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城市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

发布时间:2017-11-30 18:10

  本文关键词:城市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超点模型 通行能力限制 瞬时阻抗 修正投影算法 元胞自动机模型 NSGA-II 动态交通流分配


【摘要】:城市动态网络交通流分配理论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核心技术理论,利用模型切合实际地描述道路网络交通状况,已成为交通流分配理论发展的当务之急;然而交通网络模型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网络图模型,未考虑道路路段进入交叉口各转向的通行能力限制、微观车辆在交叉口的转向行为以及由信号控制和交通网络尺寸而产生的通行能力限制等因素。基于考虑上述因素对实际交通情况的影响,使模型更加接近于实际交通状况,作者对前人的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拟对配流模型中的多起讫点问题、路段通行能力限制以及路段进入交叉口各转向通行能力限制问题研究,并主要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结合本文后续提出的模型需要,分别介绍了变分不等式问题、遗传算法和道路交通流中元胞自动机模型。其次,针对路段通行能力限制以及路段进入交叉口各转向通行能力限制问题提出了宏观城市动态网络交通流分配模型。基于网络超点模型对节点进行扩展,分析模型中的路段进入交叉口各转向通行能力限制的约束条件和路段通行能力限制情况下的约束条件;提出并分析基于瞬时道路路段、道路交叉口阻抗;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了修正投影算法对其求解的方法;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此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最后,为了进一步研究微观车辆在道路交叉口的转向行为,以及探讨信号控制和道路交通网络尺寸而产生的通行能力限制条件下的动态流分配问题,建立了考虑上述因素的微观配流模型。对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改进,提出搜索单源单汇所有路径的方法;为体现微观车辆在道路交叉口的转向行为以及由于信号控制和道路交通网络尺寸而产生的通行能力限制约束条件,建立十字形交叉口、T形交叉口、有分隔带的双向四车道换道超车交通路网元胞自动机模型。再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快速遗传算法(NSGA-II),解决瞬时路径阻抗动态用户最优与道路交叉口交通延误动态系统最优达到平衡的配流方法;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此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上述两模型都为缓解交通拥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为驾驶员提供可靠的动态道路交通信息。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民,熊烈强;与车辆跟驰理论统一的一维交通流动力模型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徐伟民,熊烈强;与车辆跟驰理论统一的一维交通流动力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年01期

3 冯蔚东,陈剑,贺国光,刘豹;交通流中的分形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3年06期

4 俞洁,杨成斌;交通流理论发展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杨瑞,李洋,吕文超;城市干路交通流实施混沌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年10期

6 李松;贺国光;张杰;;基于交通流灰色关联熵的交通流无序转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1期

7 冯蔚东,贺国光,刘豹;交通流理论评述[J];系统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8 袁振洲,李巍屹;加强动态交通流分配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论述[J];科技导报;2000年09期

9 张鹏,刘儒勋;交通流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和模拟(Ⅰ)[J];计算物理;2001年04期

10 王晓原,隽志才,贾洪飞,朴基男;交通流突变分析的变点统计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戴世强;刘儒勋;;多等级交通流中的非线性波及其数值模拟[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2 戴世强;;交通流研究与技术科学思想[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3 王立锋;李正熙;;基于车辆跟驰理论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仿真[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立锋;李正熙;;基于车辆跟驰理论的交通流动力学模型与数值仿真[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二)[C];2005年

5 陈建阳;孙立军;杨东援;;交通流及其复杂性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于建玲;关积珍;刘静;李军;王贞君;;交通流的多重分形性质与交通拥堵关系的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邝华;张国新;;城市路网四向交通流的时空斑图动力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李军;朱雪良;关积珍;;快速路交通流检测器干扰问题[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范炳全;李宝强;马春林;童道琴;;高架道路交通流的控制方法[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赵慧;于雷;耿彦斌;;国内外实时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比较与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交通流的非线性分析、预测和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康义容;考虑CPS传输可靠性的车车协同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3 郑伟范;基于相互作用势的交通流随机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周旦;城市基本路段混合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曾莹;交通流Aw-Rascle模型相关问题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6 高坤;从基本图方法到三相交通流理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彭光含;交通流复杂耦合动态特性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曹宝贵;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与交通拥堵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星毅;基于相似性的交通流分析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张莉;城市主干道交通流的分形理论与系统模拟[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兴义;交通流混沌研究初步[D];天津大学;2003年

2 赵培丰;非常规道路的机动车碳排放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3 徐晓丹;城市隧道出入口交通流拥挤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杨江波;基于HMM的短时交通状态预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5 姜茹嫣;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张锦龙;高速公路特殊路段交通流仿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7 陆静晔;基于代理的交通流建模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周悦;基于预测控制的道路交通生态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9 李梅;存在拥堵路段的道路网交通流分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肖霞;双车道交通流动力学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40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40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8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