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oek-Brown准则对围岩松动圈半径的推导及改进
本文关键词:基于Hoek-Brown准则对围岩松动圈半径的推导及改进 出处:《应用力学学报》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Hoek-Brown准则 围岩松动圈 可拓理论 物元模型 扰动参数D
【摘要】:针对服从Hoek-Brown准则的节理岩体圆形隧道,根据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分为破裂剧烈区、塑性软化区、弹性区的特点,推导了圆形隧道在轴对称时松动圈半径的表达式。Hoek-Brown准则中扰动参数D表征的是岩体受扰动的程度,而对其如何取值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提高所推导围岩松动圈半径表达式的精确性,采用可拓学理论,综合考虑爆破损伤、卸荷影响、岩体完整性指标Kv、围岩级别四个因素来判断岩体受扰动情况,在物元模型的理论基础上得到了扰动参数D的取值方法。最后运用新的岩体扰动参数D得出了围岩松动圈半径解析解,并在现场采用地质雷达对隧道的不同断面进行了实测,得到了不同隧道断面6组围岩松动圈的半径,将实测值与对应的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相对误差约为4.5%,验证了本文理论解的正确性。
[Abstract]:......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275)
【分类号】:U451.2
【正文快照】: 1引言松动圈理论[1]的研究自20世纪初发展至今,大量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的支护要最大限度地控制围岩破碎所产生的碎胀变形,工程人员可根据围岩松动圈的半径来确定隧道支护参数。文献[2-4]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来预测围岩松动圈的半径,但传统神经网络存在网络结构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政林;吴瑞祥;李龙剑;王晓艳;;基于损伤理论的隧道围岩松动圈确定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2 刘刚,宋宏伟;围岩松动圈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J];矿冶工程;2003年01期
3 董方庭,宋宏伟,,郭志宏,鹿守敏,梁士杰;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J];煤炭学报;1994年01期
4 孙金山;卢文波;;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的修正及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1期
5 王成虎;何满潮;;Hoek-Brown岩体强度估算新方法及其工程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张建海,何江达,范景伟;小湾工程岩体力学参数研究[J];云南水力发电;2000年02期
7 高玮,郑颖人;巷道围岩松动圈预测的进化神经网络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8 闫长斌;徐国元;;对Hoek-Brown公式的改进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2期
9 杨志法,熊顺成,王存玉,刘英;关于位移反分析的某些考虑[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5年01期
10 陈建功;贺虎;张永兴;;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机理的动静力学解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春梅;许金余;;坑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可拓评价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2 魏中俊,杨益民;物元场与类控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魏中俊,杨益民;信息场与可拓链[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王闯,梁晓丹,宋宏伟;锚杆支护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现状与发展[J];安徽建筑;2002年01期
5 邓群钊;贾仁安;梁英培;;多层次多轮实地群决策法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6 杨军;方世跃;刘兴荣;苟延波;颉丽;;改进最小势能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在田家寨滑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7 庄树裕;李广杰;王钢城;汪悦;;灾害熵-可拓综合评判理论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8 吴晓红;王勇华;;可拓学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9 张又;刘凌;闫峰;;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河流健康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10 辛琛;李文英;;渭河公园的公众满意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泽南;贺仲雄;;SP(C+E+G+J)模型在市场经济控制与决策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斯];贺仲雄;;统一集、战争方程的智能分析与可拓力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武光辉;;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巷锚网索支护参数优化[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4 马文涛;;参数优化LSSVM的巷道围岩松动圈预测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湛铠瑜;岳向阳;唐春龙;;巷道围岩松动圈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数值计算[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付林;张雪;;基于可拓方法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比较分析[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7 马斌;戚蓝;郭磊;;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及遗传算法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8 石为人;黄印林;唐松松;;城市机动车交通资源状况的物元评判模型研究[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袁钟晓;;可拓智能信息分析及其应用[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丁文波;贺仲雄;;巨经济系统控制初探[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安全控制原理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董慧群;代建制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飞燕;高应力高突区域煤巷快速掘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任彬;精密塑料注射成型装备产品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及平台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5 孙卫红;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制造工艺设计技术及其在机床装备制造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秀芬;复杂产品可拆卸性分析与低碳结构进化设计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卓莹;基于拓扑·流量挖掘的网络态势感知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于加晴;基于分解的设计过程重用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孟凡奇;基于GIS的泥石流预测预报[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发强;新义煤矿三软煤层巷道围岩稳定与支护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魏明俐;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秀群;高应力大断面破碎煤巷支护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明;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友伟;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及保留巷道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孟海军;极近距离跨采底板巷道稳定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兆平;HS复合型软岩大断面硐室联合支护及施工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心广;济二煤矿深部巷道支护技术及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美政;复合结构柔性反底拱应用于软岩峒室稳定性控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徐建来;软岩巷道支护稳定性及数值动态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建伍;夏才初;朱合华;;鹤上隧道围岩松动圈测试与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吕兆海;来兴平;;松动圈测试技术在巷道支护设计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3 张治强,冯夏庭,杨成祥,林韵梅;非线性位移时间序列分析的遗传
本文编号:1352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5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