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混入条件下的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
本文关键词:电动汽车混入条件下的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工程 电动汽车 随机用户均衡 混合交通流 变分不等式
【摘要】:为分析电动汽车混入对交通网络的影响,综合考虑出行能耗、旅行时间及充电服务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了电动汽车出行的一般化费用函数,给出了电动汽车混入条件下的交通网络均衡条件,提出了与均衡条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讨论了模型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设计了求解算法,并构建数值算例以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有效、可行;充电设施的建设应根据电动汽车的混入率进行近期规划,同时综合考虑路网交通状态及电网负荷程度等对其进行远期规划,以保证交通网络运行状态的稳定性。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项目(2012CB7254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3YJS051)
【分类号】:U491.13
【正文快照】: 0引言电动汽车凭借其使用过程中零污染、低噪声、高能源效率等优势,被视为解决城市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近年来,北京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积极推广普及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预计到2017年底,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邱松林;程琳;许项东;;基于路径长度的Logit型随机用户均衡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勾长虹,杜津玲;铅酸蓄电池充电接受能力及充电方式选择[J];电源技术;1996年06期
3 宗芳;隽志才;张慧永;贾洪飞;;出行时间价值计算及应用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年03期
4 李志纯,黄海军;弹性需求下的组合出行模型与求解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3期
5 四兵锋;赵小梅;孙壮志;;城市混合交通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及其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8年01期
6 四兵锋;杨小宝;高亮;高自友;;基于出行需求的城市多模式交通配流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武;刘涛;曹畅;张志辉;尧昱;张永军;顾畹仪;;基于现代通信网技术的交通网络建模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黄建华;党延忠;;快递超网络模型及基于效率的优化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梁碧清;韦增欣;陈巧萍;罗朝晖;;动态交通方式划分与用户最优配流模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1期
4 江航;胡列格;王佳;陈舟宇;;城市土地利用与多模式交通一体化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5 陈业华;赵国超;;路网交通流二层规划模型及其极大熵解[J];燕山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陈星光;李卓君;朱振涛;;多维动态随机用户最优出行选择的变分不等式模型[J];系统工程;2011年11期
7 陈福贵;;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节约时间效益计算[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10期
8 陈建忠;;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的公路隧道事故救援策略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9年06期
9 王慧晶;;高速铁路转移客流量计算模型与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10 王文静;敬明;刘冬梅;王晶;;基于LOGIT模型和BPR阻抗函数的容量限制-多路径交通分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先进;张国平;张杰;吕煊;孟梦;;组合出行模式下的随机交通平衡分配模型及算法[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佳翔;都市圈交通体系结构演化与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李淑静;复合复杂网络模型研究与应用[D];青岛大学;2011年
3 明士军;多元化公共交通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罗端高;出租车运营影响的城市混合交通网络均衡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5 姜克锦;城市用地—交通综合系统演化机理与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曾明华;区域交通网络层次性与优化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邓兴栋;城市宏观交通仿真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祝建军;基于交通效率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霆;客运专线条件下铁路枢纽物流系统优化[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张良智;城市区域交通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鑫;大功率UPS电源蓄电池管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闫宏伟;多模式交通下的城市公交专用道网络优化设计模型及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红云;基于综合成本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系统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郭守朋;混合变分不等式的算法及其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红莲;可换乘条件下的城市多模式交通分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隋委博;城市停车换乘设施需求预测与实施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剑;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联合调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肖洁;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滕彩霞;公路隧道事故灾害与紧急救援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王飞雄;基于级差效益的高速公路合理收费标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良国;智能充电技术和智能充电机[J];蓄电池;1993年03期
2 王涛;杨孝宽;刘小明;;出行时间成本的测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04期
3 王炜,曲大义,朱中;城市交通网络综合平衡交通分配模型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4 ;Optimization model and algorithm for mixed traffic of urban road network with flow interference[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8年12期
5 张天然;杨东援;叶亮;王权;;应用Mixed Logit模型估计非同质旅行时间价值[J];交通与计算机;2007年03期
6 李志纯,谷强,史峰;弹性需求下拥挤道路收费的模型与算法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7 四兵锋,高自友;综合运输体系下铁路客运市场的优化策略模型及算法[J];铁道学报;2005年05期
8 吴信才;杨林;周顺平;万波;;支持多模式的复合交通网络模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熊丽音;陆锋;陈传彬;;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特征连通关系表达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周雪梅,曲大义,贾洪飞;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交通需求预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国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J];机电信息;2004年14期
2 涂东晓;电动汽车“快跑”[J];新财经;2004年03期
3 张煜,张春润,资新运,姜大海;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汽车电器;2004年09期
4 ;天津加紧研发电动汽车[J];中国能源;2004年09期
5 ;科博会上的电动汽车[J];科技潮;2004年07期
6 张军;电动汽车“大卸八块”[J];科技潮;2004年10期
7 李喜超;;突破产业桎梏——论电动汽车标准化[J];时代汽车;2005年05期
8 王宇宁 ,姚磊 ,王艳丽;国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J];汽车工业研究;2005年09期
9 苏晓洲;湖南电动汽车实用化攻关取得新突破[J];汽车电器;2005年09期
10 ;我国自主研制的电动汽车跃上新台阶[J];汽车电器;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惠琴;欧万彬;鲍健强;叶瑞克;;电动汽车:引领城市低碳交通的未来[A];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危机管理——中国未来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晓勤;鲁植雄;逄小凤;;浅述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国川;朱小平;王宗社;;电动技术在卡车上的应用[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宗义;;河南省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和建议[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玉鑫;;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现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瞿文龙;;使用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作为基站应急电源的初步设想[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1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生文;刘志远;刘海峰;;电动汽车剩余行驶里程估计与仿真方法的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林;;十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及共性关键技术 《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简介[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二○○一年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文娟;李朗如;;电动汽车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有限元分析[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10 白文杰;孙立清;常玉华;王志福;;串行通信及其在电动汽车仿真的应用[A];2002中国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钢;奥地利:电动汽车明年起上路[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9年
2 记者 尹江勇;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N];河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杜鹏;满足我市推广电动汽车需求[N];黄石日报;2010年
4 朱忠东 杨炳荣;18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将在漳投建[N];闽南日报;2010年
5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许毅蒙;服务国家战略 支持产业转型 加快电动汽车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1年
6 史德;电动汽车如何一绿到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记者 彭源长;中德将统一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8 徐瑶译;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渐趋繁荣 上半年销售逾5万辆[N];中国电力报;2014年
9 本报特约撰稿 黄劏劏 本报见习记者 刘炎林;杭州电动汽车充换电计费技术“领跑”市场[N];中国能源报;2014年
10 刘娟 李亚杰;电动汽车为何遭遇“障碍”[N];中国改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积勇;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付翔;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郑丹;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交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建;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及有序充电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于强强;基于行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与服务容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田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7 李秋硕;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电能有序利用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姚伟锋;考虑电动汽车广泛接入的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策略[D];浙江大学;2014年
9 陆凌蓉;可入网电动汽车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王龙;电动汽车充放电对电网的影响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阳;轮式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俞志文;微型电动汽车用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器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石舒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新磊;电动汽车总体设计及性能仿真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霍风利;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菁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多方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于滢;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亚辉;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嘉悦;电动汽车有源在线绝缘监测装置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姚泽胜;电动汽车用串励直流电机控制原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53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5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