;风电预测、协同调度及电网电压安全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张维戈;纯电动公交车换电站优化设计和经济运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李高望;含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运行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琦琦;V2G建模及接入系统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白高平;电动汽车充(放)电站规模化建设与电网适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黄润;电动汽车入网对电网负荷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顾羽洁;电动汽车充放储一体化电站对电网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黄昤;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高颂九;配电网谐波系统性监测治理和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陈骏;基于V2G技术的电力系统随机优化调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薛红红;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之协调充电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飞;基于EPOCHS的智能电网通信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何战勇;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法及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宏志;王鑫;王雪;;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 杨洪明;熊脶成;刘保平;;插入式混合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的概率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3 王志福,彭连云,孙逢春,张承宁;电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特性[J];电池;2003年03期
4 赵渊;周家启;刘志宏;;大电网可靠性的序贯和非序贯蒙特卡洛仿真的收敛性分析及比较[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1期
5 张谦;韩维健;俞集辉;李春燕;史乐峰;;电动汽车充电站仿真模型及其对电网谐波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2期
6 雷黎,刘权彬;电动汽车使用对电网负荷曲线的影响初探[J];电机技术;2000年01期
7 封亚琴;钱希兹;;居民电价与节能关系探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5期
8 康继光;卫振林;程丹明;徐凡;;电动汽车充电模式与充电站建设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5期
9 秦祯芳,岳顺民,余贻鑫,陈文斌,王绍绵,卜祥志;零售端电力市场中的电量电价弹性矩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05期
10 黄伟;张建华;张聪;刘自发;魏志连;潘东立;;基于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穆云飞;含风电场及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安全性评估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曲荣利;混合动力汽车镍氢电池充放电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黄少芳;电动汽车充电机(站)谐波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徐健;动力电池充电器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志兵;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苑国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J];机电信息;2004年14期
3 涂东晓;电动汽车“快跑”[J];新财经;2004年03期
4 张煜,张春润,资新运,姜大海;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汽车电器;2004年09期
5 ;天津加紧研发电动汽车[J];中国能源;2004年09期
6 ;科博会上的电动汽车[J];科技潮;2004年07期
7 张军;电动汽车“大卸八块”[J];科技潮;2004年10期
8 李喜超;;突破产业桎梏——论电动汽车标准化[J];时代汽车;2005年05期
9 王宇宁 ,姚磊 ,王艳丽;国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J];汽车工业研究;2005年09期
10 苏晓洲;湖南电动汽车实用化攻关取得新突破[J];汽车电器;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国川;朱小平;王宗社;;电动技术在卡车上的应用[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宗义;;河南省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建议[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玉鑫;;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现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瞿文龙;;使用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作为基站应急电源的初步设想[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1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生文;刘志远;刘海峰;;电动汽车剩余行驶里程估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林;;十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及共性关键技术 《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简介[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二○○一年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文娟;李朗如;;电动汽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有限元分析[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10 白文杰;孙立清;常玉华;王志福;;串行通信及其在电动汽车仿真的应用[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钢;奥地利:电动汽车明年起上路[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9年
2 记者 尹江勇;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N];河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杜鹏;满足我市推广电动汽车需求[N];黄石日报;2010年
4 朱忠东 杨炳荣;18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将在漳投建[N];闽南日报;2010年
5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许毅蒙;服务国家战略 支持产业转型 加快电动汽车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6 史德;电动汽车如何一绿到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记者 彭源长;中德将统一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8 徐瑶译;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渐趋繁荣 上半年销售逾5万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9 本报特约撰稿 黄劏劏 本报见习记者 刘炎林;杭州电动汽车充换电计费技术“领跑”市场[N];中国能源报;2014年
10 刘娟 李亚杰;电动汽车为何遭遇“障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积勇;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付翔;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郑丹;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交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建;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有序充电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于强强;基于行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与服务容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田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7 李秋硕;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电能有序利用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姚伟锋;考虑电动汽车广泛接入的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策略[D];浙江大学;2014年
9 陆凌蓉;可入网电动汽车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张翔;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阳;轮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俞志文;微型电动汽车用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石舒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新磊;电动汽车总体设计及性能仿真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霍风利;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菁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多方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于滢;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亚辉;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嘉悦;电动汽车有源在线绝缘监测装置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姚泽胜;电动汽车用串励直流电机控制原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7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1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