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钢管用作隧道逃生管道时的模拟分析
本文关键词:波纹钢管用作隧道逃生管道时的模拟分析 出处:《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工程 波纹钢管 有限元模拟 逃生管道 圆钢管
【摘要】:为了研究隧道发生塌方时逃生管道变形的特征与规律,对波纹钢管及其圆钢管的受力变形等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使用动态有限元模拟坍塌岩石体垂直砸向逃生管道的情形,分析波纹钢管在有垫层约束模型和圆管有垫层约束模型碰撞过程的凹陷变形(Y方向和X方向)以及加速度变化等指标。结果表明:直径1 m,壁厚为5 mm和壁厚10 mm的波纹钢管最大变形分别为174 mm和143 mm,直径1 m,壁厚为5 mm和壁厚10 mm圆钢管最大变形分别为214 mm和199 mm,波纹钢管凹陷变形较圆管分别小40 mm和56 mm;相同管径下,随着壁厚的增加,波纹钢管的优势就越明显。在受到岩石的撞击过程中,波纹钢管可以避免峰值过大而且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波纹钢管在承受冲击荷载较圆钢管更有优势,用波纹钢管作为逃生管道更能确保位于掌子面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结构安全性更好。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tunnel collapse occurred when the escape pipe deform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corrugated steel pipe and round steel tube, using dynamic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collapse rock at vertical escape pipeline, analysis of corrugated steel pipe with cushion sag deformation constraint model of collision constraint model and pipe cushion round (Y direction and X direction) and acceleration change inde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ameter of 1 m, the maximum deformation of corrugated steel pipe wall thickness of 5 mm and a wall thickness of 10 mm were 174 mm and 143 mm, 1 m in diameter, wall thickness and wall thickness of 5 mm and 10 mm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deformation of circular steel tube 214 mm and 199 mm, corrugated steel pipe with small sag deformation were 40 mm and 56 mm; the same diameter, with the increase in thickness of corrugated steel pipe, the more obvious advantages. By rock impact process, corrugated steel pipe can avoid peak But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more stable, corrugated steel pipe under impact load is more advantage of circular steel tube, corrugated steel pipe used as escape pipe can ensure in the face of construction personnel life safety, structural safety and better.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8.3
【正文快照】: 0引言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中划分的围岩分级可知,Ⅲ、Ⅳ、Ⅴ级围岩必须使用隧道逃生装置[1]。根据美国矿山安全健康局有关隧道逃生通道研究资料显示,隧道施工的过程中会修建一些逃生装置,在逃生装置内放上食物、手电、呼吸器等,为隧道施工人员逃生提供帮助[2-3]。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伟健;汪永兰;;公路波纹钢管涵洞设计计算[J];交通标准化;2014年23期
2 杨明辉;方天云;赵明华;罗杰;;高填方段波纹管涵垂直土压力试验及计算[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4期
3 杨飚;庄富盛;;新型隧道逃生管道设计模拟及现场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3年02期
4 何思明;沈均;吴永;;滚石冲击荷载下棚洞结构动力响应[J];岩土力学;2011年03期
5 张瑜;丁庆荣;狄先均;李强;谭飞;;隧道逃生管道的冲击实验与仿真模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刘成志;;钢波纹管涵洞在公路建设中应用技术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09年04期
7 张浩;;隧道安全防护措施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8 胡浩军;狄先均;李家泰;李强;王元汉;;隧道逃生管道设计中的圆管冲击计算[J];现代隧道技术;2008年S1期
9 王艳丽;李祝龙;吴大中;;钢波纹管涵洞的薄壳效应[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5期
10 李祝龙;刘百来;李自武;;钢波纹管涵洞力学性能现场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邹文斌;公路隧道施工围岩安全信息监控与预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张臻;公路隧道逃生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树明;蒋关鲁;罗斌;高柏松;;偏压荷载对钢波纹管涵洞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J];铁道建筑;2017年08期
2 李祝龙;李鹏飞;梁养辉;胡滨;胡小兵;;波纹钢管用作隧道逃生管道时的模拟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08期
3 李静;邱林;;钢波纹管涵在公路建设中的运用及优势[J];特种结构;2017年03期
4 王玉锁;周良;李正辉;何俊男;王涛;;落石冲击下单压式拱形明洞的力学响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5 李鹏飞;胡滨;曹彪;班午东;;螺旋波纹钢管涵洞现场应变测试有限元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7年04期
6 孙栋;;分层填筑钢波纹管涵洞的土压力值的测量与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2017年01期
7 王琦;王玉锁;耿萍;;橡胶缓冲垫层保护下棚洞结构落石冲击力学响应研究[J];铁道建筑;2017年02期
8 方诗圣;方正东;黄志福;;车辆荷载作用下多孔钢波纹板桥的稳定性分析[J];中外公路;2016年06期
9 王东坡;刘洋;裴向军;石思;;滚石冲击钢筋混凝土板的弹塑性动力响应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10 靳洪波;王振;;钢波纹管涵洞口处理及设计方案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贺建涛;基于反分析理论的山岭隧道施工安全性预报与控制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2 胡小兵;隧道逃生用波纹钢管力学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3 叶红梅;公路隧道火灾扩散及人员疏散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鹏;公路隧道施工期间围岩安全性动态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黄凤婵;大山坡隧道高边坡破坏机理研究及一体化监测[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6 韩成博;斜拉桥施工过程智能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7 杨震;公路隧道火灾人员安全逃生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张奇;隧道施工阶段风险监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张存根;鸳鸯会特长公路隧道施工监测分析及施工优化[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思明;;滚石对防护结构的冲击压力计算[J];工程力学;2010年09期
2 申文明;边学成;唐晓武;凌道盛;陈云敏;;低填方上埋式管涵土压力的模型试验和理论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3 张瑜;丁庆荣;狄先均;李强;谭飞;;隧道逃生管道的冲击实验与仿真模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郑俊杰;赵建斌;陈保国;;高路堤下涵洞垂直土压力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5 何思明;吴永;李新坡;;滚石冲击碰撞恢复系数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3期
6 胡浩军;狄先均;李家泰;李强;王元汉;;隧道逃生管道设计中的圆管冲击计算[J];现代隧道技术;2008年S1期
7 符进;章金钊;刘戈;;中尼公路金属波纹管涵洞的设计[J];公路;2008年09期
8 何思明;吴永;杨雪莲;;滚石坡面冲击回弹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S1期
9 何思明;李新坡;吴永;;滚石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屈服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S1期
10 王艳丽;赵卫国;;钢波纹管结构在河北省公路桥涵中的应用[J];公路;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松影;公路山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庆峰;基于模糊网络分析的隧道施工风险评价[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3 欧志坚;公路山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辨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4 周勇狄;长大公路隧道火灾数值模拟及逃生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5 王岚;高等级公路隧道施工及监控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邓念兵;公路隧道防火救灾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7 娄峰;时间序列分析在隧道位移监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清 ,隋树元;球形弹对圆钢管的射击实验研究[J];北京工业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2 郑文忠;柳旭东;张博一;张格明;;灌浆圆钢管压陷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2期
3 隋庆海;吴一红;申豫斌;吴京;;新郑机场下顶侧拉式圆钢管节点承载力分析与试验[J];建筑结构;2008年02期
4 赵新宇;吴波;杨勇;;基于纤维梁单元的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受压承载力随机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刘飞飞;陈誉;;不同受力状态下N型圆钢管完全搭接节点力学性能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6 路晶晶;;轴心受压圆钢管稳定截面设计的拟合算法[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7 万先哲;赵宪忠;李明;;十字形交叉对接焊缝对圆钢管拼接构件静力承载性能的影响[J];建筑结构;2011年S1期
8 吴波;赵新宇;张金锁;;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9 刚芹果;史新格;;K型圆钢管搭接节点的几何特征研究[J];工业建筑;2010年S1期
10 何荣开;圆钢管上自动割圆孔设备的设计[J];机械工程师;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万先哲;赵宪忠;李明;;十字形交叉对接焊缝对圆钢管拼接构件静力承载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苗;庄奕;季静;;核心圆钢管的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偏压加载全过程数值模拟[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国兴;张素梅;刘界鹏;;圆钢管约束钢筋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夏凉风;;圆钢管与钢板套简焊接连接节点的工程应用[A];第十七届华东六省一市建筑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忠献;王冬;许成祥;戴学新;郝永昶;;圆钢管高强混凝土框架模型滞回特性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牛奔;郭兰慧;;加劲薄壁圆钢管受弯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张津荣;;薄壁开孔圆钢管轴压稳定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8 吴炎海;姚良云;;圆钢管RPC轴压长柱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廖建国;JFE钢公司开发东京天空塔建设用圆钢管[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誉;平面K型圆钢管搭接节点静力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琳;圆钢管钢渣混凝土柱静力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勇;圆钢管平面K型间隙节点极限承载力及疲劳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3 陈莉;圆钢管弯折节点的静力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玉亭;基于CVGM微细观断裂预测理论的圆钢管构件偏心拉压滞回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杨简;垂直支管轴压的大偏心N型圆钢管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6 宋钢;考虑腐蚀效应的圆钢管轴向受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赵海成;基于稳态和瞬态传热理论对焊接圆钢管节点在高温下性能的研究[D];烟台大学;2016年
8 宋思敏;圆钢管轴心受压整体稳定承载力的理论与有限元分析[D];广州大学;2016年
9 张荣;圆钢管侧向冲击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梁旺才;平面K型圆钢管搭接节点静力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76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7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