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高性能混凝土CT切片微观结构分析
本文关键词:桥梁高性能混凝土CT切片微观结构分析
【摘要】:基于山西地方原材料,依托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对常温下C55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7、28 d两个不同龄期下进行了X射线CT扫描试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其内部微观结构变化与龄期的关系,并得出了混凝土内部微结构随龄期的变化曲线,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宏观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对山西地区公路桥梁上部结构常用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省交通建设监理总公司;
【基金】:山西省交通厅资金资助项目(2013488)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项目(51278325);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项目(51478290)
【分类号】:U444
【正文快照】: 0引言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等特点,应用于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中,对于提高公路桥梁质量,保证公路桥梁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途径中,使用高效外加剂及掺加粉煤灰、矿粉作为掺合料是比较成熟的方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党发宁;刘彦文;丁卫华;陈厚群;;基于破损演化理论的混凝土CT图像定量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作巧;孙道胜;王爱国;王方刚;邓敏;孙家沥;;水胶比对复合水泥浆体干燥收缩、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2 田威;党发宁;陈厚群;;动力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破裂特征的CT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1期
3 李满;;粉煤灰双掺混凝土的研究进展[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1年04期
4 高利甲;刘锡军;王玉梅;;基于matlab-混凝土二维细观结构数值模拟骨料随机投放[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曹利;张国飞;房洪岩;崔培强;;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材世界;2012年02期
6 黄瑞源;李永池;章杰;高光发;;压剪耦合损伤演化方程在混凝土本构模型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贾斌;;复掺矿物掺合料对地下工程结构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工程质量;2013年08期
8 莫利伟;耿健;柳俊哲;孙家瑛;;粉煤灰和矿粉双掺对水泥基材料固化氯离子能力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3年12期
9 王旭东;田威;王昕;;基于CT技术的混凝土细观三维重建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10 杨冠颖;黄海燕;;混凝土任意形状骨料及其界面层有限元模型的生成方法[J];混凝土;2008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红;;不同温度作用后混凝土强度变化规律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2 高艳,唐晓英,张军莉,孙萍;基于物体空间序法的CT图像三维重建算法的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3年03期
3 曾筝,董芳华,陈晓,周宏,周建中;利用MATLAB实现CT断层图像的三维重建[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4年02期
4 高丽娜;陈文革;;CT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前景[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9年01期
5 朱万成,王述红,唐春安;混凝土三点弯曲试验的计算机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6 张德海,邢纪波,朱浮声,杨顺存;混凝土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倪玉山;混凝土细观结构断裂的分形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8 王铁成,杨建江;混凝土结构裂缝状态及其扩展的分形几何解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9 王宝庭,宋玉普,赵国藩;混凝土随机颗粒模型的网格自动剖分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10 金祖权;孙伟;侯保荣;蒋金洋;;混凝土的高温变形与微结构演化[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湘洲;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J];吉林建材;2000年01期
2 ;高性能混凝土[J];技术与市场;2000年09期
3 孙伟,罗欣;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0年01期
4 喻萍,袁苏跃;浅谈高性能混凝土[J];云南建材;2000年01期
5 谢振国;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应用[J];上海建材;2000年05期
6 徐元锡;高性能混凝土在北欧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01年01期
7 许杰,何向玲,李瑞景;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煤矿设计;2001年02期
8 刘志英,黎国清;高性能混凝土[J];中国铁路;2001年01期
9 韩海峰,吕伟民,尚建丽;高性能混凝土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估体系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10 李德建;浅谈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霞;王小刚;尼书军;;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点及应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2 阎培渝;;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现状[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七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松伟;张萍;;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 黄兆龙;刘俊杰;朱惕之;周文宗;;含飞灰及强塑剂高性能混凝土之流变特性[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5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姚燕;;新型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姚燕;;新型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林树根;颜,
本文编号:1188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8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