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RP索的风致瞬态动力响应数值模拟与试验
本文关键词:CFRP索的风致瞬态动力响应数值模拟与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CFRP索 动力响应 流固耦合 风场 瞬态分析
【摘要】:为了对CFRP索在强风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响应进行研究,以50m长CFRP索及其所在风场为耦合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分析了多种工况下CFRP索与钢索的风致瞬态响应和风场参数;通过两者响应结果的对比分析获得了CFRP拉索不同于钢索的风致响应特征,并基于现场实桥测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强风作用下,CFRP索与钢索的瞬态响应均较为强烈,跨中节点位移和最大应力均较大;钢索的节点位移时程曲线和应力时程曲线均呈现较显著的非线性,而CFRP索的响应曲线接近线性;斜拉索的倾角对周围流场有重要影响,且同等条件下CFRP索与钢索周围流场不一致,说明风与索之间具有不可忽视的耦合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0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0553)
【分类号】:U441.3
【正文快照】: field;transient analysis0引言随着长大跨缆索体系桥梁的不断发展,传统钢拉索在材料强度、耐腐蚀、抗疲劳性能等方面的局限性逐渐凸显。新型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具有不锈蚀、无磁性、低松弛性、轻质高强、抗疲劳性能好等特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晓伦;陈艾荣;韩万水;杨鸿波;;杭州湾跨海大桥风荷载响应[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东升;刘荣桂;许飞;周士金;;CFRP索斜拉桥动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及动态试验[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2期
2 张治成;谢旭;张鹤;;应用碳纤维索的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8年S1期
3 蒋田勇;方志;;CFRP筋在RPC中锚固性能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年01期
4 张鹤;谢旭;;车辆荷载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钢和CFRP拉索的非线性振动[J];工程力学;2009年08期
5 吴文明;李闯;;斜拉索防腐技术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04期
6 刘金宝;;钢混结合梁独塔斜拉桥抗风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7期
7 李永乐;向活跃;何向东;廖海黎;;索端激励对斜拉索风-雨致振动性能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2年10期
8 刘荣桂;李明君;刘德鑫;蔡东升;谢桂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复合型锚具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12年11期
9 冯鹏;田野;覃兆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桁架桥静动力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13年06期
10 郑宏宇;江怀雁;吕志涛;邓志恒;;大跨CFRP缆索悬索桥成桥静力特性分析[J];中外公路;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智深;汪昕;吴刚;;面向重大工程应用FRP若干核心研究问题[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汪昕;曾凡星;吴智深;;FRP拉索设计及其大跨混凝土斜拉桥静力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乔云强;胡庆安;刘健新;;斜风作用下桥塔抖振性能分析及风洞试验[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4 张建东;方志;;CFRP系杆拱桥的极限承载力[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谢旭;张治成;中村一史;前田研一;;考虑脉动风作用的钢和CFRP索在支点激励下非线性振动[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张志宏;刘中华;董石麟;;强/台风作用下大跨空间索桁体系现场风压风振实测研究简介[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7 程华伟;杨勇新;关增伟;张鹏阳;夏晓宁;;FRP桁架桥施工过程的受力性能分析[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罗维;葛耀君;谢正元;;钢绞线与平行钢丝斜拉索性能分析与展望[A];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坤;偏置荷载下FRP筋砼双向板冲切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肖志龙;中置集中荷载作用下FRP筋混凝土双向板冲切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岳迎九;晋陕黄河特大桥主桥方案比选[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妍;基于CFD的斜拉索气动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怀臣子;基于FRP材料的非金属锚具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建文;风激斜拉索多模态自激振动及其最优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孙文峰;基于强迫振动测力的斜拉索风雨激振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张蜀泸;部分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试验与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吴文明;斜拉索耐久性和安全性探索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徐力;斜拉索施工期索力识别理论及可靠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政清,柳成荫,倪一清,王修勇,伏晓宁;洞庭湖大桥拉索风雨振中的风场参数[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2 陈文礼;李惠;李凤臣;;斜拉索风雨激振水线的超声波测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1期
3 汪至刚,孙炳楠;斜拉桥参数振动引起的拉索大幅振动[J];工程力学;2001年01期
4 谢旭;朱越峰;;CFRP拉索设计对大跨度斜拉桥力学特性的影响[J];工程力学;2007年11期
5 U.Meier ,李正仁;关于在直布罗陀海峡最窄处建造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桥的建议[J];国外桥梁;1990年04期
6 李寿英;顾明;陈政清;;运动水线三维连续弹性拉索风雨激振理论模型[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钱若军;董石麟;袁行飞;;流固耦合理论研究进展[J];空间结构;2008年01期
8 何向东;廖海黎;;斜拉索风雨振动分析及机理初探[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永乐;廖海黎;李明水;郑史雄;张明金;;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斜拉索雨振特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殿国;斜拉桥拉索风—雨致振动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建清;刘宪福;;基于桥梁动力响应的车-桥接触力识别方法[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秦美珠;崔志勇;;大跨拱桁架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J];电力学报;2012年05期
3 李克飞;刘维宁;吴宗臻;;变速移动质量作用下轨道动力响应解析解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07期
4 翟朝娇;夏唐代;王宁;杜国庆;;反平面冲击荷载作用下圆柱形洞室的动力响应[J];振动与冲击;2013年02期
5 罗世勋;多梁桥的动力响应[J];国外桥梁;1994年01期
6 付世晓;崔维成;陈徐均;林铸明;;移动载荷作用下非线性连接浮桥的动力响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施洲;蒲黔辉;马继兵;;实测随机行车荷载下结构动力响应在桥梁评定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9年11期
8 汪小超;蒲军平;;变截面桥梁在变速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J];科技通报;2009年02期
9 高广运;高盟;冯世进;;无限弹性介质中隧道内爆炸动力响应的解析解[J];西北地震学报;2008年02期
10 朱照清;龚维明;戴国亮;;钢管桩动力响应试验研究[J];公路;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天翼;;郑家冲大桥受撞后的损伤检测及动力响应计算[A];岩土力学研究与工程实践[C];1998年
2 韩艳;沈炼;刘跃飞;蔡春声;;气动参数对风-车-桥系统耦合动力响应的影响[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3 施洲;蒲黔辉;马继兵;;实测随机行车荷载下结构动力响应在桥梁评定中的应用研究[A];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新进展——第六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孙卓;阎贵平;张鸿儒;;板式支座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5 林家浩;张亚辉;张守云;赵岩;宋刚;;结构受移动荷载作用时动力响应的精细积分[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高广运;高盟;冯世进;;爆炸荷载作用下隧道动力响应的解析解[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言志信;史盛;江平;黄文贵;;地震作用下隧洞动力响应数值分析[A];《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9 No.5[C];2013年
8 姜勇;孙卓;阎贵平;张鸿儒;;支座特性对高速列车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9 白兴兰;黄维平;;海床土刚度对钢悬链线立管触地点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10 蔡超勋;胡所亭;牛斌;柯在田;班新林;;32m双线简支箱梁在对开列车作用下梁体竖向动力响应规律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蒂;大跨径悬索桥爆破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刘卫丰;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隧道及自由场动力响应数值预测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梁桥动力响应的数值计算及其前后处理的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2 顾戌华;直线电机列车—桥梁系统动力响应与车辆走行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田子谦;桥墩基础在海浪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晶文;直线电机列车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与行车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5 王继乾;船撞作用下软岩单桩基础动力响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姜于;公路桥梁动力响应灵敏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郑永星;车辆撞击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及受力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申昊;八七型下承式铁路应急抢修钢桁梁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行车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温巍;基于数值模拟的钢筋混凝土矩形墩柱爆炸响应及破坏形态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池延东;梁碰撞的数值方法研究及其可视化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42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4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