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边坡降雨侵蚀特征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黄土边坡降雨侵蚀特征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黄土边坡 室内边坡降雨冲刷试验 细沟侵蚀
【摘要】:黄土边坡的侵蚀破坏是引起黄土地区公路边坡自然灾害的主要诱因。通过建立室内边坡降雨冲刷物理模型,进行黄土边坡侵蚀破坏的模拟试验,再现边坡溅蚀、片蚀、沟蚀、坍塌的基本破坏过程,并对坡面降雨冲刷的演变过程和侵蚀机理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试验表明:在一定的降雨雨强下,径流TSS(携砂能力)和单位面积侵蚀泥沙量随着试验坡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而径流总量、侵蚀干泥沙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相应变小。同时,黄土边坡侵蚀冲刷过程中的主要侵蚀能力参数如坡面径流总量、汇流干泥沙量、侵蚀干泥沙量等与降雨雨强之间存在相应的关系。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基金】:辽西地区黄土边坡坡面冲刷破坏机理的研究项目(No.40972171)资助
【分类号】:U416.14
【正文快照】: 0引言降雨形成坡面流冲刷边坡坡面,造成表层水土流失的现象是目前引起边坡破肩坍塌、坡面沟穴、坡脚淘空等公路灾害的主要原因(汪益敏等,2005)。因此,建立边坡冲刷侵蚀预报模型首先应透彻研究黄土边坡的冲刷侵蚀特征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坡面侵蚀冲刷是在降雨条件下,坡面土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君兰;蔡强国;孙莉英;陈晓安;;细沟侵蚀影响因素和临界条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1期
2 吴普特,汪有科,冯浩,范兴科,高建恩;21世纪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年02期
3 朱显谟;黄土高原水蚀的主要类型及其有关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1982年01期
4 吴普特,,周佩华;黄土坡面薄层水流侵蚀试验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俊霞;左长清;李小军;;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影响作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2 向晓军;谭德军;罗真富;谢洪斌;陈凤英;李奇;;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土壤侵蚀因子的提取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3 张菊;邓焕广;陈诗越;孙卫波;李兴国;;东平湖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初步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6期
4 成克武,吴丽娟,王清春,崔国发,王建中;陇东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黄俊;吴普特;赵西宁;;多参数非线性降雨产流阈值模型试验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王伟;张永波;叶浩;郭娇;王乾;张礼中;蔡子昭;梁国玲;张春英;;内蒙古砒砂岩的模糊聚类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6期
7 严冬春;文安邦;史忠林;巨莉;贺秀斌;;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细沟发生的临界坡长[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11期
8 张静;张媛静;李亚松;;黄土与紫色土抗侵蚀机制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1期
9 张平仓;刘洪鹄;;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特征及其展望[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0期
10 钟壬琳;张平仓;;紫色土坡面径流与侵蚀特征模拟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纪根;蔡强国;郑明国;;中大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与模型研究[A];全国第二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强国;刘纪根;;流域侵蚀产沙模型与尺度转换研究[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 赵红岩;张旭东;王有恒;张强;马鹏里;姚辉;孙兰东;瞿汶;毛玉琴;杨小利;;陇东黄土高原气候变化及对水资源的影响[A];S5 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华;植被护坡根系固土及坡面侵蚀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周立荣;红层边坡浅层破坏机理及生态防护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傅涛;三峡库区坡面水土流失机理与预测评价建模[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5 李勉;小流域侵蚀速率与产沙关系的~(137)Cs、~(210)Pb_(ex)示踪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6 温仲明;纸坊沟流域近百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夏卫生;电解质脉冲法测量坡面薄层恒定水流速度的研究及其初步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李鹏;黄土区草地植被水土保持作用机理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王晓燕;燕沟流域侵蚀强度演变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王占礼;黄土坡地耕作侵蚀及其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安;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土壤侵蚀规律与坡面侵蚀经验模型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贾海啸;湖北省径流小区观测数据的整合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柯景福;甲比科特流域水土流失成因及综合治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4 高杨;模拟降雨条件下三种类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氮素流失的控制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姜国兴;六价铬对厌氧菌群处理效率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童星;不同地表糙度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云南;浙江省典型经济林水土流失特征分析与防治措施优化设计[D];浙江大学;2011年
8 何淑勤;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土壤抗蚀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刘颖;贾鲁河流域郑州城市化建设水文响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罗惠敏;长江上游紫色土坡面径流调控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秀芹,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2 罗来兴;划分晋西、陕北、陇东黄土区域沟间地与沟谷的地貌类型[J];地理学报;1956年03期
3 靳长兴;坡度在坡面侵蚀中的作用[J];地理研究;1996年03期
4 杨具瑞;史正涛;曹叔尤;刘兴年;;细沟侵蚀临界坡度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5 刘青泉,李家春,陈力,向华;坡面流及土壤侵蚀动力学(Ⅰ)——坡面流[J];力学进展;2004年03期
6 肖培青,郑粉莉;上方来水来沙对细沟侵蚀泥沙颗粒组成的影响[J];泥沙研究;2003年05期
7 蔡强国;坡面细沟发生临界条件研究[J];泥沙研究;1998年01期
8 雷廷武,M.A.Nearing;水流作用下疏松土壤材料中细沟的再生及其临界剪应力的实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9 陈力;刘青泉;李家春;;坡面细沟侵蚀的冲刷试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年06期
10 丁文峰,李占斌,鲁克新;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条件[J];山地学报;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智刚;;黄土边坡剥落类型及特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2 郭利平;叶万军;方鹏;朱富俊;;开挖扰动导致黄土边坡产生剥落病害的机理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杨刚;唐道琼;夏小兰;;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黄土边坡设计[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年05期
4 叶玲玲;;黄土边坡的排水处理[J];电力建设;1985年01期
5 谢庆勇;;吕梁机场工程黄土边坡的敏感性分析[J];路基工程;2012年01期
6 周欣华,党进谦,李靖;黄土边坡及其稳定分析图简介[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7 冯运涛;;某工程中的天然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16期
8 叶万军;折学森;方鹏;;黄土路堑边坡剥落病害发育规律研究[J];公路;2010年04期
9 言志信;郭斌;张学东;段建;;黄土边坡动力响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10 李炜;张小荣;郑南翔;;黄土边坡地质结构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言志信;郭斌;张学东;段建;;黄土边坡动力响应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言志信;郭斌;段建;;黄土边坡地震动力响应探讨[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于长杰;刘争平;郭君;;施工振源引起临时黄土边坡的地形放大效应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丹;刘争平;李伟;;施工振源激励的黄土边坡振动特性的测试与分析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冯德顺;邵中勇;;黄土边坡失稳概率分析探讨[A];西部水利水电开发与岩溶水文地质论文选集[C];2004年
6 王秀丽;王艳红;朱彦鹏;王光照;;运用神经网络估算黄土边坡的安全系数[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红英;黄土边坡剥落病害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胡晋川;基于突变理论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李萍;黄土边坡可靠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龚成明;黄土工程边坡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鹏;黄土边坡剥落病害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柳亚千;宝鸡市眉县杨家村黄土边坡地脉动特性及动力响应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张海东;多层黄土边坡动力响应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4 徐明明;宝鸡地区黄土边坡微振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柴卓;黄土边坡与抑制结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学东;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马世雄;冻融作用对黄土边坡剥落影响的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8 郭幼宸;黄土边坡裂隙法计算的实现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9 涂杰楠;陕北子靖高速魏家楼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10 郭剑涛;河南—山西西部地区黄土边坡可靠度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74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7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