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技术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08 15:32

  本文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技术与应用 出处:《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再生混凝土 废弃混凝土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航道整治 锡澄运河


【摘要】:针对大量混凝土废弃物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及天然骨料资源日益缺乏的问题,通过配制不同强度等级和不同再生骨料掺量的再生混凝土,并结合锡澄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提升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掺量对C35及以下中低强度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而对C40及以上中高强度混凝土有较大影响,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降低;通过合理选用再生骨料级配、与天然骨料复掺、对再生骨料进行强化以及优化配合比参数等措施能提升混凝土力学性能;锡澄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Abstract]:Due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used by a large number of concrete wastes and the increasing shortage of natural aggregate resources, recycled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strength grades and different recycled aggregate content was prepar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lifting technology of recycled concrete are studi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hird stage waterway regulation project of Xicheng Can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recycled aggregat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w and medium strength concrete under C35 or below.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oncret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ten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can be improved by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gradation, blending with natural aggregate, strengthening of recycled aggregate and optimization of mix ratio parameter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Xicheng Canal three-stage waterway regulation project has achieved goo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航道管理处;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2011Z1-5)
【分类号】:U614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的基础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混凝土,大量的消耗必然带来大量废弃混凝土的产生。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在15.5亿~24亿t,其主要部分为废弃混凝土;目前我国城市的存量建筑垃圾已超过30亿t,每年至少还有3亿t的增量[1]。作为混凝土主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兵;范宏亮;;高温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6期

2 王文兵;范宏亮;;高温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J];矿业快报;2008年09期

3 闫瑞兰;高占云;;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18期

4 孟丽岩;盖遵彬;尹晓黎;;使用年限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3年05期

5 高英才;钢材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要点浅述[J];广东建材;2002年09期

6 林伦,王岩,魏冬青,廖晓兰;增钙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2年03期

7 王孔藩,许清风,刘挺林;高温下及高温冷却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05年08期

8 戎涛;刘泽军;丁亚红;;不同使用年限既有未碳化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07期

9 冯晴;邓鸿飞;王建仓;;高温地下工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10 郑建洪;林东;西晓林;;高温对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广东建材;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佳;赵贺云;邵利利;卢晋波;刘红彬;彭瑞东;;高温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中的变形测试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宇峰;吉伯海;彭昌宪;;混凝土水化反应材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3 李丽娟;黄海滨;刘锋;;再生塑料颗粒改性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4 胡晓波;龙亭;陶新明;侯晓燕;刘芬;肖柏军;;模拟酸雨条件下C50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的试验分析[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丽娟;黄海滨;刘锋;;再生塑料颗粒改性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胡晓波;龙亭;陶新明;侯晓燕;刘芬;肖柏军;;模拟酸雨条件下C50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的试验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宁建国;卢静涵;;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孙洋;刁波;;冻融与化学物质腐蚀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的试验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9 牛绍仁;李立仁;;特细砂及JK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0年

10 田耀刚;丁庆军;王发洲;胡曙光;;高强次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韬;冲击荷载作用下重晶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2 黄振;纳米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3 李向辉;基于高地温隧洞衬砌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4 丁广胜;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蒋立浩;高温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

6 栾海洋;不同尺度酸雨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姬鸿云;低温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王晓丽;杜拉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早期裂缝的分形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9 张仕进;电液压脉冲强极性活化水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10 李凌云;高压水荷载下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97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97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