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下隧道 施工安全 耦合风险 风险解耦 控制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跨越江河海的现象日趋增多,水下隧道以其独特的技术经济优势,逐渐成为跨越方案首选。盾构法施工因其良好的施工特点,完备的施工工艺,先进的施工设备已成为水下隧道施工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将受到来自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工程材料、作业环境、项目管理、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风险耦合作用的共同影响,使得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问题充满未知性和挑战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理论尚处在起步阶段,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全面系统的研究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耦合机理,观察耦合风险的形成规律,利用风险解耦合的思想设计耦合风险控制管理策略,这对弥补学界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的理论缺失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本文基于风险分析理论和系统动力学原理,研究了安全风险耦合作用下,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问题。首先,研究了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耦合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提出风险耦合作用的基本效应概念;其次,进行了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耦合的风险因素辨识,研究了风险因素形成过程以及耦合作用机理,结合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等相关理论对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同质因素风险耦合过程以及异质风险因素耦合过程展进行了具体表征;然后,建立了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耦合N-K模型、耦合度模型,并通过验证人、物、环、管四类风险因素间的耦合作用大小,提炼了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耦合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人-物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研究了动态观测风险因子对人-物耦合系统风险水平发展趋势的影响,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同时为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最后,结合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耦合风险的形成机理、规律以及风险度量的相关模型,提出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解耦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的控制目标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进一步完善了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耦合控制研究理论。本文以《南京市A工程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横向课题为基础完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5.43;U45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计明;浅论隧道盾构施工离进站的技术措施[J];铁道标准设计;2002年09期
2 沈培良,张海波,殷宗泽;相邻隧道长距离叠交施工的数值模拟[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11期
3 张海波,殷宗泽,朱俊高;近距离叠交隧道盾构施工对老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5年02期
4 王少葵;;关于某隧道盾构机起吊方案施工简析[J];科技资讯;2008年36期
5 ;隧道盾构法常态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价与对策[J];建筑安全;2008年07期
6 郭怀仁;;交叠隧道盾构施工变形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2009年01期
7 钱双彬;董军;陈方权;;隧道盾构下穿车站出入口数值仿真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8 钱双彬;董军;李玲;;隧道盾构下穿车站出入口仿真方法对比研究[J];建筑技术;2009年06期
9 李文举;武亚军;常莹;;隧道盾构施工对临近桩基影响的数值模拟[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房明;刘镇;周翠英;史海欧;;交叉隧道盾构施工与邻近不同位置建筑物的相互影响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守峰;;关于某地铁隧道盾构机被卡的原因分析及脱困的探讨[A];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明磊;王桂玲;苗冬梅;李天生;;隧道盾构井可切削混凝土桩复合筋配筋原理与应用[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赵运臣;;武汉长江隧道盾构过江施工技术措施[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杭州湾大通道为何最终摒弃修建越海隧道?[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5 包乃文;王昌水;;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公路隧道安全监控[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胡茜;何川;;富水砂砾石地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机选型分析[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7 孙钧;;软土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计算机技术管理系统研制[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8 高峰;陈俊林;;道路隧道盾构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潘国兵;;地铁隧道盾构自动导向系统测量误差分析[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10 刘波;刘纪峰;陈军;赵宏奎;陶龙光;;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纵向地表沉降预测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雷;长江隧道盾构机运输项目花落华基[N];现代物流报;2007年
2 通讯员 葛军 顾肖艳 本报记者 刘洋;钱江隧道东线穿越百年防洪堤[N];中国交通报;2012年
3 记者 张希 通讯员 王肖飞;大型隧道机械项目落户滨江[N];南京日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靳玉东 段宏杰;中铁隧道引领我国隧道科技跨入“穿江越洋”时代[N];中国建设报;2014年
5 冯旭东;国内最先进隧道盾构机制造完成[N];中国交通报;2010年
6 记者 黄伟清邋方军 通讯员 黄长隧 朱萍 实习生 张菁;长江隧道盾构机主部件抵宁[N];南京日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黄长随邋朱萍 本报记者 黄伟清;目击长江隧道盾构机掘进江底[N];南京日报;2008年
8 杨捷;长江隧道盾构机 下穿武九铁路线[N];长江日报;2007年
9 陆伟军邋康明;国内最大隧道全线贯通 施工测量创造“四个最”[N];中国测绘报;2008年
10 顾巍钟;头顶滔滔江水 钻地横穿天堑[N];新华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迅;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力学行为及破坏接近度评价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孙延盼;隧道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3 孟敏强;饱和软黄土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控制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4 徐涛;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水下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5 肖博;重庆市两江桥隧道及接口工程对既有轨道隧道的安全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6 张凯;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7 高华军;地铁隧道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肖旺辉;隧道盾构对土体变形及地下管线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伍廷亮;隧道盾构施工对地层沉降及邻近建筑的影响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2年
10 曹海兵;富水软弱土层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引发的地表沉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6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1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