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孔开挖爆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抗滑桩孔开挖爆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抗滑桩孔开挖 爆破 地震效应 边坡稳定性 控爆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也在不断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爆破手段在山区公路建设等领域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工程爆破过程中将在岩土体中产生地震效应,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将会对工作区的建构筑物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其中最为突出就是在山区进行爆破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在山区进行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地震效应极容易引起边坡整体失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危及人民生命。目前边坡稳定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边坡开挖后长期稳定性研究,而对在爆破动荷载作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影响并不多。因此爆破荷载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在对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以雅康高速公路大渡河大桥雅安岸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场区的工程概况和边坡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区域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选取典型剖面建立了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分别以极限平衡分析法和有限元强度法分析了边坡在静力情况下的稳定性,得出其稳定性系数为1.208和1.133。然后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讨论爆破开挖进尺1.2m、1.4m、1.6m时边坡的振动速度、位移、塑性区及稳定性系数情况,然后根据边坡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速度和塑性区特征和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确定1.4m为抗滑桩孔开挖进尺深度,并在此基础上对“跳孔”开挖和“逐孔”开挖在边坡中产生的残余位移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跳孔开挖对边坡稳定性有利。根据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爆破方案,在现场布置测点对边坡中的振动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测点振动速度峰值随单段装药量增大而增大;相同单段装药量作用下,振动速度峰值是随着爆心距增大而减小。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桩孔爆破开挖产生爆破地震波在边坡中的衰减公式,为后期爆破开挖振动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16.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云龙;周勇;黄栋;;地震和降雨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6期
2 徐昀,李亚,刘国彬;边坡稳定性计算的优化及其工程应用[J];建筑技术;2000年02期
3 陈新民,罗国煜,夏佳;边坡稳定性类比评价的定量实现[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4 来兴平,蔡美峰,乔兰;复杂边坡稳定性优化的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2001年04期
5 庄云,万波,谷晓曦,仲桂清;吉林核电站厂址边坡稳定性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陈学强,柯丛茂,苏志侠;黄土边坡稳定性的系统定量评价研究[J];南昌水专学报;2001年04期
7 马德元,王秀兰;边坡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J];工程勘察;2002年06期
8 沈良峰,张永红,廖继原;边坡稳定性分析预测的综合指标模型[J];建筑科学;2003年03期
9 彭长胜,杨有海;用人工神经网络评价边坡稳定性[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沈迪州,曾青松;应用钢筋网提高码头边坡稳定性的探讨[J];中国港湾建设;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毅;茅献彪;李三寿;李益焕;;边坡稳定性的试验研究[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2 曹庆林;;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敏感性的灰色理论分析[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刘雄;;天然土石堆积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新分析计算方法[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4 郑宏;;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严格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5 侯晓亮;谭晓慧;;灰色关联理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6 刘高扬;郑文博;李耀基;蔡永昌;;基于流形方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蔡中民;武军;;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8 姜永东;鲜学福;许江;周军平;;降雨及地下水对三峡库区边坡稳定性的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王旭华;陈守煜;陈雄;;边坡稳定性主客观权重模糊模式识别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边亚东;张玉国;祝彦知;;边坡稳定性分析集成系统的实现[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珍;荆州市熊家冢遗址土化学加固和墓坑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Mohammed Mnzool Mohammed;城门山铜矿南部边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3 赵建军;公路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小强;最小势能原理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7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建强;云南龙江特大桥桥基区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刘胜利;风化和降雨作用下软岩边坡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楚乔;边坡稳定性摄影监测分析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琳;研山铁矿高富水特厚冲积层边坡稳定性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陈思帆;尖山铁矿西部边坡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金栋;冻融循环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杨磊;某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吴玺;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黄土边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胡乾亮;降雨对固化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7 王振玉;基于应变信息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马茜;降雨和水位变化对库岸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9 郭炜晨;地下工程开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评价[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10 柴新;大连大巴山东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47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4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