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可靠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2 22:15

  本文关键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可靠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可靠性 可靠度理论 沥青加铺层 反射裂缝


【摘要】:为弥补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依靠工程经验和定性设计的不足,根据可靠度理论和效应-抗力概率模型提出了以路表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力和层底竖向剪应力为控制指标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可靠度分析方法,并运用一次二阶矩中心点法、蒙特卡洛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构抗力和荷载效应,定量得到了在两种破坏模式下5种加铺层结构的可靠度范围。结果表明采用两层及以上沥青加铺层和层间处理方案,路面使用寿命较长,可靠度较高;可靠度分析方法比经验法确定沥青加铺层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研究结果为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方法和方案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150,51408005) 安徽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3SQRL046ZD) 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KJ2013B063)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HSYS-2012-005)
【分类号】:U416.2
【正文快照】: 0引言路面可靠性指在计算使用期间保持路面整体使用特征(平整度、强度、粗糙度)的能力,可靠性水平的数学度量用可靠度表示。国内外研究学者利用数学模型[1-2]、效应-抗力模型[3]或疲劳破坏概率模型[4],采用蒙特卡洛法[5-6]、显式化法、响应面法[7]、一次二阶矩法[8]、直接积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旭;王祺国;;基于数值模拟的沥青路面结构可靠度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5期

2 朱兴琳;方守恩;;公路路线设计可靠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10期

3 苏永华;李伟;;锚网喷联合支护隧道稳定可靠度的拟蒙特卡洛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4 李志栋;黄晓明;陈广秀;许涛;;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靠性水平评价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5 杨晨;程建川;;基于可靠度的道路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7期

6 刘小云;史春娟;;车辆荷载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随机特性及可靠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6期

7 李少宏;陈建军;;一种新的改进响应面法的结构可靠性计算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8 李金平;焦生杰;陈建军;刘国梁;徐信芯;;结构可靠性分析的变量分解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永华;张鹏;李翔;;基于Kriging算法的隧道衬砌稳定可靠度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12期

2 张驰;杨少伟;潘兵宏;赵一飞;;基于空间有效视野的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9期

3 徐旭;陈琴;;维修措施对沥青路面结构可靠度的影响研究[J];中外公路;2012年02期

4 徐旭;付蓉;;道路网络结构可靠度的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1期

5 纪小平;郑南翔;刘艳;侯月琴;;沥青路面足尺加速加载车辙预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杨晨;程建川;;基于可靠度的道路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7期

7 胡洁琼;;改性沥青基理分析及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7期

8 左昌群;易毅;孙金山;刘代国;丁少林;;考虑岩体蠕变特性的片岩大变形隧道初期支护力学效应[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5期

9 徐旭;蔡锦波;;交通流量分配对道路网络结构可靠度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7期

10 张志清;丛铖东;隰文博;汪怡然;;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道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锋军;大跨径钢箱梁桥面沥青铺装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雒卫廷,陈建军,张驰江,刘德平,姜培刚;随机桁架结构可靠性分析的完全概率方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2 苗英豪;赵恩强;王书云;张金喜;;土工织物延缓沥青路面疲劳型反射裂缝的有限元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陈磊磊;钱振东;何长江;罗桑;;钢桥面沥青铺装裂缝处治技术效果评价[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张春笋;吴进良;;基于运行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李艳,张林春,张文君,王效杰,刘素平;ANSYS在道路路面结构计算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2期

6 张哲;李生勇;滕启杰;;一种改进的结构可靠度分析中响应面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张哲;李生勇;石磊;王会利;;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改进响应面法及其应用[J];工程力学;2007年08期

8 张峰;吕震宙;;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自适应重要抽样法[J];工程力学;2008年04期

9 苏成;李鹏飞;韩大建;;基于Neumann展开响应面技术的重要抽样蒙特卡罗法[J];工程力学;2009年12期

10 董忠红;吕彭民;;移动荷载下粘弹性层状沥青路面动力响应模型[J];工程力学;2011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仲浪;重载车辆作用下沥青路面层间力学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李昆;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公路钢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符锌砂;理论运行速度与公路线形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辉;王选仓;;基于沥青加铺层结构疲劳寿命的夹层位置确定[J];中国公路学报;2008年01期

2 袁玉卿;王选仓;;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间水稳定性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02期

3 李鹏程;何文正;;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应力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4年04期

4 王发洲;刘小星;张运华;丁庆军;;旧水泥路面与沥青加铺层间粘结性能[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杨斌;陈拴发;王秉纲;;沥青加铺层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韦乔彪;公平;;旧路面破碎稳固后沥青加铺层受力特性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7 戈士寅;;沥青加铺层反射性裂缝机理分析与防止措施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3期

8 王育钦;;旧水泥砼路面上沥青加铺层的设计[J];河南建材;2008年03期

9 段志华;孙朝晖;;沥青加铺层反射性裂缝机理分析与防止措施探讨[J];科技风;2009年18期

10 刘文;;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的施工控制要点[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谷李忠;王荣芳;;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及沥青加铺层设计初探[A];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毕仁忠 张韶军;旧路加铺新面层有了成套技术[N];中国交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杨旭东;湿热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林小平;复杂条件下机场跑道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修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2 潘志歆;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中钢丝网的防裂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朱琦;市政工程水泥砼路面沥青加铺层优化方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林敏;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5 刘悦;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分析[D];长安大学;2000年

6 龙丽琴;沥青加铺层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徐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工作状态及力学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8 史会东;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组合方案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2年

9 卢天翔;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10 周鑫;薄层沥青加铺层间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16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16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4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