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多跨矮塔斜拉桥静力荷载试验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6 09:05

  本文关键词:多跨矮塔斜拉桥静力荷载试验优化研究 出处:《世界桥梁》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矮塔斜拉桥 静载试验 荷载效率 工况优化 载位布置


【摘要】:为减少桥梁荷载试验耗时及中断交通时间等,以一座主桥上部结构为(128+3×210+128)m四塔五跨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为例,结合多跨矮塔斜拉桥结构的受力特点及控制截面影响线的特点,通过考虑内力兼顾挠度的加载效应,截面影响线的图形相似性及互补性,并适当调整加载车载位,将加载车在顺桥向以控制截面为对称轴进行布置,对桥梁静力荷载试验工况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将全桥9个荷载试验工况仅通过3次加载即可全部实现,各控制截面的加载效率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加载车的加载效率,缩短了试验过程的耗时。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time consuming of bridge load test and the time of interruption of traffic, this paper takes the superstructure of a main bridge as an example of a prestressed concrete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four towers and five spans with four towers and five spans. Combined with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pan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low towe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luence line of control section, by considering the loading effect of internal force and deflection, the figure similarity and complementarity of the influence line of section are considered. And the loading vehicle bit is adjusted properly, and the load car is arrang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bridge with the control section as the symmetry axis. The static load test conditions of the bridge are optimized. After the optimization, the 9 load test conditions of the whole bridge can be realized by only three loads, and the loading efficiency of each control section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de. The loading efficiency of the loading vehicle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time consuming of the test process is shortened.
【作者单位】: 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中检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基金】:科技部973项目(2015CB057702)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创新性项目(15ZDXK02)
【分类号】:U448.27
【正文快照】: 1引言矮塔斜拉桥又称为部分斜拉桥,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介于连续刚构桥与普通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新桥型,具有塔矮、梁高、刚度大等特点[1-8]。对矮塔斜拉桥进行成桥静力荷载试验不仅可掌握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也可为同类型桥梁结构的研究积累资料。目前大多数文献是针对常规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钰;吴京;;高塔型矮塔斜拉桥初探[J];公路;2008年01期

2 李雁;;矮塔斜拉桥无索区优化[J];山西建筑;2009年10期

3 朱保华;李亚东;;矮塔斜拉桥结构参数研究[J];四川建筑;2009年02期

4 陆林祥;张山荣;郑汉;;矮塔斜拉桥综述[J];山西建筑;2009年34期

5 韩振勇;田仲超;周国华;;浅谈矮塔斜拉桥的起源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0年01期

6 刘文会;李雁;;矮塔斜拉桥无索区长度优化分析[J];中外公路;2010年01期

7 汪学著;孙勇;许志英;;柔性矮塔斜拉桥的设计实践与优化分析[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陈星烨;王平;;矮塔斜拉桥静载作用下的参数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1年03期

9 刘秀芝;;矮塔斜拉桥静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西南公路;2011年03期

10 马书强;;国内外矮塔斜拉桥发展概况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胜;;矮塔斜拉桥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A];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潘颖;邓宇;;某矮塔斜拉桥0#块局部受力分析[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顾安邦;徐君兰;;矮塔斜拉桥[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从春;肖汝诚;;矮塔斜拉桥几个问题的探讨及发展展望[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刘昊苏;董军;杨昀;;不同设计参数下曲线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6 谷音;钟华;卓卫东;;基于性能的矮塔斜拉桥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7 蔺鹏臻;苏彦江;;小西湖矮塔斜拉桥的动力性能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吴俊强;戴祖生;陈庆华;;多塔长联大悬臂宽幅脊梁矮塔斜拉桥施工技术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姚博强;董军;王晓雷;齐铁东;;基于补偿法的矮塔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研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10 李建凤;朱劲松;;波纹钢腹板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特性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王丹;省内最大矮塔斜拉桥合龙[N];吉林日报;2012年

2 记者 达娃;拉萨纳金大桥昨日正式开通[N];拉萨晚报;2013年

3 本报通讯员 张同飞;闯难关宵旰攻坚 桥梁人百炼成钢[N];人民铁道;2011年

4 记者 靳淑琴;临汾首座特大“双跨”矮塔斜拉桥合龙[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涛;矮塔斜拉桥近似分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孙向东;四塔单索面宽幅脊梁矮塔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从春;矮塔斜拉桥设计理论核心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组合梁矮塔斜拉桥结构优化[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09年

2 刘伟;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及其相关技术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新培;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郭如意;矮塔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索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雷忠伟;矮塔斜拉桥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6 耿君君;矮塔斜拉桥拉索和预应力筋的相互影响及配置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朱强;矮塔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及地震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熊飞;矮塔斜拉桥的设计理论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9 黄德春;矮塔斜拉桥设计参数的优化[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张念;某矮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7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87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7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