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出行者对不同交通方式行程时间可靠度和车内拥挤度的感知差异性

发布时间:2018-01-09 02:12

  本文关键词:出行者对不同交通方式行程时间可靠度和车内拥挤度的感知差异性 出处:《中国公路学报》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工程 方式选择行为 SP调查 行程时间可靠度 车内拥挤度


【摘要】: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对配置多模式交通设施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效用平衡原理与平面设计原则,构建了一种融合多影响因素(费用、行程时间、行程时间可靠度、车内拥挤程度)和多种交通方式(自驾、地铁、停车换乘、公交车)用于分析出行选择行为的SP调查设计方法。采用一对一、面对面调查方法收集有效行为数据,利用离散选择理论定量化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探究了多模式交通网络中的方式选择行为,解析了出行者对不同交通方式行程时间可靠度和车内拥挤度的感知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铁的可靠度价值比公交车和小汽车的可靠度价值分别高59.8%和32.1%;公交车的车内拥挤度价值比地铁和停车换乘的车内拥挤度价值高26%和84%,表明出行者对不同交通方式行程时间可靠度和车内拥挤存在显著的感知差异性,感知差异性显著影响方式选择模型预测结果而应该在模型中被充分考虑;行程时间可靠度和车内拥挤度显著影响通勤出行者的方式选择;平均时间价值和行程时间可靠度价值分别为49.8,81.97元·h~(-1),出行者愿意增加超过50%的平均出行时间来避免过度的车内拥挤;定量化的支付意愿等结果可用于多模式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与评价。
[Abstract]:In order to be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facilities resource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using the utility balance principle and graphic design principles, construct a fusion of multi factors (cost, travel time,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crowdedness degree) and many kinds of traffic mode (car, subway, park and ride the bus. For the analysis of SP survey) travel choice behavior. The design method of one-on-one, face-to-face survey methods to collect effective behavioral data,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travel mode by using the discrete choice theory of quantification, explores the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the way of choice behavior, analysis of the travelers to travel different traffic modes time reliability and vehicle congestion perception difference degre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iability value of the subway than the reliability value of the bus and the car were increased by 59.8% and 32.1% bus; The car car crowding value than the subway Park and ride car congestion value high 26% and 84%, showed that the traveler on the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of different traffic modes and bus congestion perception difference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of mode choice model 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and car crowding effect travelers choose the way of commuting; the value of reliability of the average value of time and travel time were 49.8,81.97 yuan h~ (-1), travelers are willing to increase more than 50% of the average travel time to avoid excessive car congestion; quantitative willingness to pay results for the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facilitie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414,71571138)
【分类号】:U491
【正文快照】: 0引言虽然中国上海等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但小汽车依然是通勤者最偏好的出行方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为缓解交通拥堵,交通管理者尝试利用停车换乘(Parking and Ride,PR)、快速公交(Bus RapidTransit,BRT)等措施提升公共交通的分担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罗;李炳林;;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J];甘肃科技;2008年11期

2 陈琨;于雷;;基于对数正态和分布的路径行程时间可靠性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勇;王世明;杨晓光;;信号控制道路行程时间可靠度计算与实证[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高林杰;隽志才;张伟华;;基于微观仿真的路段行程时间预测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年03期

5 陈国俊;杨晓光;刘好德;安健;;基于动态百分位行程时间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S1期

6 张君超;;路径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李晓莉;石建军;;行程时间异常值处理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1期

8 叶佳缘;杨赛霓;刘浩;;降雨对高速公路小型车行程时间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1期

9 张玺;刘海旭;蒲云;;随机供给下的行程时间动态可靠性[J];系统工程;2013年03期

10 杨兆升;莫祥伦;于尧;张彪;;非常态下路段行程时间估计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宁;;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估计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江周;张存保;许志达;严凤祥;;基于实时数据的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和模型[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杨兆升;董升;李善梅;刘雪杰;朱伟权;;基于占有率数据的模式匹配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温慧敏;刘雪杰;高永;李先;;路网行程时间稳定性分布特征研究与实证分析[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白世贞;丁旭;;动态行程时间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宇;裴玉龙;;动态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的确定及其与BPR函数的比较研究[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郭继孚;温慧敏;于雷;陈琨;高永;;基于出租车IC卡数据的北京路网可靠性评价[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龚珊;尹相勇;朱爱华;;基于浮动车的路段行程时间卡尔曼滤波预测算法[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里捷;林正;马云;熊桂喜;;BRT乘客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现[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保丽霞;金森元;顾应欣;;智能交通集成控制中的信息协同分析与处理[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永生 段国忠 史京利;畅通主动脉 美化旅游路[N];石家庄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轶群;移动交通管理集成技术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杨震;城市干线公交通行保障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陈明明;基于统计分布的城市道路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4 熊志华;道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5 陈琨;基于移动源数据的城市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继伟;城市主次干路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与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李小静;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城市交通网络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8 冷军强;冰雪条件下城市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孟小前;基于行程时间实时预测的露天矿调度服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10 郭洪洋;信息约束条件下的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乙甲;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北京中心城路网运行状态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武勇;基于时间分布的公交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刘克;高速公路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与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张岚岚;高速公路行程时间可靠度计量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吴俏;基于城市路网的行程时间估计及预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周建伟;高速公路路径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刘国盼;基于手机切换定位技术的干道行程时间分配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钱振邦;基于轨道交通的多模式交通网络换乘影响阈值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邓雪;信息发布对道路交通系统效率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程天琪;基于不同出行者预留时间的路网行程时间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99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99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