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群体行为的异质化行人流动力性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01:21

  本文关键词:基于群体行为的异质化行人流动力性仿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行人流仿真 行人同伴群 社会力模型 同伴群交流分组机制 异质化


【摘要】:行人流仿真研究在群体动力学、社会科学、结构工程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可以通过评估预测、复现研究等方式对行人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进行指导,从而规避设施中存在的隐患点、合理引导行人流通行,避免行人踩踏事故的发生。例如行人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及评估,大型行人群聚集场所如交通枢纽站、体育馆、商业中心的安全疏散设计工作等。结合以往的行人踩踏事故分析可以发现,事故产生的诱因往往是行人流中的特异行人个体局部行为的持续扩散,最终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拥挤踩踏,因此对于行人流的仿真研究亦需要着重对其中特异行人属性的差异化进行重点关注。而目前仿真研究中普遍将行人视为属性和行为策略完全相同的个体,这样使得仿真模型易于理解、计算高效,但弱化了个体特性对行人群动力性的贡献,行人属性的差异化对群体动力学的影响机理亟待深入研究;而对于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中观行人同伴群体,现今研究中仅对其物理属性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依然缺乏对其社会属性层面的特征阐释,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本文首先从国内外行人仿真研究现状开始,对行人微观仿真模型及行人仿真平台进行了综述介绍,并对行人活动特征提取方法及分类进行了介绍,并对原始社会力模型进行了标定:并根据统计得到的行人属性数据对不同性别、年龄的行人进行分类统计量化,对应的将个体行人运动模型属性进行了差异化处理,提升了模型对行人差异化属性的描述能力。针对同伴群模型部分引入了差异化的成员组合形态,增强了模型的适用范围及拟真性,并相应探讨了异质化机制对群体动力学的影响。此外针对行人同伴群模型添加了交流分组机制,复现了其社会属性层面的交流分组行为,并对应分析了行人同伴群在行进过程中的自组织形态变化行为对其动力性的影响机理;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研究内容进行整合,搭建了差异化行人仿真研究平台,并设计了多种仿真实验场景,对不同组成类型及属性的行人流进行了运动仿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行人流差异化属性对其整体动力性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行人流自组织运动规则建立产生的影响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明,陈艳艳,安志强;北京奥运行人交通组织初探[J];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01期

2 ;福州:"行人交通意识"调查[J];安全与健康;2004年20期

3 李珊珊;钱大琳;王九州;;考虑行人减速避让的改进社会力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3期

4 ;行人闯红灯何时休?[J];汽车与安全;2009年07期

5 陈然,董力耘;中国大都市行人交通特征的实测和初步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孙智勇;葛书芳;荣建;李美玲;;行人交通的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薛智规;胡列格;;优化行人过街交通组织的方法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7年01期

8 张贵宾;李明辉;赵金凤;万晶晶;;行人过街需要分析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年03期

9 吴玲玲;;建设以人为本的行人过街设施[J];交通与运输;2007年05期

10 郑为中;彭征;钟淑琴;;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行人交通信息导向系统——广州市行人指示标识系统解析[J];广东科技;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鲍涵;;行人与机动车交通系统优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滋容;黄如妙;施学荣;陈文粹;周欣怡;;台北市“礼让行人”之推动工作与展望[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3 景超;王殿海;梁潇;;路段人行横道行人过街行为心理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郑为中;彭征;钟淑琴;;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导向信息服务系统——广州市行人指示标识系统解析[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高鹏;王田田;周志永;万浩;;青岛市世界园艺博览会行人交通三维仿真与结果评估[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6 陈茜;谢鑫鑫;;大型活动行人消散仿真模拟[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中岳;王啸君;;轨道车站及地下空间行人仿真模型行为参数标定[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徐绍伟;姜英华;张国堂;周士琪;;行人与机动车乘员交通损伤及伤残的比较研究[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润沣;行人交通违法治理还需多管齐下[N];兰州日报;2012年

2 袁云才;行人闯红灯挨罚警醒交通陋习[N];长沙晚报;2012年

3 杨涛;行人“生病”,单位吃药?[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何雪华 李佳亮;广州:行人违法通报单位[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5 滕朝阳;由违法行人的血得到的教训[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6 杨涛;行人“犯病”让单位“吃药”有效吗[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7 张仕洪;荆门专项整治行人交通违法[N];湖北日报;2008年

8 陈志刚 吴存庆;兰州集中整治行人交通违法[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8年

9 朱忠保;行人违章与环保缺位[N];中国保险报;2010年

10 杨涛;株连式治理有悖法治精神[N];法制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欢欢;行人流和疏散动力学的宏微观建模和模拟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刘晓栋;行人相向流和进入流的实验与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吴昊灵;考虑异质性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交通设施行人流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李明华;不同场景中行人疏散微观仿真建模及疏散诱导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孙立光;步行设施内的行人行为微观仿真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郭烈;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前方行人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孙迪;行人过街交通行为分析建模[D];吉林大学;2012年

8 景超;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冠军;行人下肢的碰撞损伤特性及相关参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张伟;大型公共场所行人交通状态评价及其应急疏散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庆熊;行人同伴群交通行为建模与仿真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劲宏;交叉口行人过街通行能力与过街设施选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李晓旭;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分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范箫翔;M1类车辆致行人下肢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泽高;多出口室内行人疏散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6 高彦超;路段平面过街设施合理设置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庞雅静;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安全评价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刘丽娟;城市道路路段行人过街行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9 蔡晓斐;重庆主城区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张勤;考虑行人因素的交叉口信号最优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24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24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2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