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空间-车框架理论的车辆行驶运动学状态的预测
本文关键词:基于智能空间-车框架理论的车辆行驶运动学状态的预测 出处:《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车辆工程 智能空间-车框架理论 车辆行驶状态 模型预测控制
【摘要】:提出了高速公路智能空间(HIS)-车框架理论,研究了车辆经过高速公路隧道时的行驶状态。首先建立车辆纵向、横向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车辆道路行驶的特点,分别研究车辆纵向、横向的行驶状态,并运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车间距、横向偏移等状态预测,结合预测控制算法的特点设置变量条件,最后采用MATLAB/CarSim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高速公路智能空间(HIS)-车框架理论可以完成当某车前方道路发生交通事故时预测出车辆距离以及该车的侧向偏移等数据,以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304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24609)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105021)
【分类号】:U495
【正文快照】: 0引言一个新概念高速公路智能空间(Highwayintelligent space,HIS)在文献[1]中被提出。HIS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创立一个智能化的行驶空间,将传感器布置在必要的路段,如高速公路隧道空间,容易发生车辆事故的高速路段或者在能见度较低的行车道路中,并采用先进的交通信息技术(Telema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清;宋爱国;费树岷;杨月全;盛朗;;一类非线性时滞系统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通;鹿应荣;王庞伟;余贵珍;;基于模糊PID的车辆协同跟随控制算法研究[A];2014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宏军;电缆隧道火灾分析建模与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子超;基于有限状态机的车队纵向协作策略建模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杨玉林;基于云推理的汽车经济性巡航车速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李肖含;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阳路;汽车前方防撞系统中安全预警算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锐;;智能空间中动态资源约束技术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13期
2 林一平;替代航天员——智能空间机器人[J];航天;1996年04期
3 皇苏斌;王忠群;;景区智能空间下的实时景点推荐技术[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赵思童;;智能化语境中的人类居住方式重构——智能空间的人性化本质探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张宝鹏;史元春;肖鑫;;智能空间中高效率的服务合成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6 杜锐;;智能空间中基于Agent技术的资源约束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15期
7 赵冰化;魏鑫;王勇;;基于多Agent的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模型[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7期
8 宋保业;田国会;周风余;;基于CC2431的智能空间定位系统[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1期
9 李荣宽;田国会;刘贤楷;台宏达;宋保业;;智能空间中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文峰;陈渝;史元春;王碧波;谷洪亮;孙云峰;;智能空间中基于主动模式的位置计算[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2 满君丰;阳爱民;李建设;孙星明;;面向智能空间的共享本体问题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3 胡时伟;周皓;沈耀;张大强;过敏意;;IPSpace:基于IPv6网络的社会化智能空间[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汪小龙;何正亚;方潜生;葛运建;汪增福;;基于势场模拟的智能空间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伟凯;智能空间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2 宋保业;面向服务任务的智能空间支持技术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3 林欣;跨智能空间上下文共享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王晓东;家庭智能空间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薛英花;智能空间中基于多模式信息获取的物品定位与物品管理[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映;手机对智能空间的普适访问[D];清华大学;2004年
2 张治慧;基于家庭服务的智能空间管理与监控系统[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芸;智能空间中情景感知的系统模型和预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李宝参;医院智能空间网络搭建及其定位系统设计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5 黄丽丽;基于多Agent的智能生存空间异构协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金晶;智能空间中的多传感信息融合平台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施竟成;面向智能空间的上下文感知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龚靖靖;普适计算下智能空间的哲学探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李健;智能空间下基于参数驱动机制的服务任务规划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李志明;本体映射及其在跨智能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19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1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