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管道腐蚀与泄漏检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3:05

  本文关键词: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管道腐蚀与泄漏检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声发射技术(AE) 管道 腐蚀 泄漏 小波分析


【摘要】:管道作为运输介质的载体,具有经济、安全、占据空间小、不间断性、运输量大等多重优势,实现了自动控制,提高了运输效率。在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管道铺设线路长、环境恶劣,造成巡检效率低下,且运输的介质多数处于易燃易爆剧毒状态,因腐蚀、老化或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后果颇为严重,损坏国民经济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寻求并研究能对管道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现管道早期异常缺陷的方法,已引起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声发射技术(AE)作为一种具有在线动态监测特点的新型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管道的早期缺陷,提高检测效率,具有良好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从管道实时监测的角度出发,以运输的载体——管道的腐蚀与泄漏的动态监测为研究主旨,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和软件处理,分析了X60管线钢的腐蚀以及管道泄漏平台的典型声发射信号,讨论了采用声发射技术监测管道安全状态的可行性。针对管道易受腐蚀的特点,对X60钢在10%Fe Cl3·6H2O溶液中的腐蚀过程进行了在线监测,通过AE信号特征参量分析、波形分析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处理信号,分析了X60钢在10%Fe Cl3·6H2O溶液中的声发射信号的变化规律及不同阶段的信号特征。结果表明,X60钢在10%Fe Cl3·6H2O溶液中的腐蚀过程可以分为初始腐蚀期、加速腐蚀期和平稳腐蚀期三个阶段;不同腐蚀阶段的AE信号类型不同,信号频谱特征和能量比例也存在明显差异;三个腐蚀阶段的频率呈现低频-高频-低频的发展规律。结合AE信号的三种分析方法可以判定不同的腐蚀阶段,进而为X60管线钢腐蚀状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针对因未及时发现早期缺陷而发生泄漏的情况,搭建了管道泄漏实验模拟平台,对管道泄漏AE信号的影响因素和初步定位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传播距离、泄漏孔径、压力与AE信号之间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法实现管道泄漏的定位。结果表明:AE信号频谱幅值随传播距离的增大呈衰减趋势;随着压力的增大,泄漏信号的能量与幅值递增,频率由低频向高频扩展;随着孔径的增大,高频成分逐渐减少,低频成分有明显分布;经小波分解后的能量比例可以作为表征信号差异性的特征值,对频谱图进行补充判断;传感器间距较小时,互相关分析法能够得出理想的定位结果。
【关键词】:声发射技术(AE) 管道 腐蚀 泄漏 小波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178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0-13
  • 1.2 管道的几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13-15
  • 1.2.1 超声波检测13-14
  • 1.2.2 涡流检测法14
  • 1.2.3 漏磁检测法14
  • 1.2.4 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14
  • 1.2.5 管道腐蚀检测技术的确立14-15
  • 1.3 声发射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15-17
  • 1.4 研究内容17-18
  • 第2章 声发射检测技术原理18-26
  • 2.1 声发射技术概述18
  • 2.2 声发射波的传播18-19
  • 2.2.1 横波19
  • 2.2.2 纵波19
  • 2.2.3 表面波19
  • 2.2.4 Lamb波19
  • 2.3 声发射技术的特点19-20
  • 2.4 声发射检测系统20-22
  • 2.4.1 传感器20-21
  • 2.4.2 中间处理环节21
  • 2.4.3 记录、分析与处理21-22
  • 2.4.4 声耦合剂22
  • 2.5 声发射信号的分析方法22-25
  • 2.5.1 声发射信号的分类22-23
  • 2.5.2 参数分析23-24
  • 2.5.3 波形分析24-25
  • 2.5.4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25
  • 2.6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管道腐蚀的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26-41
  • 3.1 管道腐蚀的成因26
  • 3.2 管道腐蚀的分类26-28
  • 3.2.1 氧腐蚀26-27
  • 3.2.2 二氧化碳腐蚀27
  • 3.2.3 硫化氢腐蚀27-28
  • 3.2.4 土壤腐蚀28
  • 3.3 腐蚀实验的目的28
  • 3.4 腐蚀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案28-31
  • 3.4.1 实验材料与设备28-30
  • 3.4.2 实验方案30-31
  • 3.5 腐蚀声发射信号分析31-39
  • 3.5.1 腐蚀过程与时间关系31-32
  • 3.5.2 腐蚀过程AE信号特征分析32-35
  • 3.5.3 小波分析的原理35-37
  • 3.5.4 腐蚀过程AE信号小波分析37-39
  • 3.6 本章小结39-41
  • 第4章 管道泄漏的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41-56
  • 4.1 实验目的41
  • 4.2 管道声发射泄漏信号的特点41
  • 4.3 基于声发射检测的管道泄漏定位原理41-42
  • 4.4 实验材料与设备42-44
  • 4.5 管道泄漏声发射信号影响因素的研究44-52
  • 4.5.1 传播距离对声发射信号的影响44-46
  • 4.5.2 泄漏孔径大小对泄漏声发射信号的影响46-49
  • 4.5.3 压力变化对泄漏声发射信号的影响49-52
  • 4.6 管道泄漏声发射源定位52-54
  • 4.6.1 相关分析方法定位的原理52-53
  • 4.6.2 管道泄漏的定位53-54
  • 4.7 本章小结54-56
  •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3
  • 致谢63-64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李海;阳能军;;声发射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10期

2 王永兵;;声发射技术的研究进展[J];石油和化工设备;2009年07期

3 ;一机部系统将在近期组织声发射技术座谈[J];机械强度;1975年02期

4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声发射课题组;;声发射技术的应用[J];机械强度;1978年05期

5 张大伦;国外声发射技术的研究简况[J];地质科技情报;1983年02期

6 袁振明;;日本声发射技术的发展[J];试验机与材料试验;1985年02期

7 何泽云;关卫和;;第七届国际声发射会议[J];压力容器;1985年02期

8 关开程;声发射技术研究近况[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9 秦四清;声发射技术在国外边坡工程监测中的应用[J];露天采矿;1990年04期

10 ;2013年世界声发射会议(上海)会议[J];无损检测;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兵印;丁伟;;声发射技术及其发展[A];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卢永;杨军;田韬;;探测地震电磁声发射的可能性[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光海;刘正义;;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金属高频疲劳监测[A];2006年第二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学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中剑;杨庆新;焦阳;颜威利;;电磁声发射技术研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光海;刘正义;;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金属高频疲劳监测[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赵勇;;声发射技术及其在锅炉“四管”检测中的应用[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李典文;;岩石工程中的声发射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A];岩石力学测试技术及高边坡稳定性——第二次湖北省暨武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8 张忠政;巩建鸣;梁华;蔡文生;崔强;邵峰;;声发射技术在焦炭塔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徐秉汉;岳亚霖;;声频技术在压力运载装备建造和安全运行中的应用[A];安全与可靠性——2006流体机械与压力容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李顺堂;崔维国;蔡宪法;;应用声发射技术对在役压力容器的检测方法[A];2002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耀富;声发射技术为“亚健康”设备听诊[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贺慧宇;声发射监测把脉桥梁安全[N];中国建设报;2008年

3 杨雄飞;应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钢轨中裂纹扩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4 陈汝雄 张清华;用声发射技术检测容器[N];中国石化报;2003年

5 ;用声发射技术检测容器[N];今日信息报;2003年

6 胡忠民邋李勇;引进声发射技术检测罐车压力容器[N];金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艺军;光纤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于金涛;直升机复合材料试件声发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赵静荣;声发射信号处理系统与源识别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辉;管道结构腐蚀损伤声发射监测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朱力艳;基于声发射数据的脆性材料损伤表征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魏嘉磊;岩石破裂过程红外与声发射联合监测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乐小波;动态测试中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磁头碰撞监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林其安;钢制球罐e笊⑸浼觳饧际跹芯考笆S嗍倜げ鈁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6 钱新元;罐底腐蚀声发射传播仿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7 李国瑞;海洋平台结构损伤声发射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栾浩杰;基于声发射的全波形逆时反演模型的混凝土健康状态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9 常智胜;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增韧陶瓷损伤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王宇;基于声发射技术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损伤判定[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29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29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4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