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温州市域铁路S2线瓯江北口隧道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00:11

  本文关键词:温州市域铁路S2线瓯江北口隧道方案研究 出处:《铁道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水底隧道 深厚软土 线位方案 单洞双线 隧道断面 防灾救援


【摘要】:研究目的:水底隧道作为铁路、公路等交通通道跨越大江、大河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本文以温州市域铁路S2线瓯江北口水底隧道工程为例,对影响隧道选址的地质条件、沿线控制点、两岸接线条件、隧道运营安全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合理选取隧址方案,同时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合理选取隧道结构断面和防灾救援方案,可为类似水底隧道工程提供参考借鉴。研究结论:(1)研究比选了上、下游线位方案在工程地质、施工难度、运营期安全、沿线控制点及接线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推荐地质条件较好、施工难度较小、运营期沉降较小、对周边规划影响小的下游线位方案,其避开了隧底淤泥层、防洪堤基桩、岸上重要建筑物;(2)分析了国内外水底铁路隧道疏散通道布置方式,结合本工程特点,研究采用专用纵向疏散通道+增设中墙设置横向联络通道的组合方式;(3)分析了隧底软硬不均地层和深厚软土厚度变化大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推荐盾构隧道采用双层衬砌结构;(4)根据运营与现场条件,盾构隧道内设置排烟道,并结合疏散通道布置,比选"单洞双线无中隔墙+底部疏散通道"、"单洞双线+中隔墙"和"双洞双线"等隧道断面方案,推荐采用"单洞双线+中隔墙"断面方案,其运营安全性高;(5)重点分析了隧道防灾通风排烟,采用纵向通风烟道排烟方式,火灾救援时保证安全通道正压值30 Pa,并控制隧道内烟雾排放方向,确保人员疏散;(6)本研究成果对修建深厚软土地层水底隧道工程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作者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9.1
【正文快照】: l工禾王概况 \.i潮差大、水压高温州市域铁路S2线(以下简称S2线)是温州市 瓯江属感潮型河流,水位受潮汐影响大,变化幅度域铁路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东北-西南走向,北起 大。百年高潮位5.32 m,低潮位-3.46 m,潮差8.78 m,沿海铁路雁荡山站,经乐清、龙湾至瑞安,全长91.4 km, 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子晖;;上海长江隧道的消防疏散及救援设计简述[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方银钢;朱合华;闫治国;;上海长江隧道火灾疏散救援措施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2 张玉春;何川;曾艳华;吴德兴;;特长公路隧道集中排烟方式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3 王莉;;长大隧道火灾危害及疏散通道设置方式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4年02期

4 尹开川;管羽飞;王彬;;基于PC_Crash的公路隧道内行车事故及人员疏散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方银钢;朱合华;闫治国;;上海长江隧道火灾安全疏散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季倩倩;刘千伟;田海洋;;大型越江隧桥综合设施运营安全综合监控系统[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少飞;林志;王伟力;;盾构公路隧道防火救灾研究综述[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黎旭;城际轨道交通隧道疏散与防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朱t;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列车跟踪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3 王霞;地下道路逃生救援系统有效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向月;公路隧道疏散横通道人员通过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范益群;王曦;蒋卫艇;郭志清;洪翔;;水底公路隧道安全方案及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6年02期

2 王秀志;梁伟;曹文宏;;特殊环境条件下的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修复工程设计综述——世界地铁隧道修复设计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7年04期

3 彭子晖;;上海长江隧道的消防疏散及救援设计简述[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7年04期

4 高峻;谢宝超;徐志胜;;杭州过江隧道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玫雅;水底隧道是用什么方法建造的?[J];世界文化;2005年05期

2 方正;黄松涛;袁建平;尹作成;;城市水底隧道人员疏散方式的比较[J];铁道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3 ;中国首条水底隧道开始改造[J];施工技术;2009年08期

4 陈应先;研究中的南京水底隧道——京沪高速铁路跨越长江方案[J];中国铁路;1996年09期

5 蒋义康,叶立光;甬江水底隧道沉管段的基础处理[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6年02期

6 胡维撷;宁波甬江水底隧道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7年01期

7 方正;袁建平;张铮;;城市水底隧道人员疏散方式及模拟演习观测结果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10期

8 左文贵;龙艳魁;;长沙地铁水底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广东建材;2012年01期

9 乌剑峰;;甬江水底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J];华东公路;1984年04期

10 蒋义康;水底隧道钢筋混凝土沉管的施工技术[J];水运工程;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维;李栋材;;南京长江水底隧道的特点及其前期工作[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马建秦;陈万春;;宝鸡渭河水底隧道方案讨论[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林永鹏;李俊逸;张志强;;复杂地层水底隧道渗流规律及支护结构受力研究[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吴维;肖明清;;南京长江沉管水底隧道方案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范益群;;水底隧道工程风险计量及对策的数学模型[A];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宁波市水底隧道管理办法》的决定[N];宁波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新红;多项指标摘取国内水底隧道之冠[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3 记者 陈钧;CBD立体交通:水上桥梁 水底隧道[N];重庆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小锋;水底隧道风险评估体系及施工风险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黄明华;甬江水底隧道运行性能分析与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李冬生;矿山法水底隧道渗流力学特征及分区防排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30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30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f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