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沥青混合料理论经验介电公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4 11:29

  本文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理论经验介电公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介电常数 密度 沥青混凝土 非破坏性量测


【摘要】:研究量测沥青混凝土介电常数并探讨影响沥青混凝土介电性质的因素。结果显示孔隙率每增加1%,沥青混凝土试件介电常数值降低0.07。在相同孔隙率范围,沥青含量增加,介电常数降低。若水存在于沥青混凝土孔隙中,受水分子极化机制影响,介电常数随含水率的提高而增加。在密度预测模型方面,以介电混合理论模型为基础,由沥青混凝土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率计算介电常数值,并与沥青混凝土整体介电常数实验量测值比较。最后利用沥青混凝土试件介电常数、孔隙率及沥青含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密度预测模型,密度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关性R2为0.94,此模型将有助于发展非破坏性沥青混凝土密度检测。
【作者单位】: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1概述若路面设计与沥青混凝土配比都正确,假使未能有良好的施工,将难以达到沥青混凝土最佳压实密度与最佳孔隙比。Scherocman和Martenson指出,路面耐久性与密度或孔隙率有密切关系,假使路面具有适当的孔隙率,且沥青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密度,即便材料性质具有差异性,仍可维持路面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迎春;层状非均匀介质介电特性反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安晓鹏;史才军;曹张;王德辉;何富强;胡张莉;;硬化水泥浆体体积电阻和孔结构的关系[J];硅酸盐学报;2014年08期

2 孟美丽;;雷达回波波幅推求介电常数的误差分析与提高精度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11年04期

3 Terhi Pellinen;Eeva Huuskonen-Snicker;Pekka Eskelinen;Pablo Olmos Martinez;;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of asphalt pavement for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s[J];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美丽;基于频率和温度的混凝土与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晓莉;基于FDTD的刚性路面脱空探地雷达电磁波数值模拟[D];郑州大学;2011年

2 金博;路面非均匀介质雷达电磁波传播模拟的多频成分合成方法[D];郑州大学;2011年

3 赵勐;基于探地雷达的铁路路基病害识别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2年

4 余章明;RIS-K2型雷达技术探测储粮水分介电常数应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5 牛作亮;物探方法在外蒙地区铬铁矿勘探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延,张守融;平面分层媒质中二维非均匀结构的电磁逆散射问题[J];电波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2 沈贤能 ,周正欧 ,黄顺吉;解一}绱拍嫔⑸銾O楲的两种数值方法[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3 李守巨,刘迎曦,陈昌林,李正国,何翔,周圆;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混凝土大坝力学参数反演[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王惠濂;探地雷达目的体物理模拟研究结果[J];地球科学;1993年03期

5 李大心;公路工程质量的探地雷达检测技术[J];地球科学;1996年06期

6 栾文贵;一类非均匀介质中电磁场的延拓[J];地球物理学报;1988年06期

7 聂在平,W.C.Chew,Q.H.Liu;电磁波对轴对称二维层状介质的散射[J];地球物理学报;1992年04期

8 杨文采;地震道的非线性混沌反演——Ⅰ.理论和数值试验[J];地球物理学报;1993年02期

9 何水明,李大心;探地雷达探测公路路基质量的可能性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10 聂在平;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理论及其在电测井中的应用[J];电子学报;199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大志;复杂电磁问题的快速分析和软件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J];技术与市场;2009年09期

2 王建斌;;沥青混凝土拦水缘石的设计分析[J];民营科技;2010年02期

3 ;韩国成功开发出低碳沥青混凝土[J];建材发展导向;2010年02期

4 余立新;;浅谈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年12期

5 林树心;;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的实验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8期

6 金春梅睿;马睿;;浅谈彩色沥青混凝土在北方城市道路中的施工与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6期

7 刘风林;周良荣;;浅析沥青混凝土设备各部件的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

8 封文琦;;高密实沥青混凝土[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9 范建民;;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年10期

10 林益恭;周岳华;虞将苗;陈少幸;;薄层热拌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伟民;郭忠印;;新型高强沥青混凝土材料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2 薄遵彦;;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耐热性的论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 郝巨涛;孙志恒;杜振坤;贾金生;;我国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水力发电工程与水工建筑物学术论文集[C];2000年

4 陈美祝;吴少鹏;刘至飞;米轶轩;;道路沥青混凝土的绿色化探讨[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岳跃真;杜振坤;郝巨涛;;水工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特殊工程上的应用[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6 刘少伟;;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的质量控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谭发茂;;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总结[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建旭;林桂仪;陈虹洁;;粒料对沥青混凝土性能之影响[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9 徐敏;宋云霞;;浅析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海;汤文辉;石志勇;张若棋;;几种沥青混凝土本构关系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邰举;韩成功开发低碳沥青混凝土[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何海铭 通讯员 陈静;福清首条沥青混凝土道路通车[N];福州日报;2010年

3 广州市市政工程维修处 吴兆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改革[N];广东建设报;2004年

4 张东平;潍坊公路建设首用橡胶沥青混凝土技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5 王庆远;秋冬季节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汪汀;让废旧沥青混凝土“重生”[N];中国建设报;2004年

7 ;公路橡胶砂沥青混凝土减振降噪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8 元元;橡胶沥青混凝土“亮相”沪渝高速公路[N];中国建材报;2009年

9 杨慎勤;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达到新水平[N];中国水利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高平;林秋与“黑色变革”[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宁;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导电特性与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朱兴一;沥青混凝土的细观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建祥;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动本构特性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4 刘小明;导电沥青混凝土的机敏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芬;沥青混凝土路面细观结构和水破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方向阳;某橡胶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珊;玻璃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效果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高宇星;碳纤维石墨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与导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胡小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4 季晗豪;新型旧沥青混凝土回收料干燥加热装置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军;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凝土切削数值模拟[D];湘潭大学;2014年

6 李文涛;传导型沥青混凝土的流变特性与疲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庞辉;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试验系统开发及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黄海龙;冲击荷载作用下橡胶沥青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赵科;水工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4年

10 朱西超;低温环境下沥青混凝土碾压结合层面性能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50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50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b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