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水压力作用下公路隧道衬砌受力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20:30

  本文关键词:水压力作用下公路隧道衬砌受力特性研究 出处:《铁道建筑》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公路隧道 水压力 数值模拟 二次衬砌


【摘要】:贵瓮高速公路建中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二衬出现大量渗漏水的情况,本文借助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流固耦合模型,在固体场与渗流场共同作用下,对不同水压力作用下二衬的受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二衬内力及安全系数随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水压力下,二衬的安全系数已低于规范要求。为保证施工安全及顺利进行,建议对可能出现高水压力的施工段采取提高排水控制量及对二衬进行优化等措施。
【作者单位】: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U451
【正文快照】: 岩溶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特点,地层中溶沟溶槽较为发育,地表降水极易渗入地下,与地下水汇合,使地下水位产生变化[1]。而在岩溶地区的隧道施工中,若将地下水大量排放,会破坏地表环境导致一系列问题。因此岩溶富水区的隧道施工大多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防排水原则,这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广信;;再议水压率[J];岩土工程界;2008年02期

2 方玉树;;水压率理论释疑[J];岩土工程界;2008年04期

3 阎铮;不容忽视的板后水压力[J];水利天地;1994年03期

4 方玉树;;基于水压率讨论土中孔隙水压力及有关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7年05期

5 邬爱清,朱虹,李信广;一种考虑块体侧面一般水压分布模式下的块体稳定性计算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S1期

6 崔红军,陆士强;基坑围护结构承受的水压力计算理论的试验验证和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1期

7 郑卫锋,洪帅,邵龙潭,陈继光,张元良;精密水压力发生器的研制与应用[J];实验力学;2003年03期

8 李柏乔;;结合水能否传递静水压力——与方玉树先生探讨水压率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9年12期

9 梁勇然;;土钉墙设计中的水压力[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10 李雪莲;曹斌;刘小勇;;智能精密水压力发生器的设计与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孙强;张晓科;李厚恩;;考虑水压效应的基坑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2 杨天鸿;于庆磊;王善勇;梁正召;唐春安;谭国焕;;荷载和水压力作用下岩石裂纹贯通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贺学海;孙保卫;徐宏声;;弱透水层中抗浮验算水压力值的确定[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1999年

4 陈秀铜;李璐;;高围压高水压渗流条件下岩石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程庆迎;黄炳香;;圆孔孔壁水压裂缝扩张的断裂力学分析[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付金伟;含三维裂隙试件在双轴压力和水压作用下压裂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高新强;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郑波;隧道衬砌水压力荷载的实用化计算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任文峰;高水压隧道应力场—位移场—渗流场耦合理论及注浆防水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刚;循环水压力发生器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关微微;智能水压力发生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陈继光;智能精密水压力发生器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赵静毅;正弦动态调幅调频水压力发生装置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郭海防;水压力作用下煤岩损伤弱化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姚俊峰;富水区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及结构受力特性的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袁哲;基坑开挖水土分算水压力简化计算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任耀谱;高压富水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相关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王一鸣;高水压岩溶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特征和防排水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吴金刚;高水压隧道渗流场的流固耦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4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34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