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全过程分析及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退役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全过程分析及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退役空心板梁 抗弯性能 极限承载力 非线性有限元 分析 试验研究
【摘要】:为了解在运营若干年后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的材料退化和受力性能,探讨其在抗弯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及破坏模式,以汀塘圩大桥为背景,对该桥2片服役11年的PC空心板梁的材料强度、结构退化等进行详细检测,并采用2对加载装置进行三分点对称加荷,从弹性阶段、开裂荷载直至构件破坏,对试验梁的变形性能、破坏机理和抗弯极限承载能力等受弯特性进行全过程分析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梁跨中极限位移可达计算跨度的1/42,呈现出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在服役11年后仍具有很好的延性及足够的强度。对于试验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将试验结果与现行桥梁规范及非线性有限元进行对比,证明了桥梁规范设计给出的板梁极限荷载计算公式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衢州市公路管理局;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2013H58)~~
【分类号】:U441
【正文快照】: 1引言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是我国中小跨径公路桥梁中应用最广泛的桥型之一。经过多年的运营,在复杂环境及车辆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能将逐渐退化、钢筋锈蚀、耐久性降低。关于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1,2]及整桥的静动载试验分析[3]已有一些研究,PC梁的受弯试验研究大多针对室内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富民;袁迎曙;;腐蚀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2期
2 郭冬梅;项贻强;程坤;林士旭;李威;;沿海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钢筋锈蚀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3 孟刚;贾金青;王吉忠;;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简支梁抗弯性能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4 杨剑;方志;;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9年01期
5 项贻强;程坤;郭冬梅;李威;林士旭;;基于热力耦合的钢筋混凝土锈胀开裂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贻强;吴强强;;基于性能的混凝土桥梁全寿命养护策略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2 陈丽军;胡宁;刘璐;;Ansys优化模块在斜拉桥索力优化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14年01期
3 宁立;;水库路段全封闭桥梁上部结构设计[J];中外公路;2014年01期
4 钟红;陈文茹;;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裂缝及界面性能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5 宁山超;曾朗杰;缪浩;;CFRP加固RC柱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03期
6 苏庆田;李晨翔;;一种带折腹板槽形钢梁的组合箱梁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年01期
7 王元清;陈蕴威;任剑波;宗亮;武电坤;李俊;;刚果(布)Djoué组合梁桥整体优化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04期
8 李永正;岳亚霖;韦朋余;曾庆波;;不同对接工艺下焊接残余应力对典型纵骨极限强度的影响研究[J];船舶力学;2014年04期
9 陈杰;郑廷银;吴杏花;;钢骨混凝土L形柱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钢结构;2014年03期
10 梁亚斌;李东升;李宏男;;环境温度影响下基于频率协整的在线损伤识别[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馨艳;解金辉;黄培彦;;FRP加固RC柱侧向承载能力的数值分析[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赵迎九;王佩林;李天;付振歧;杜蔚琼;;胶带机一体化栈桥在简谐激励作用下的谐响应分析[A];2013年全国钢结构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金春福;钮鹏;赵永生;张宁;;新管幕结构肋梁抗弯承载能力试验研究与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4 张纪刚;陈加军;江志伟;;节点区域刚度对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5 杜雪锋;;新型抗震球形支座有限元分析[A];第五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孙留寇;刘学峰;嵇雪飞;;钢结构模块化施工研究进展[A];2014年全国钢结构设计与施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李海锋;高轩能;崔海琴;罗永峰;;基于损伤控制的新型钢桥墩偏压性能有限元模拟[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刘亦朋;郑仁光;;扬州跳水游泳馆钢屋盖杂交空间结构设计[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颜志;刘大中;陈德伟;;斜拉桥箱梁有无横隔梁性能对比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4年
10 戴景超;张辉;张庆红;周顺顺;;钢框架加腋节点力学性能研究[A];'2013中国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建群;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早期开裂和远期下挠控制[D];湖南大学;2011年
2 王翠娟;火灾模式下多梁式混凝土T型梁桥结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余芳;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何余良;多梁式钢—混凝土组合小箱梁桥受力特性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郭冬梅;沿海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性能退化及剩余使用寿命预测[D];浙江大学;2014年
6 王军;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截面优化设计和剪力连接件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7 薛兴伟;大跨PC梁桥跨中下挠及裂缝控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8 唐盛华;混凝土桥梁结构损伤识别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雷劲松;带楔块装置的钢结构露出型柱脚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邓继华;基于共旋坐标法的结构非线性计算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建平;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丁穗坤;斜拉桥关键构件腐蚀损伤声发射监测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高东方;避雷钢管塔结构风振特性与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于会超;某铁路桥预应力筋张拉时箱梁计算和满堂支架验算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5 钱振羽;带箱形转换层复杂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力;深水施工平台动力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倪闻昊;框架梁柱节点处双力矩与翘曲位移的传递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利亮;冷拔丝预应力砼连续多孔板的次弯矩及内力重分布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9 何鑫;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受力性能的足尺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徐杨;多工况下ITER中子屏蔽块的结构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富民;袁迎曙;;氯盐环境下混凝土内钢绞线的锈蚀特性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李富民;袁迎曙;;锈蚀钢绞线的静力拉伸断裂特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李富民;袁迎曙;杜健民;马欢;;氯盐腐蚀钢绞线的受拉性能退化特征[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桂林;陈庆玉;徐洪;张永兴;;钢筋非均匀锈蚀轮廓线理论解[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王钧;邬丹;郑文忠;;预应力H型钢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受力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蒋德稳,李果,袁迎曙;混凝土内钢筋腐蚀速度多因素影响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4年07期
7 田冠飞;安雪晖;;钢筋存在对氯离子扩散阻滞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混凝土;2006年05期
8 陆春华;金伟良;延永东;;正常使用状态下HRB500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郑亚明;欧阳平;安琳;;锈蚀钢绞线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5年06期
10 佘伟;张云升;张文华;李欣;;较好韧性的超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利梅;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及延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杨剑;CFRP预应力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吕清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环境区划标准的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跃成;消除中小桥梁接缝技术初步试验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5年02期
2 赵利军,杜占领,冯忠绪;新型振动搅拌装置的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2期
3 董雅琴,,吉德杰,李秀芳;QGJ-0.40型公路路边清沟机试验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1997年02期
4 岳小卫,温立成;木钙水冲法进行混凝土接茬处理的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3年04期
5 张保红;邹家进;;掺粉煤灰混凝土用于公路工程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2007年02期
6 童兵,张开敬;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裂缝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3年06期
7 王玉杰;刘炳华;;纳米碳酸钙对水泥物理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8 刘淑萍;外加剂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J];森林工程;2002年02期
9 刘俊华;;粉煤灰在平朔高速公路的试验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10 何正文,冯淦清,洪宝宁;高速公路各种软基处理工后沉降的试验研究和分析[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七云;胡仁东;;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试验研究[A];'9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刚构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李国平;沈殷;吴忠彩;高一峰;沈永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刘文颖;江泉;朱卫;朱晓冬;;码头技改工程试验研究与分析[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4 王宇驰;衣军勇;;凝灰岩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试验研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5 杨长顺;刘掌兴;;无风管风扇层风流通风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92年
6 曾德荣;范草原;;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的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7 周志祥;江炳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朱赞凌;颜志平;;EPS材料动力学性质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9 乔京生;陶龙光;弭尚银;;水平冻结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分析[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李长明;季伟峰;;滚压法成孔(桩)技术方法的研究与试验[A];岩土钻掘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学术论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系统的研制开发[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蒋芳超;钢筋混凝土涵管受力性能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张洪侨;高性能岩锚体系界面间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尹志刚;煤矸石、粉煤灰作为道路基层填料的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5 郭相武;D型施工便梁动态安全特性的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耿会涛;桥梁用不锈钢筋与构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王海艳;沉入式大直径圆筒结构受荷模式和内力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8 侯天顺;淤泥发泡颗粒混合轻量土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9 蒋志达;压路机驾驶室保护结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10 牛向飞;掺聚丙烯纤维水泥灰土稳定砂基层的路用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64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6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