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控制技术及支护受力特征
本文关键词: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控制技术及支护受力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大断面黄土隧道 变形控制技术 围岩压力 初支钢架内力 拱顶沉降 周边收敛
【摘要】:本文以宝兰客专西坡隧道的现场施工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设置试验断面进行试验量测,量测内容包括围岩压力、初支钢架内力、洞内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来研究支护结构的受力规律,并分析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合理选定开挖进尺、超前支护、拱脚变形控制和仰拱封闭距离控制等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的实施效果。最终得出,土压力最大值分别为536.k Pa和267.1k Pa,分别在左侧仰拱和右侧拱脚达到;初支钢架内力内外侧最大值为173.99MPa和16.85MPa,分别在左侧上导、右侧下导拱脚达到;围岩压力和初支钢架内力值均控制在要求范围内。拱顶最大沉降分别为110.2mm和115.1mm,周边收敛最大值分别为3.8mm和37.1mm,均控制在要求范围内,验证了西坡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的实施效果。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在上导开挖阶段变形速率最快,在仰拱封闭后基本趋于稳定,建议减小上导开挖进尺及台阶长度,并采取合理施工进度安排,尽量缩短上导的封闭时间。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课题(51378053)
【分类号】:U455.7;U456.3
【正文快照】: 引言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变形控制技术及支护结构受力一直是黄土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关注的重要问题,席浩等[1]分析了仰拱合理封闭距离,开挖步距,小导管超前支护和锁脚锚杆加固等技术措施;石磊等[2]比较分析了双侧壁导坑、单侧壁导坑和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勇;;隧道围岩动态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石磊;侯小军;武进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工法研究[J];隧道建设;2013年03期
3 席浩;李绪干;时坚;侯奇;;宝兰铁路苏家川大断面黄土隧道三台阶施工变形控制技术[J];隧道建设;2014年07期
4 皇甫明,孔恒,王梦恕,姚海波;核心土留设对隧道工作面稳定性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5 谭忠盛;喻渝;王明年;杨建民;;大断面深埋黄土隧道锚杆作用效果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6 谭忠盛;喻渝;王明年;杨建民;;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锚杆作用效果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2期
7 乔雄;陈建勋;王梦恕;;黄土公路隧道洞口段变形规律测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8 曹振;杨锋;张宁;;黄土盾构施工诱发楼房基础变形规律与控制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路军;叶剑锋;尚岳全;;隧道环形开挖时核心土合理长度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5期
2 周太全;华渊;吕宝华;;金华山软岩铁路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屈服接近度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3 姜正凯;孙士成;;湿喷碳素纤维混凝土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09年06期
4 王超;;高含水量土质隧道新型支护形式变形与受力分析[J];公路;2011年06期
5 韦秉旭;唐辉湘;;预留核心土环向刻槽对隧道开挖的稳定性影响[J];公路;2012年06期
6 郭迎平;孙志杰;;核心土对隧道围岩变形的时空效应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11期
7 陈力华;金理强;;某小净距浅埋偏压隧道优化设计方法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11年03期
8 宿钟鸣;孙志杰;王晓峰;;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锚杆轴力差异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吴辉;;煤系地层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J];公路交通技术;2012年04期
10 陈力华;;黄土隧道中系统锚杆的效用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朝伟;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及结构受力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志达;城市人行地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海涛;隧道管棚预支护体系的力学机理与开挖面稳定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伟;基于预应力锚杆模型的节理岩体稳定性非连续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5 李健;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支作用机理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扈世民;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赵勇;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涂兵雄;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法机理与力学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师晓权;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控制及预加固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文江;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路军;隧道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合理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梁伟;密实性黄土隧道施工开挖稳定性的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宿钟鸣;红土地大跨度轻轨车站开挖过程力学分析及核心岩柱优化[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惠涛;武汉地铁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地面沉降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唐辉湘;散体围岩浅埋隧道的开挖与支护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项志敏;乌鞘岭特长隧道F7断层挤压大变形控制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谢东武;特大断面大跨隧道断面形式与支护参数优化[D];同济大学;2007年
8 唐培连;大断面深埋黄土隧道锚杆支护作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向俊宇;大跨度隧道监控量测及动态反馈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王超;高含水量粘性土隧道支护结构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生国,黄伦海,蒋树屏,刘新荣;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法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2 王铁行;王娟娟;房江锋;;垂直节理影响的黄土隧道洞口段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3 赵勇;;隧道围岩动态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周烨;李鹏飞;张,
本文编号:1276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76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