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大跨度桥梁风振响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大跨度桥梁风振响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大跨度悬索桥 流固耦合分析 强耦合法 风振响应
【摘要】:为更准确研究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特性,为设计提供更可靠的方法,对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大跨度桥梁风振响应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一种流固耦合分析的强耦合方法,同时求解流体控制方程和结构控制方程,计算出全场变量值。给出了与求解方法相应的湍流模型和边界条件。对大跨度悬索桥进行了风振响应分析和颤振分析,与已有文献进行了结果对比。研究表明:发生颤振时,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时桥梁的颤振临界风速要小于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时的情况,其风振响应要大于不考虑耦合作用的风振响应,说明在气动弹失稳的情况下,流固耦合作用加深了结构的不稳定性。结果表明流固耦合效应对于大跨度悬索桥风振响应有重要影响,强耦合计算方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其风致振动特性。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345)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LDRCE-MB-04)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一般项目(L2013134)
【分类号】:U441.3
【正文快照】: 0引言大跨度桥梁属于轻质柔性结构,是现代桥梁中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由于大跨度桥梁的特点,风荷载是其主要的控制荷载。自1940年塔科马大桥遭遇风荷载破坏以来,流固耦合(简称FSI)作用就成为了大跨度桥梁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并且随着建筑科技的不断进步,大跨度悬索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德乾;顾明;张爱社;;基于大涡模拟的三维高层建筑结构气弹响应数值模拟[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09期
2 季俊;;某超高层结构受相邻干扰体影响的数值风洞模拟[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3年05期
3 朱爱东;;独塔斜拉桥静风稳定性分析[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胡丹梅;张志超;张建平;;基于流固耦合的风力机模态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4年08期
5 李永乐;唐浩俊;陈宁;廖海黎;;桥塔尾流致塔周长吊索涡振性能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5年01期
6 孟晗;李安桂;;基于风环境的布局模式及绿化形式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元坤;分裂导线的微风振动与次档距振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任年鑫;海上风力机气动特性及新型浮式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孙旭峰;索穹顶结构耦合风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孔德怡;基于动力学方法的特高压输电线微风振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詹昊;钢桁拱桥吊杆涡激振动仿真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陈文礼;斜拉索风雨激振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徐枫;结构流固耦合振动与流动控制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艾青;热辐射与高速流耦合换热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赵婧;海洋立管涡致耦合振动CFD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任洪鹏;基于风雨两相流的斜拉索风雨激振的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广望,任安禄,陈文曲;ALE方法求解圆柱的涡致振动[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昒,薛松涛,王远功,秦岭;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2 米婷,罗永峰;六种网格形式的单层球面网壳的风振响应[J];空间结构;2003年01期
3 李燕;吴竞;管林波;缪盾;;网壳结构的风振响应频域分析法[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7期
4 刘若斐;;冷却塔风振响应的数值计算[J];浙江建筑;2013年03期
5 张悦;黄本才;汪丛军;;用于分析复杂结构风振响应的软件平台[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9年04期
6 禹慧;马人乐;何敏娟;;复杂高耸结构风振响应研究[J];力学季刊;2008年03期
7 石启印,张磊,李爱群;首都机场新塔台风振响应的研究与探讨[J];建筑结构;2005年06期
8 程晓;王世村;;高耸结构风振响应的等效静力法研究[J];浙江建筑;2007年12期
9 周耿;;浅谈如何运用等效静力法分析高耸结构的风振响应[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10 苏刚;吴瑾;叶财景;;高阶振型对大跨度平屋盖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J];江苏建筑;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国辉;姜海鹏;;张力膜结构非线性风振响应浅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2 叶财景;吴瑾;;大跨平屋盖结构风振响应计算与参数分析[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邹良浩;梁枢果;顾明;;高层建筑气弹模型耦合风振响应风洞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叶财景;吴瑾;;大跨平屋盖结构风振响应计算与参数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毛贵牛;韩小雷;陈学伟;;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计算方法初步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政清;牛华伟;华旭刚;;高压输电塔结构风振响应与振动控制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张建胜;武岳;沈世钊;;不同脉动风相干函数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李先婷;刘庆宽;马文勇;;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响应的频域分析法[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9 梁枢果;;可调液体—质量阻尼器对高层建筑侧移—扭转风振响应的控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10 黄翔;顾明;;结构阻尼比对大跨度结构气动弹性模型风振响应的影响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正直;特高压输电塔风振响应及等效风荷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李玉学;大跨屋盖结构风振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关键性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吴太成;大跨屋面风荷载及其风振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胡宁;索杆膜空间结构协同分析理论及风振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郭勇;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振响应及振动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陆锋;大跨度平屋面结构的风振响应和风振系数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裴永忠;大跨度机库屋盖结构的风荷载及风振响应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爽;巨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结构的风振响应[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叶财景;大跨度平屋盖结构风振响应计算与参数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楼昕;考虑流固耦合风振响应的膜结构抗风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徐安;用简化的瞬态测压方法研究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及等效荷载[D];汕头大学;2003年
5 骆鸿林;粘滞和粘弹性阻尼耗能结构的随机风振响应与等效静态风荷载取值[D];广西工学院;2011年
6 杨毅;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与气动阻尼[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李先婷;大跨度空间结构风振响应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2年
8 梁克鹏;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风振响应软件包[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吴金燕;输电塔风振响应的主动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10 罗书泉;高耸电视塔的风振响应及控制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57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5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