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梁式钢-混组合小箱梁横向受力性能
本文关键词:多梁式钢-混组合小箱梁横向受力性能 出处:《中国公路学报》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多梁式组合小箱梁 弹性支承连续梁法 横向受力性能 有限元分析 配筋设计
【摘要】:为提高多梁式钢-混组合小箱梁的横向受力性能,针对横梁相对抗弯刚度小的特点,提出采用弹性支承连续梁法分析横梁受力的实用方法。将横梁比拟为弹性支承连续梁,用初参数法计算其反力影响线,鉴于箱形主梁抗扭刚度大,导出了支承反力的修正公式;进而为避免混凝土桥面板开裂,提出了在桥面引入横向预应力体系的处置方法,对1个简支钢-混组合桥的横向预应力进行了设计配筋,给出了相应的数值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弹性支承连续梁法计算的横梁内力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两者控制截面结果误差一般在10%以内;未施加预应力时混凝土桥面板将出现过大的拉应力,施加横向预应力能改善混凝土板的横向受力,保证全跨混凝土板横向受压;横向预应力对结构的竖向挠度影响很小,不影响结构的整体变形。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ateral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ulti-beam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mall box girder, the relative flexural stiffness of the beam is small.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act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force of the beam by means of the continuous beam with elastic support. The beam is compared to the continuous beam with the elastic support, and the reaction effect line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initial parameter method, in view of the large torsional stiffness of the box girder. The modified formula of supporting reaction force is derived.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avoid cracking of concrete deck slab, the disposal method of introducing transverse prestressing system to bridge deck is put forward, and the transverse prestressing force of a simply supported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ridge is designed and reinforced. The numerical analysis results are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ror of control section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is generally less than 10%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When the concrete slab is not prestressed, the tensile stress of the concrete bridge slab will be too large. The lateral stress of the concrete slab can be improved by applying the transverse prestressing force, and the transverse compression of the whole span concrete slab can be ensured. Transverse prestres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vertical def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whole de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浙江大学唐仲英传感材料及应用研究中心;衢州市公路管理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416) 浙江大学唐仲英基金项目
【分类号】:U441;U448.213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多梁式钢-混组合小箱梁作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逐渐在桥梁中得到应用。该类结构相对于混凝土T梁主梁间距更大,混凝土桥面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易因荷载不均匀分配及局部荷载的作用产生由横向受弯引起的纵向裂缝。为此,文献[1]、[2]中提出了在多梁式钢-混组合小箱梁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建国;陶慕轩;;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工程力学;2011年S2期
2 林元培;章曾焕;;混凝土—钢叠合梁斜拉桥裂缝探讨与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1991年Z1期
3 胡肇滋;用弹性支承连续梁法求桥跨结构横向分布系数之研究(Ⅱ)——弹性支承连续梁修正法[J];东北林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4 项贻强;何余良;刘丽思;刘成熹;;考虑滑移的多梁式组合小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5 郑孝达;;宽跨比小于0.5的钢筋混凝土梁式桥的立体计算[J];土木工程学报;1962年02期
6 项贻强,李新生,申永刚,薛静平;空间梁拱组合式桥梁的分析理论及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1期
7 项贻强;杨万里;潘仁泉;范永根;陈向阳;;拱索体系加固的刚架拱桥荷载横向分布[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4期
8 万智勇;;钢箱梁施工中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1年07期
9 项贻强;邢骋;邵林海;邢渊;赵铁勇;;横向加固空心板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与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2期
10 尹冠生;刘晓伟;张小慧;;箱梁极限承载力破坏仿真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占玉林;赵人达;徐腾飞;唐承平;;钢管混凝土组合格构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非线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2 曾莉;雷霖;邹志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牛腿开裂及加固模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3 盛明宏,李全,浦玉炳,张舍;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悬浇施工的工艺控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4 王梅芳;何苏林;;景观索桥的现状和检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武林;何沛祥;;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自振特性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徐锋;王雷;;中小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徐变效应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张庆;;吴江学院路桥超宽主梁的横向精确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8 姚大春;;大型斜拉桥伸缩装置损坏和支座偏位的成因浅析[J];安徽建筑;2011年02期
9 段相生;;公路桥梁高墩翻模施工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10 徐良群;李凡;;系杆拱桥静载试验实例及分析[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晓宁;杨勇新;王伟;;FRP桥梁架设工艺综述[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经纬;徐栋;;简支铰接空心板梁桥荷载空间分布研究[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茂奇;;横隔梁对小半径曲线箱形梁桥受力性能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吴刚;万志勇;;广东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虎跳门特大桥主桥结构设计[A];广东省公路学会桥梁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5 李全林;潘欣;杨力;;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纵向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A];湖北省公路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二○○八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许俊德;杜丽;;用修正偏压法求箱梁活载偏载系数[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五届(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国坤;;连续箱梁挂篮施工扰度控制分析[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五届(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敏;陈中治;董继恩;;基于事例的桥梁设计专家系统初探[A];中国公路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高晶;;预应力通长钢束和短钢束在等截面连续箱梁中的使用比较[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徐岳;郑学忠;唐先习;李芳;缪文辉;;基于时变可靠度的横隔板耐用构造设计[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如登;高速铁路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结构形式、受力性能和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王俊;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郭琦;复杂预应力体系梁式结构有效预应力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唐先习;混凝土桥梁合理耐用结构构造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罗涛;大曲率连续钢箱梁桥结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康省桢;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破坏机理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张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时变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何盛东;机制砂混凝土及其预应力梁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彭文立;钢管拱肋缆索吊装施工控制及模糊推理系统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5年
10 周勇军;高墩大跨曲线连续刚构桥梁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冲;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受力机理与节点加强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静超;折线先张及曲线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张君军;多塔高墩斜拉桥力学行为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曾宪捷;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合理结构体系及施工非线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潘杰;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无应力构形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忠三;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精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沈利栋;九堡大桥拼装线形控制及整体顶推应力监测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昆;某跨郑石高速立交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陈杰超;自锚式独塔悬索桥结构参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洛克;桥面平整度对公路桥梁车致振动影响的模拟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林;李旭东;刘凯欣;;素混凝土本构模型参数的实验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王连广,刘莉,崔敬奇;预应力钢与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徐变效应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3 赖文涛,彭大文;某钢箱梁人行天桥的结构承载力分析[J];福建建筑;2005年03期
4 上官兴,蔡长贵,刘尚云;洞庭湖区桥梁建设新技术的开发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1995年01期
5 宗周红,车惠民,房贞政;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6 蒋丽忠,余志武,李佳;均布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滑移及变形的理论计算[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7 孙飞飞,李国强;考虑滑移、剪力滞后和剪切变形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解析解[J];工程力学;2005年02期
8 张元海;张清华;李乔;;宽翼缘薄壁梁剪滞效应分析的变分解法[J];工程力学;2006年01期
9 聂建国;温凌燕;;体外预应力加固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承载力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01期
10 熊益波;陈剑杰;胡永乐;王万鹏;;混凝土Johnson-Holmquist本构模型关键参数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薛伟辰;王骅;;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长短期性能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云龙;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行为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洪英维;体外预应力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姚辉瑞;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挠度变形分析和计算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冉嵬;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洛阳桥[J];西部交通科技;2013年04期
2 余海风;;多箱梁式单跨斜桥建模几个问题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1年06期
3 戴英;;梁式体系承台的受力计算[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09期
4 卢波;过超;戴国亮;龚维明;;厚薄承台界定的新方法和梁式模型法的修正[J];建筑结构;2009年08期
5 陈朝慰;彭大文;;无伸缩缝桥梁合成梁式结点的受力性能和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6 孙小平,刘长海,张成刚;多级预应力格梁式锚索挡墙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1999年10期
7 ;[J];;年期
,本文编号:1357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5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