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普通填土路基长期变形特征与路基病害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青藏公路普通填土路基长期变形特征与路基病害调查分析
【摘要】:基于长期监测系统2004-2011年现场监测数据,系统分析青藏公路近年来冻土路基变形特征及路基病害原因。结果表明,目前青藏公路普通填土路基变形主要以融沉变形为主,且沉降变形仍将继续发展。根据路基各部位变形速率的差异性,可以将路基变形划分为均匀与不均匀变形两大类。路基平均沉降速率在2~55 mm/a之间,河流沟谷地带路基变形速率最大,山区路基变形速率次之,其他地貌区路基变形速率最小。路基纵向变形对路面影响较大,主要形成波浪等病害,对道路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有较大隐患。路基横向变形主要产生路基纵向裂隙病害,导致路基向变形较严重一侧坍塌,对路基整体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通过2012年对青藏公路路基病害的调查研究发现,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基优、良、中、次、差的比例分别为57.39%、28.12%、9.71%、4.60%、0.17%。通过对青藏公路普通填土路基长期变形特征的分析,期望为青藏公路的整治维修提供参考,同时为未来青藏高速公路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973项目)(No.2012CB02610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14BAG05B01) 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专项项目(No.2013 318 490 010)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基金项目(No.SKLFSE-ZQ-20)
【分类号】:U416.1;U418.5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工程越来越多[1?2]。为保证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的稳定,保护路基下多年冻土处于冻结状态是多年冻土区筑路的主要原则之一[3?7]。现有的气象数据资料研究表明,全球气温近几十年来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8?10],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智,吴青柏,张建明,盛煜;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变形[J];冰川冻土;2002年01期
2 李述训,吴通华;青藏高原地气温度之间的关系[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3 刘世伟;张建明;;高温冻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J];冰川冻土;2012年01期
4 刘戈;章金钊;吴青柏;;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J];公路;2006年11期
5 陈建兵;汪双杰;章金钊;李祝龙;;青藏公路空间效应与多年冻土区公路修筑技术[J];公路;2008年05期
6 俞祁浩;谷伟;钱进;张建明;潘喜才;;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建设面临问题分析[J];公路;2010年11期
7 尹云鹤;吴绍洪;赵东升;郑度;潘韬;;1981-201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实际蒸散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2年11期
8 金龙;汪双杰;陈建兵;许健;;基于变形分析的多年冻土地区路基高度效应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3期
9 吴青柏;牛富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与工程稳定性[J];科学通报;2013年02期
10 王朋岭;唐国利;曹丽娟;刘秋锋;任玉玉;;1981—2010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变化与高程及纬度的关系[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博;蔡良才;张罗利;;机场工程冻土土基处理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2 梁波;刘德仁;张贵生;;基于温度场的冻土路基变形数值分析及对比[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3 牛富俊,张建明,张钊;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冻土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J];冰川冻土;2002年03期
4 盛煜,张鲁新,杨成松,房建宏;保温处理措施在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5 王引生;土工格栅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冰川冻土;2003年03期
6 刘建坤,鲍维猛,韩小刚,包黎明;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一种新结构的试验观测与分析[J];冰川冻土;2004年06期
7 汪海年,窦明健,吴敏慧;青藏高原冻土区路面类型对路基温度场影响的非线性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2期
8 温智,盛煜,马巍,邓友生,吴基春;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原状多年冻土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5年02期
9 温智,盛煜,马巍,吴基春;保温法在青藏铁路路基工程中应用的适用性评价[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10 汪双杰;黄晓明;侯曙光;;多年冻土区路基路面变形及应力的数值分析[J];冰川冻土;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海年;窦明健;;基于真实边界条件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非线性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陈飞熊;李宁;宋战平;;青康公路冻土路基变形、强度特性的数值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3 唐丽云;杨更社;;多年冻土区桩基竖向承载力的预报模型[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汪双杰;章金钊;路勋;陈建兵;;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莲;季冻区湖岸构筑物冻害机理及防治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韩春鹏;石灰处治土路基冻融作用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杨让宏;运营期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靳德武;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裴建中;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纵向裂缝形成机理及处治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6 李向群;吉林省公路冻害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柳雁玲;草炭土路基沉降与变形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黄明奎;青藏铁路粒径改良路基试验及温控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5年
9 张全胜;寒区隧道围岩损伤试验研究和水热迁移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10 魏海斌;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鹏;考虑切向流变的多年冻土区桩基沉降变形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思维;面向公共气象信息服务的KML生成器[D];兰州大学;2011年
3 司伟;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与耐久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李洪蛟;青藏公路路基路面不均匀变形分析与处治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张尧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片石路基稳定性监测试验与温度场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s,
本文编号:1234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3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