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馈控制的桥梁节段模型干风洞实验仿真
本文关键词:基于反馈控制的桥梁节段模型干风洞实验仿真 出处:《振动与冲击》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风场作用中,针对桥梁结构与风荷载耦合而表现出非自伴随动力系统的现象,提出了仅具有5个独立控制参数的桥梁节段主动控制模型来模拟含有8个颤振气动导数的节段风洞试验模型。该模型由刚体所受的分布力系可等效为集中力系原则出发,利用PID反馈控制技术所构造,其在数学力学模型方面与风洞试验模型完全一致。通过几何变换,干风洞实验测量的线位移信号可转换为角位移信号。同时,运用MIMO分析技术可简单而精确获取系统完备的频响函数矩阵,再采用基于复模态理论中左右特征向量的辨识算法识别控制参数。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主动控制模型的合理性,同时也显示了该模型在桥梁风振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wind field , the phenomenon of non - self - adjoint power system is shown for the bridge structure and wind load coupling , and the model of segment wind tunnel test with only five independent control parameters is proposed . The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PID feedback control technology , which can be converted into angular displacement signal by means of PID feedback control technology .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2235)
【分类号】:U441.3
【正文快照】: 风对桥梁的作用由于瞬时空气动力与桥梁风振响应之间存在相位差,使得桥梁有可能从风场中吸取能量而使振幅增大,从而发生颤振。颤振会导致灾难性破坏,1940年美国塔科马大桥因颤振而坍塌就是一个经典实例。因此,颤振分析是现代大跨度桥梁抗风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作用在非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锐;杨奰昕;葛耀君;钱国伟;;平行双幅桥梁的颤振控制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4年12期
2 丁泉顺;王景;朱乐东;;桥梁断面颤振导数识别的耦合自由振动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2年24期
3 许云涛;吴志刚;杨超;;地面颤振模拟试验中的非定常气动力模拟[J];航空学报;2012年11期
4 ;Self-contained eigenvector algorithm appli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aerodynamic derivatives of bridge model[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05期
5 许福友;陈艾荣;张哲;王达磊;;确定桥梁模型颤振临界风速的实用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8年12期
6 黄方林,陈政清;桥梁颤振气动导数识别的迭代法[J];振动与冲击;2002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志文;李友祥;陈政清;;不确定气动干扰效应影响下并列大跨度桥梁颤振导数识别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1年05期
2 朱乐东;周奇;郭震山;孟晓亮;;箱形双幅桥气动干扰效应对颤振和涡振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张晓旭;陈力奋;宋汉文;;桥梁节段模型实验的组合正弦激励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9年12期
4 刘小兵;陈政清;刘志文;杨群;;均匀风场中串列双矩形断面气动力干扰的数值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8年12期
5 李友祥;祝志文;陈政清;;识别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快速相关特征系统实现算法[J];振动与冲击;2008年08期
6 陈政清;牛华伟;刘志文;;平行双箱梁桥面颤振稳定性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6年06期
7 罗延忠;陈政清;;桥梁颤振导数自由振动识别的分段扩阶最小二乘迭代算法[J];振动与冲击;2006年03期
8 许福友,陈艾荣,王达磊;搜索平板颤振临界风速的追赶法[J];工程力学;2005年05期
9 陈艾荣,许福友,胡晓伦;平板颤振临界风速的参数灵敏度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7期
10 许福友,陈艾荣,梁艳;平板的颤振参数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恽起麟;对风洞实验数据精准度的要求[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4年01期
2 恽起麟;风洞实验数据误差分析[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4年02期
3 赵兰水;风洞实验中的几个问题[J];南昌水专学报;1994年S1期
4 赵兰水,宋宪耕;椭圆形升降式高杆灯的风洞实验研究[J];兵工学报;2000年04期
5 王运时;小型风洞实验实时检测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年05期
6 刘天丰,高法贤,吕伟;风洞实验中张线支撑结构力学性能计算[J];力学与实践;2001年01期
7 丁则胜,陈少松,刘亚飞,曹顶贵;底排环境效应风洞实验[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2年04期
8 陈少松,丁则胜,徐琴;底排风洞实验中的流量测量[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3年01期
9 高永卫,乔志德;螺旋桨风洞实验气动声学相似准则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邵立民;宋笔锋;王利光;;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型扑翼风洞实验系统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惠增宏;竹朝霞;;变频器在风洞实验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A];四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惠增宏;竹朝霞;;高功率密度电机在风洞实验中的应用研究[A];四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谢莉;郑晓静;;风蚀风洞的发展[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姜文喜;王新社;;飞机模型带动力风洞实验伺服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A];2012年陕西省焊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岩;马宇;王延奎;;风洞实验中的脉动压力测量方法[A];2009安捷伦科技节论文集[C];2009年
6 郝卫东;曲芳亮;;TPS在风洞试验中模拟能力的分析和计算[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张然;;CTS实验技术测控系统设计[A];四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智春;王巍;李斌;;垂尾抖振响应压电主动控制风洞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陈芳达;代钦;;房屋自然通风的风洞实验与PIV流场测量[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袁明川;史志伟;程克明;;变体飞行器非定常气动特性的风洞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邹晓文;法国新建两座风洞实验室[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 陈宇;新飞机是“吹”出来的[N];中国国防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韩睿华;城市与风的对话[N];中国建设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晓雄;亲身体验“风洞”[N];经济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叶娟娟;“呼风唤雨”考验重大工程[N];河北日报;2009年
6 大学生记者团 安薪竹 本报记者 任晶惠;院士看“风洞”[N];大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晓辉;风雪两相流的风洞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红刚;天津大学低碳风洞实验室总装协同作用分析及节点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赵艳凤;叶栅表面微形貌的气动特性影响机理与减阻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蒋红;坡面风沙跃移运动的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D];兰州大学;2011年
4 陈伟;新型风洞实验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汤春;风洞实验运动模拟平台的构型优化和控制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6 郭磊;沙尘释放的风洞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7 裴博;HY-750低速开口?流风洞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张晋恺;港口散货堆场起尘规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秦凤波;TPS校准箱测控系统研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郭彬新;战斗机气动力综合设计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86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8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