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港闸下港道适宜断面与平衡流量
发布时间:2017-11-13 09:29
本文关键词:新洋港闸下港道适宜断面与平衡流量
更多相关文章: 闸下淤积 港道冲淤 平衡流量 适宜断面 入海河口 新洋港闸
【摘要】:在总结前人关于新洋港闸冲淤平衡流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自建闸至2012年新洋港闸下港道的冲淤情势和一般规律。基于2008—2012年港道冲淤和水情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下泄径流对闸下港道的冲淤效果。结果表明:为了维持港道冲淤平衡,闸门不宜长期关闭,非汛期不排水天数占总天数的比例不宜高于42%;径流和潮流对水流输沙能力共同产生作用,径流条件可以改善港道内的涨落潮不平衡输沙现象;较弱的落潮流只能携带泥沙下泄7~9 km,长时间大流量开闸有利于港道稳定;当港道达到冲淤平衡时,日均下泄径流量Q与港道平均断面积A之间符合Q=0.13A的定量关系;在目前港道形态下,港道健康运行的适宜断面积约为664 m2,其冲淤平衡日均下泄径流量约为86 m3/s。
【作者单位】: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9003,51179067)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841)
【分类号】:TV148;U657.2
【正文快照】: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沿海大部分中小入海河口建立了挡潮闸。挡潮闸修建后,在发挥御卤蓄淡、防潮抗台、防洪排涝等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泥沙淤积问题,尤其在海向来沙的淤泥质淤长型海岸,闸下港道普遍处于较严重的淤积状态。虽然经过长期的治理,但闸下淤积问题与防洪、航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和兴,徐锡荣;潮汐河口闸下淤积及减淤措施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2 朱国贤,项明;沿海挡潮闸闸下淤积分析与疏浚技术[J];海洋工程;2005年03期
3 吉建家;李爱芹;邓正殿;;新洋港河道整治工程后的排涝能力分析[J];江苏水利;2009年09期
4 金元欢,沈焕庭;我国建闸河口冲淤特性[J];泥沙研究;1991年04期
5 李明亮;汪亚平;朱国贤;杨e,
本文编号:1180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8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