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隧道围岩流变参数智能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本文关键词:大跨度隧道围岩流变参数智能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摘要】:流变模型和参数是软岩隧道工程稳定性计算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某实际工程,完成岩体物理力学试验数据及其岩土破坏形态试验分析,建立黏 弹 塑性软化模型作为泥岩长期稳定性分析的力学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类比方法预测泥岩的长期强度;同时结合试验和监测数据分析并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得到与室内试验较为吻合的流变参数。通过分析流变模型拟合曲线与试验流变曲线吻合度较好,该方法对于优化流变参数、提高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大跨度隧道工程长期稳定性进行预测,分析认为:锚杆和衬砌受力变化总体岩体蠕变特征相似,支护初期应力加速增加,3~5 a后衬砌应力基本无变化,结构总体处于安全范围。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01B03)
【分类号】:U451.2
【正文快照】: 1引言流变是深埋大跨度软岩地下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学问题,是影响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2]。大量试验表明,非线性流变是深埋大跨度软岩地下工程主要形式,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有益探讨。岩石流变的非线性性质主要是由承受荷载后岩石内部的微裂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润林;阮怀宁;朱昌星;;基于粒子群-最小二乘法的岩石流变模型参数反演[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李栋伟;汪仁和;范菊红;;软岩屈服面流变本构模型及围岩稳定性分析[J];煤炭学报;2010年10期
3 高文华;陈秋南;黄自永;刘栋;;考虑流变参数弱化综合影响的软岩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参数智能辨识[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4 王祥秋,陈秋南,韩斌;软岩巷道流变破坏机理与合理支护时间的确定[J];有色金属;2000年04期
5 苏国韶,冯夏庭;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高地应力条件下硬岩本构模型的参数辨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7期
6 侯公羽;;围岩-支护作用机制评述及其流变变形机制概念模型的建立与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S2期
7 齐亚静;姜清辉;王志俭;周创兵;;改进西原模型的三维蠕变本构方程及其参数辨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8 李栋伟;汪仁和;范菊红;;白垩系冻结软岩非线性流变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9 周勇;柳建新;方建勤;柳群义;;岩体流变情况下隧道合理支护时机的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12年01期
10 孙钧;潘晓明;;隧道软弱围岩挤压大变形非线性流变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韦立德;岩石力学损伤和流变本构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华;郭志昆;;岩土工程反分析的初步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2 李月;刘立;李玉梅;张中兴;梁伟;;地基层状岩石纵波波速与密度相关性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3 崔可锐;侯方;;安徽芦岭—朱仙庄煤矿的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J];安徽地质;2004年03期
4 施笋;庞建勇;龙卿吉;;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工程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徐银燕;;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与破坏基本判据[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6 刘春,姜德义,黄卫东,林登发;万梁高速路典型滑坡及其治理措施[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7 陈金锋,杜文龙,姚凯,王跃文;两种大直径嵌岩桩极限承载力比较分析[J];地下空间;2004年04期
8 胡盛斌;邓建;彭建华;;充填物对岩石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9 岩小明;李夕兵;李地元;郭雷;;露天开采地下矿室隔离层安全厚度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0 黄雷;刘东燕;;锚固后岩体稳定性分析的能量法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光顺;段海峰;江昌民;董山;;综采工作面无线传输矿山压力监测系统应用研究[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盛建红;廖文景;李伟明;;高山石膏矿井下矿柱安全系数计算及分析[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鹏博;李路;姚永超;明世祥;;基于矿岩性质模糊聚类分析的巷道分级支护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吉南;张德琦;;陷落柱内辅运大巷膨胀地压治理技术探讨[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5 祝效华;汤历平;吴华;贾彦杰;石昌帅;;高频扭转冲击作用下硬地层破岩机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6 陈国庆;冯夏庭;周辉;陈炳瑞;黄书岭;张传庆;;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长期稳定性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曾细龙;林钦河;蔡进斌;;云浮硫铁矿采空区深孔爆破处理技术[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8 黄明;刘新荣;;周期循环荷载下Kelvin蠕变模型特性探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永茜;杨军;余德运;;爆破冲击边坡稳定性DDA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李高帅;李晓泉;蔡波;;突出煤样与非突出煤样三轴压缩试验研究[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3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刚;水岩耦合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华;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损伤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康富中;深埋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结构方案及关键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郭小红;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风化槽衬砌结构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吴起星;复合地层中盾构机滚刀破岩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培淼;注水强化松软煤壁稳定性的规律及工艺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呼庆华;近井筒开采引起覆岩移动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治理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唐杰兵;平煤十一矿软岩破坏巷道修复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尚群;赵庄矿3#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封孔深度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家勇;安林煤矿炮放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煤冒放性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建武;含单一天然弱面岩石试样的力学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波;义安矿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何寿迎;黄岛LPG地下储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优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冯银银;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数值模拟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泽;大台煤矿深部原岩应力场及岩爆地质力学成因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平 ,夏熙伦;三峡枢纽岩体结构面蠕变模型初步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2年01期
2 丁金华;周武华;;HDPE土工格栅在有约束条件下的蠕变特性试验[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4期
3 金尧,孙亚芳,孙训方,邓勇,刘洪杰,屠勇;金属蠕变律及蠕变行为研究[J];材料工程;2001年01期
4 殷有泉;岩石的塑性、损伤及其本构表述[J];地质科学;1995年01期
5 赵永红;岩石弹脆性分维损伤本构模型[J];地质科学;1997年04期
6 张学忠,王龙,张代钧,郑硕才,褚美霞;攀钢朱矿东山头边坡辉长岩流变特性试验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7 陆晓霞,张培源;在围压冲击条件下岩石损伤粘塑性本构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梁军,杜善义;粘弹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细观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2001年01期
9 罗润林;阮怀宁;朱昌星;;基于粒子群-最小二乘法的岩石流变模型参数反演[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韦立德,徐卫亚,蒋中明,刘世君,陈记;基坑支护结构水平变形预测的遗传神经网络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沅江;岩石流变的本构模型及其智能辨识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杨圣奇;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增海;毛细管流变仪测验流变参数的计算方法[J];泥沙研究;1992年01期
2 王焕宝,刘瑾;陶瓷坯料的挤压流变参数的测定方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3 王丽娟;娄鹏;秦鹏飞;倪晋渝;;膏浆浆液的流变参数测定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2014年04期
4 任晓枫;流变仪测定浆体流变参数的计算方法[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4年03期
5 董志宏,丁秀丽,邬爱清,陈炳瑞;地下洞室软岩流变参数反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年03期
6 赵志强;;旋转粘度计测量非牛顿流体流变参数的误差分析[J];科技视界;2013年30期
7 张林仙;水分含量对水泥生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8 胡华;;软土稳态流变参数多因素影响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S1期
9 姚如钢;蒋官澄;李威;张洪霞;;钻井液流变参数允许调控范围研究与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06期
10 田正宏;井锦旭;陈旭;范鹏;;混凝土流变参数十字搅拌轴测试方法[J];建筑材料学报;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华;;软土稳态流变参数多因素影响特性试验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2 郑力会;王金凤;李潇鹏;张燕;李都;;多元回归实验设计法优化可循环微泡钻井液流变参数[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金凤;中老年人须定期检查血液流变参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池航;动载式水田土壤流变参数测量仪的研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曾远宏;水泥砂浆的流变性能研究和流变参数预测[D];重庆大学;2007年
3 王永锋;U型玻璃管中浆体流变参数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72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7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