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地震映像法的地铁盾构区间孤石勘探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基于三维地震映像法的地铁盾构区间孤石勘探及其应用 出处:《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三维地震映像法 地铁盾构区间 孤石 扫描式观测模式 影响因素
【摘要】:球状或块状花岗岩不均匀风化残留的风化核(俗称"孤石")在我国南方沿海城市普遍发育。"孤石"经常导致盾构刀盘卡住及损坏,且可能引起地表的隆起等问题,因此在盾构施工前对"孤石"进行探测便于提前处理,是地铁工程勘察的难题。孤石与周围土层波阻抗不同的特点为地震映像法在孤石勘探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三维地震映像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方法;其次,建立含有孤石的三维地层模型,模拟三维地层中的地震映像法试验,研究不同位置测线的波形剖面图规律,结果表明:当测线在孤石投影区域内的时候,会产生明显的反射波和绕射波,可清晰观察到孤石的存在,经过数据处理后可确定孤石平面性状及埋深;最后,利用该方法对厦门地铁盾构区间的孤石进行勘探,当发现波形异常,揭示反射频率明显变低、振幅增强、有震荡现象和类似于短弧形的同相轴时,可判断为地下孤石。通过对比勘探结果与钻孔资料,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地铁孤石的探测及三维成像方法,供类似地区进行地质勘探借鉴。
[Abstract]:A spherical or blocky granite uneven weathering residual weathering nuclear (commonly known as the "boulder")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rn coastal city in China. "Boulder" often leads to shield cutter stuck and damage, and may cause the surface uplift and other issues, so to facilitate the early detection of "boulder"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he subway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The boulder and soil layers around different wave impedanc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eismic imaging method in Boulder prospecting.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d the 3D seismic imaging method; second, the establishment of 3D stratum model containing boulders, simulation of seismic imaging method to test 3D stratum. The law, the wave profile of different position lin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measuring line in Gushi projection area, will produce the reflection wave and the diffracted wave obviously, can be clearly observed in Boulder deposit In, after data processing can determine the character and depth of Gushi plane; finally, using the method of boulder Xiamen metro shield interval for exploration, when found abnormal waveform, reveals the reflection frequency was low, amplitude enhancement, shock phenomenon and similar to the short arc phase axis, can be judged for the underground boulder through the comparison. The exploration results and drilling data,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Detection of subway boulders and 3D imaging method for similar area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厦门市建设局;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01271) 福建省建筑产业现代化闽台科技合作基地项目(160050208)~~
【分类号】:P631.4;U231;U455.43
【正文快照】: 2.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2002403.厦门市建设局,福建厦门361003Boulder Detection in Metro Shield Zones Basedon 3DSeismic Method,and Its ApplicationShi Youzhi 1,2,Lin Shuzhi 3,Che Ailan2,Hui Xiangyu2,Feng Shaokong2,Huang Yulin11.School of Civ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占东;刘江平;刘作;;地震映像法在长江某过江隧道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6期
2 孙升林,李育芳,宁书年,赵学军,岳俊梅;地电影像法在探测土(溶)洞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02年06期
3 李小平;;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法在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9年11期
4 王东;方玉满;;地震映像法在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J];矿产勘查;2012年02期
5 杨良权;李波;魏定勇;高焕芝;让昊;彭涛;;地震映像法在垃圾坑勘察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4期
6 毕秋军,程建丽,刘建平,李林苍,袁鲁;优选正交小波基改善叠后三维地震信息的分辨率[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年05期
7 姚伯初;;三维地震的科学研究[J];海洋地质动态;2006年01期
8 武永胜;师学明;张剑;刘梦花;杨杰;;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映像法资料去噪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5期
9 付向科;蒋传琳;;地震映像法在人工挖孔桩孔底岩层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10 罗佐县;;三维地震二次采集工作量储量发现效应分析[J];中外能源;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佩芬;凌苏群;侍文;郭慧丽;;二维微动剖面技术探测“孤石”[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常兴;;三维地震工作站在潘一东矿的应用及分析[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二)·地质专业[C];2010年
3 张二华;马仁安;赵春霞;杨静宇;;虚拟现实系统下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二华;马仁安;赵春霞;杨静宇;;三维地震数据场的面可视化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霍英涛;;三维地震与钻探综合探测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6 李雪峰;温声明;文桂华;李树新;;三维地震技术在韩城地区的应用[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程建远;郭恒庆;王屹;高明飞;;三维地震施工设计中几个有关问题的探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建平;张志斌;;对三维地震导水断层的探测[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9 严建文;崔远红;;三维地震方法中一些技术的进展[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李冰;刘洪;李幼铭;;三维地震数据离散光滑插值的共轭梯度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佐县;三维地震二次采集意义重大[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张昭;三维地震报告通过终审[N];中煤地质报;2013年
3 本报通讯员;四川局地勘院利用三维地震技术查明水害[N];中煤地质报;2009年
4 马丽 马晓辉;陕西局物测队五个三维地震报告通过评审[N];中煤地质报;2011年
5 王晶 许崇宝;技术工作贵在求实[N];中国矿业报;2013年
6 陈磊;“三维地震”勘探 科技手段“掘金”[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7 马志国 台立勋 孟红星;阿艾煤矿三维地震综合勘探告捷[N];中国矿业报;2010年
8 王斌成;安徽局物测队首次将三维地震技术用于金属矿勘探[N];中煤地质报;2010年
9 康家光;川东南涪陵区块三维地震项目圆满完工[N];中国石化报;2009年
10 通讯员 李金生 王浩;国内首个煤层气三维地震项目验收[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文武;基于C/G架构的大规模地学三维场景渲染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2 冯凯;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最优化设计的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3 李香臣;采区构造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蚁群算法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继龙;地震映像法在沪昆高铁贵州段隧底岩溶探测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2 任骏声;利用高性能大规模计算平台进行三维地震波模拟及各向异性反演[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5年
3 刘明夫;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波形分类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欧祥钦;叠后三维地震信号的波形分类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龙杰;三维重力密度反演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6 赵东卫;基于区域生长的三维地震数据场的面可视化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王永;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张赓;基于最优叠加的非常规地震映像法信噪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桂花;三维VSP模拟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赵庆献;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74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7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