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中不稳定块体的预测模型
本文关键词:隧道中不稳定块体的预测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工程 节理 不利节理组合 不稳定块体 节理面方程
【摘要】:为了预测隧道建设中不稳定块体的位置,分析了隧道中几种主要形式的节理面,建立4种常见节理面计算模型,按照不利节理组合,预测出不稳定块体的出露位置,提出准危险块体的概念,并运用块体极限平衡理论对准危险块体进行受力分析,总结出在洞顶和侧壁容易形成的潜在掉块节理和节理组合,从工程的角度建立了一套确定不稳定块体的方法。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0095120016) 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420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301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922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QNB37)
【分类号】:U456.3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由于我国是多山国家,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要修建大量的山岭隧道。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容易发生各种工程灾害[1],如塌方[2-4]、掉块、突水、突泥等。工程实践表明,高速公路建设中发生最频繁的灾害是掉块,所以对不稳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述红;杨勇;郭牡丹;王洋;;岩体隧道施工诱发的关键块体三维模型及其验证[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王迎超;尚岳全;严细水;徐兴华;;降雨作用下浅埋隧道松散围岩塌方机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段群苗;;隧道围岩优势节理面统计及其块体稳定性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述红;杨勇;王洋;张少林;郭牡丹;;裂隙岩体隧道施工关键块体识别数值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2 张航;王述红;郭牡丹;袁国良;;岩体隧道三维建模及围岩非连续变形动态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3 王述红;张靖杰;李云龙;刘宇;;工程岩体开挖过程全空间块体搜索及其系统研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4 王述红;张航;张艳桥;张靖杰;;随机结构面切割岩质边坡空间块体模型及关键块体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周路军;叶剑锋;尚岳全;;隧道环形开挖时核心土合理长度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5期
6 张靖杰;李云龙;郭龙;刘宇;;基于块体理论的岩体隧道可视化实现及其工程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7 杨德智;张振文;景勃双;;井田采动对下伏油田地层应力场影响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8 赵金梅;;三峡库区滑坡防治工程抗滑桩施工技术[J];广东建材;2010年02期
9 董武斌;王芳;;不同地区玄武岩品质及路用性能评价[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01期
10 杨振水;;地下水对地方岩土工程的影响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卢书强;许模;;似层状倾坡外结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述红;张靖杰;杨勇;李云龙;郭牡丹;张敏思;;基于数字摄像测量法岩体开挖过程空间模型及其应用[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王述红;杨勇;王洋;郭牡丹;张敏思;;基于数字摄像测量的开挖空间模型及不稳块体的快速识别[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元鑫;朱哲明;;拱肩裂纹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A];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伯汀;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D];浙江大学;2006年
2 卢书强;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开挖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胡琦;超深基坑水、土与围护结构相互作用及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郑海中;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5 李焕强;台风暴雨引发公路水毁特征与边坡水毁机理[D];浙江大学;2008年
6 贺汇文;秦岭变质岩区岩体结构特征及公路边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沈水进;公路水毁机理与决策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王智磊;降雨影响敏感型滑坡变形动态预测方法及排水洞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赵权利;缓倾滑坡中承压水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贾义鹏;岩爆预测方法与理论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利;规则锯齿状结构面受力变形过程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史生志;基于粘性土土性机理分析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周路军;隧道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合理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伍琪琳;边坡变形监测数据的小波降噪和粗糙惩罚平滑[D];浙江大学;2011年
5 郑欣桐;安县桑茶路边坡稳定性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6 朱贵娜;复杂岩体三维岩石块体系统构建方法及程序研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周志刚;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加固边坡的优化设计及安全系数计算[D];浙江大学;2011年
8 关辉辉;黔东南浅变质岩隧道围岩分级与评价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曹玉亮;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10 廖毅;山区公路边坡失稳灾害的研究与防治[D];中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根华;岩体稳定分析的赤平投影方法[J];中国科学;1977年03期
2 石根华;岩体稳定分析的几何方法[J];中国科学;1981年04期
3 费鸿禄,,徐小荷,唐春安;地下硐室岩爆的突变理论研究[J];煤炭学报;1995年01期
4 蒋爵光;李]屡
本文编号:1283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8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