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引气水泥砂浆流变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0 04:21

  本文关键词:引气水泥砂浆流变性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引气水泥砂浆 试验研究 流动度 含气量 流变性


【摘要】:采用砂浆扭矩转速测试仪研究了4种引气剂对水泥砂浆流动度、含气量和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气水泥砂浆可视为宾汉姆体。引气气泡对浆体的流动性可以产生调节,黏度较大时,引气气泡可以降低浆体的黏度,改善流动性;反之,则引气气泡对浆体的流动性产生抑制。不同流态水泥砂浆的含气量均随引气剂掺量的增大而增大。低掺量引气剂时,高流态砂浆含气量高于低流态砂浆含气量;高掺量引气剂时,结果相反。在特定引气剂掺量范围内,砂浆塑性黏度提高,屈服应力降低。随着引气剂掺量增大,砂浆塑性黏度先增大后减小,屈服应力先减小后增大。
【作者单位】: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264)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4DFR81000)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4-9002)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0引言混凝土工作性的好坏,主要是受其自身流变性能的影响。关于砂率、水灰比、砂灰比和减水剂等因素对混凝土流变性的影响研究较多[1],而关于引气剂的研究相对较少。引气剂引入的微细气泡宛如微细集料,对级配不良,尤其是细颗粒缺少的细集料有补偿作用,可以使混凝土显得砂浆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贺;付智;;含气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7期

2 朱蓓蓉,吴学礼,黄士元;混凝土中气泡体系形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J];混凝土;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初首;道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与抗折强度影响因素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2 邢锋,吕剑锋,杨静,李伟文;水泥砂浆流变学性能的评价方法[J];材料研究学报;2000年03期

3 蒋亚清;许仲梓;黎非;李刚;;聚羧酸类混凝土引气剂的工程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李兴翠;邓德华;何富强;;混凝土中含气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1期

5 邹云峰,王立久;新型砌筑用保温砂浆的研制[J];房材与应用;2004年06期

6 张蔚;;引气剂对大孔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J];福建建筑;2012年06期

7 孙立新;;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05期

8 阮炯正,王辉,战高峰;NJH高效引气减水剂的研制和开发[J];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S1期

9 刘贺;付智;;含气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7期

10 杨钱荣;郭保林;杨全兵;;青岛海湾大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雄;吴科如;;新型生态环境胶凝材料——矿物外加剂作用机理及其关键技术[A];第二届中国商品粉煤灰及磨细矿渣加工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秀华;袁杰;葛勇;张宝生;;引气剂对页岩陶粒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京育;薛庆;郭延辉;赵霄龙;;积极倡导使用引气剂,提高我国混凝土耐久性[A];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C];2004年

4 王复生;孙瑞莲;张小涛;;新拌水泥浆体流变性能及流变模型的探讨[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方元;李柱国;史天生;;爆炸冲击作用下混凝土触变性能的分析[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6 黄快忠;龚明子;陈茜;刘尊云;刘光锐;苏艺凡;;引气与消泡组分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高瑞军;王玲;高春勇;杨柳;;低水胶比下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研究[A];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论文集(上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平平;裂隙岩体可灌性及灌浆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严捍东;废渣特性及其多元复合对水泥基材料高性能的贡献与机理[D];东南大学;2001年

3 王子明;“水泥—水—高效减水剂”系统的界面化学现象与流变性能[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4 商怀帅;引气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多轴强度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金祖权;西部地区严酷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D];东南大学;2006年

6 张众;冻融及高温后混凝土多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红云;引气天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8 肖佳;水泥—石灰石粉胶凝体系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王宝民;纳米SiO_2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汪振双;架构混凝土基础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斜坡混凝土振动密实成型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何涛;不同水灰比水泥灌浆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拓;高寒地区贫混凝土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种霖霖;复合改性耐水砂浆的合理配比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5 张辉;水泥混凝土路面抗盐冻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魏树伟;引气型自养护材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肖少华;路用引气混凝土工艺及耐久性室内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东华;水泥用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高久好;水泥砼水平滑模成型力学机理的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10 颜学武;120MPa新型超高强水泥基材料的试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国强,覃维祖;掺粉煤灰混凝土抗盐冻剥蚀性能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0年04期

2 朱蓓蓉,吴学礼,黄士元;混凝土中气泡体系形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J];混凝土;1999年02期

3 黄士元;从日本预拌混凝土标准的一条规定说起[J];混凝土;2000年01期

4 朱长华,谢永江,张勇,贾耀东;环境气压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J];混凝土;2004年04期

5 张晏清;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若干因素[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8年02期

6 尚建丽,李晓光;高性能复合胶凝材料流变性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0年03期

7 朱蓓蓉,杨全兵,吴学礼,黄士元;掺加 SJ-2 新型引气剂引气混凝土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贤敏;引气的高性能砼在国外的应用[J];广西土木建筑;1996年04期

2 李兆仲;李生庆;;掺与不掺粉煤灰的引气砼的真实强度[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3 路庆涛,盛盘生;引气型防冻剂的冬期冷作抹灰原理与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1999年01期

4 张国华;;737引气系统的故障分析[J];科技风;2010年19期

5 陈柏安,王晓晶,周晨光;凉水塔抗冻混凝土最小引气量估算[J];低温建筑技术;2001年02期

6 孙立;;节省油耗、提高效率的无引气系统[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8年01期

7 周本欣;;通过多种措施预防737NG飞机引气故障[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3年05期

8 覃维祖;引气作用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施工技术;2003年08期

9 赵斌;李绍斌;吴宏;侯安平;周盛;;一种考虑级间引气的压气机通流设计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9期

10 郑秀华,张宝生;引气型富浆浮石混凝土性能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邱义芬;;大型飞机引气系统方案分析[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宋力;施楚贤;方萍;;引气型砂浆砌筑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受压性能试验研究[A];砌体结构与墙体材料——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2005年全国砌体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黄快忠;龚明子;陈茜;刘尊云;刘光锐;苏艺凡;;引气与消泡组分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覃维祖;;引气作用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论文集[C];2004年

5 王彤;杨亮;刘城;霍涵;;B737NG引气系统健康检查的定制与诊断仪的研发与应用[A];2011航空维修理论研究及技术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建军;阳曲引气工程缓解气源紧张[N];太原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文啸;高压压气机级间引气的流场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刘娟;引气系统安全性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3 薛邵龙;高引气喷射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魏树伟;引气型自养护材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贾耀东;蒸养高性能混凝土引气若干问题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刘宇;引气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碳化性能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仲崇山;引气型混凝土复合掺合料的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3年

8 白闰平;聚丙烯纤维引气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融性能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6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06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c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