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网容量的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规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03:21
本文关键词:基于路网容量的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规模研究 出处:《长安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交通 路网容量 机动车保有量 交通管理 机动车上路率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过渡至“稳中向好”发展阶段,国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购买力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居民出行需求也日益提高。然而,居民出行需求与城市交通供给同向不同步的发展,同时受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愈来愈多的居民选择更为自由和解放的私人小汽车交通方式,机动车保有量大幅攀升随之应运而生,导致城市交通服务质量进一步恶化,并衍生出安全、环境、资源与能源等一系列负面问题。为有效缓解因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攀升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机动车规模管理,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定量的分析与研究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规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已有基于“时空消耗法”的路网容量研究进行总结,综合分析得出了路网容量定义须考虑因素,进而对路网容量相关定义及定义进行了具体说明。基于理论路网容量要求的条件,分别分析了高峰小时城市路网可提供的时空总资源和每个机动车个体消耗的平均时空资源,建立了理论路网容量模型。对比理论路网容量要求的条件与城市实际条件,确定了实际路网容量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修正模型,建立了实际路网容量模型。其次,对城市机动化客运交通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后,结合高峰小时城市道路运行客运交通方式的运行特点、载客规模及权属,将高峰小时在城市道路运行的机动化客运交通方式分为三类,即公交车、出租车和小汽车。结合高峰小时实际路网容量约束下的居民出行供需平衡、高峰小时实际路网容量和实际路网时空资源约束下可允许运行的公交车、出租车及小汽车量三个条件,建立了高峰小时城市路网可容纳的公交车、出租车和小汽车最大当量模型。最后,在分析道路运行的机动车数量与机动车保有量可通过机动车上路率形成函数关系后,进一步阐释了机动车上路率的影响因素。结合前述章节建立的模型及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小汽车高峰小时实际上路率,进一步建立了各类机动车保有量控制规模模型。同时,以扬州市为例将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运用到实际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亭;薛伟莲;;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机动车保有量预测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03期
2 左忠义;厉健;金晓琼;王文睿;;基于资源利用率的路网容量研究[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3 吴炼;王婧;李锁平;吴新华;;基于路网承载力分析的用地布局研究[J];城市交通;2013年03期
4 徐婷;曹世理;马壮林;朱彤;王伟力;;跟驰车流中的反应时间和车头间距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周高卫;;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结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年07期
6 李宝文;艾姝琳;;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06期
7 单文胜;;基于时空消耗理论的城市宏观路网供需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8期
8 蒋艳梅;赵文平;;Logistic模型在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1期
9 常曦;;基于GM模型的广州私车保有量预测及政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0年33期
10 曹晓飞;邵春福;;运用弹性系数法预测北京机动车保有量[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1326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2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