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桩及盾构近接施工对高铁桩基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隔离桩及盾构近接施工对高铁桩基的影响分析
【摘要】:针对饱和砂土地区盾构隧道超近接高铁桥墩摩擦桩的工程问题,采用钻孔灌注桩及高压旋喷桩组合隔断隧桩间位移。分别对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及盾构上下行线近接高铁桥梁桩基引起的高铁桩基的变形及变位开展现场试验,对现场实测数据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钻孔灌注桩施工使高铁桥墩产生沉降,占施工过程最大沉降量的75%~125%;高压旋喷桩施工导致桥墩产生隆起,占施工过程最大沉降量的-50%,旋喷桩施工完成后将持续一段时间;盾构施工对高铁桥墩竖向变形产生影响,距离高铁桩基越近影响越大,同时累计沉降跟盾构施工控制有较大关系。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东华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
【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No.J2011G005)
【分类号】:U455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等地下空间的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盾构近距离穿越高铁桩基等问题尤为突出。杭州、南京、无锡等地区地铁施工都面临盾构超近距离侧穿高铁桩基的案例,而高速铁路对变形控制非常之严格,地铁盾构超近接高铁桩基施工将改变其周围土体应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波;刘维宁;索晓明;史玉新;;地铁施工近邻桥基加固效果三维数值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2 张志强,何川;地铁盾构隧道近接桩基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J];铁道学报;2003年01期
3 李永盛,黄海鹰;盾构推进对相邻桩体力学影响的实用计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常银生;戚科骏;;隧道开挖对临近桩基影响的二维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2 吴波;刘维宁;索晓明;史玉新;;地铁施工方案对邻近桥基的沉降影响优化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3 付文生;夏斌;罗冬梅;;盾构隧道超近距离穿越对桩基影响的对比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4 孙玉永;周顺华;;盾构隧道侧穿地下连续墙的轴线控制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5 孙斌;陶连金;张印涛;;岛式地铁车站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6 马忠政;马险峰;徐前卫;王磊;;盾构穿越桥梁桩基的托换及除桩施工技术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7 朱逢斌;杨平;林水仙;;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8 赵宏华;陈国兴;叶斌;;盾构掘进施工对周边单桩变形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9 周冠南;周顺华;候刚;宋天田;王春凯;;邻近盾构施工中的桩基托换效果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10 赵宏华;陈国兴;;盾构施工对自由单桩受力性状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新江;魏纲;丁智;;盾构施工与邻近不同位置建筑物相互影响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秦建设;虞兴福;钟小春;朱伟;;黏土中盾构开挖面变形与破坏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丁智;魏新江;魏纲;;盾构隧道与邻近结构物相互影响研究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何海健;刘维宁;项彦勇;王霆;;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桩影响的三维数值分析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贺美德;刘军;乐贵平;萧岩;;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峰;何川;方勇;;成都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桩基影响的数值模拟[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7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隧道开挖对周围土体的影响分析[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凌;张跃明;傅雅莉;;岩层中深埋隧道穿越桩基的竖向安全距离计算[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忠政;杨林德;马险峰;商金华;何蔺荞;;结合地下空间开发的地铁车站抗震性能分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马忠政;马险峰;徐前卫;王磊;;地铁盾构穿越道路桥梁桩基的托换施工及其三维数值分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荣军;土体开挖引起的邻近受荷桩基附加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宝云;岩石拉、压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地下大空间洞室施工控制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3 孙宇坤;受盾构隧道施工影响的砌体结构房屋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冯海宁;顶管施工环境效应影响及对策[D];浙江大学;2003年
5 张海波;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5年
6 秦建设;盾构施工开挖面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赵志民;隧道施工引起土体位移与应力的镜像理论研究以及回归方法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8 李围;配合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方案及实施技术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何海健;地铁洞桩法施工对邻近桥桩的影响与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郑余朝;三孔并行盾构隧道近接施工的影响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面向纠偏工况的盾构机载荷模型及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丽芬;高层建筑群对其下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宇;软土地区近距离下穿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及既有隧道变形影响分析[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0年
4 吴迪;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杨开武;地铁车站的结构变形远程监控系统[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6 金美清;建筑基础荷载的作用特征及其对隧道开挖和支护的影响方式和分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严中;倾斜地表条件下隧道开挖面稳定与地表塌陷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熊文斌;修建琴韵广场对近接既有铁路隧道影响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强;盾构下穿建筑物沉降规律与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李茂文;下穿复杂建筑物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金,陶连金,郭军;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2 杨永平;周顺华;庄丽;;软土地区地铁盾构区间隧道近接桩基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3 李永盛;深基坑相邻房屋的沉降控制[J];地下空间;1997年03期
4 李雨浓;李镜培;赵仲芳;朱火根;;层状地基静压桩贯入过程机理试验[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6期
5 阮翔;高广运;;大直径扩底桩竖向端承力解析解与试验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6 璩继立,葛修润;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施工沉降槽的特征分析[J];工业建筑;2005年01期
7 杜来斌;PHC管桩土塞效应浅析[J];工业建筑;2005年S1期
8 丁竞炜;;地铁盾构隧道旁高架桥桩基施工控制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4期
9 谈妙泉;张录林;黄勇;汪发文;;旋挖桩机和旋挖桩工艺市场发展初探[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5期
10 高俊强,胡灿;盾构推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关系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战友;静压桩挤土效应及施工措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如路;蔡轶曼;刘建航;;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隧道穿越地铁运营线路的监护工程[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4年03期
2 沈斌;“盾构一号软件”的开发研究[J];施工技术;2005年06期
3 刘东亮;电液比例技术在盾构推进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机械;2005年08期
4 高俊强,胡灿;盾构推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关系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袁嘉,邓玉军;盾构不能推进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工程机械;2005年01期
6 管会生;高波;;盾构切削刀具寿命的计算[J];工程机械;2006年01期
7 范伟;;盾构隧道始发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2期
8 龚国芳;胡国良;杨华勇;;盾构推进系统同步协调控制实验分析[J];液压与气动;2006年07期
9 朱合华;徐前卫;傅德明;廖少明;张冠军;;地层适应性盾构模型试验设计方法初探[J];岩土力学;2006年09期
10 刘慧彬;;与世界最大直径盾构的亲密接触[J];建筑机械;2006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磊;孙连;;基于盾构施工数据库的盾构动态设计数据分析方法研究[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沈斌;;“盾构之星软件”产品研究与开发技术综述——盾构姿态自动监测的原理与方法[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继文;;盾构隧道与下立交长距离叠交工程设计施工技术[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志鹏;方江华;张智宏;;小半径隧道中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技术[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付秀勇;黄莎;王丽娜;张秋明;;粉砂地层盾构施工引起地表后期沉降分析[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朱凤生;;φ11.3m大型盾构在软弱地层掘进隧道的施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7 沈斌;;“盾构之星软件”研究与开发技术综述——盾构姿态自动监测的原理与方法[A];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岳秀平;;盾构姿态自动测量引导技术[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合华;徐前卫;廖少明;傅德明;张冠军;;土体-盾构机器系统的相似理论研究[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方依文;李青林;王文治;郑仔弟;;盾构下穿城铁线施工技术[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媛 通讯员 焦绪;为了让盾构在老街“足下”穿行[N];建筑时报;2009年
2 通讯员 冯玉平;十八局集团四公司盾构施工创“天津速度”[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3 本报通讯员 刘健 高锐轩;“滴水不漏”穿越长湖[N];人民铁道;2009年
4 记者白秀喜 通讯员高锐轩 刘健;我国最长湖底盾构隧道贯通[N];中国建设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袁弘;宁愿地下苦 确保地面安[N];成都日报;2009年
6 盛芳 陆政 蔡耀放 徐列;中国技术登上世界之巅[N];建筑时报;2009年
7 陈关兴;多项世界第一的背后……[N];建筑时报;2009年
8 记者 陈怡 通讯员 陈烨;新工艺提高轨交建设速度近一倍[N];上海科技报;2011年
9 张奕 郭艺s,
本文编号:1195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19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