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德令哈盐沼泽区桥梁墩台混凝土损伤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4 22:34

  本文关键词:德令哈盐沼泽区桥梁墩台混凝土损伤试验研究 出处:《长安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混凝土 桥梁墩台 盐沼泽 损伤失效


【摘要】: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日渐突出,目前针对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但对盐沼泽地区混凝土腐蚀问题的研究结果与观点至今仍未统一。在西部寒旱地区盐沼泽环境下,高矿化度的地表水、地下水及盐渍化土形成复合盐类强腐蚀环境,且存在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的耦合作用,因而西部地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显得尤为复杂,还需深入研究。本文依托德香高速公路,对其沿线盐沼泽地区土质进行分析,配制腐蚀溶液;结合实际施工及桥梁结构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设计四种配合比混凝土:基准混凝土、掺加10%粉煤灰混凝土、掺加20%粉煤灰混凝土以及掺加1.5%水泥基自愈合材料(CCSM)混凝土,结合其寒旱气候特征,进行了长期浸泡试验、盐蚀-干湿循环试验和盐蚀-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盐溶液浸泡腐蚀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掺加水泥基自愈合材料、粉煤灰能够提高混凝土抗盐蚀-干湿循环的破坏能力;在盐蚀-冻融循环中,复合盐对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作用同时存在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在低浓度盐溶液中,盐的存在加剧了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在高浓度盐溶液中,溶液冰点很低,缓解了混凝土冻融损伤,掺加水泥基自愈合材料的混凝土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盐冻性,粉煤灰混凝土抗盐冻性能较差,且粉煤灰掺量越大,混凝土抗盐冻性能越差。
[Abstract]: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concrete durability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domestic problems of durability of concrete has been studied, but the unified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concrete corrosion problem of salt marshes area and views. Yet in the western arid region of salt marsh environment, high salinity of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and soil salinization the formation of composite salts of strong corrosive environment, and dry wet cycle and freeze thaw cycle coupling, so the durability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very complicated and needs further study.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odd Shannon highway, the salt marshes along the soil analysis, preparation of corrosion solution;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actual construction and concrete bridge structure durability design, four kinds of concrete with reference concrete, mixed with 10% fly ash concrete with 20% fly ash concrete And adding 1.5% of cement based self healing material (CCSM) concrete, combined with the cold and ari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the long-term immersion test, salt corrosion - dry wet cycle test and the salt erosion and freeze-thaw cycl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osion of concrete in salt solution is a long slow process of self healing material; adding cement base fly ash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amage, concrete anti salt corrosion - wet dry cycle; in - salt corrosion during freeze-thaw cycles, compound salt on the freeze-thaw damage effect existed at the same time enhancement or inhibition of concrete, at low salt concentration, salt intensifies the freeze-thaw damage of concrete, at high salt concentration. In the solution, the solution freezing point is very low, alleviate the damage of concrete freeze-thaw self healing material concrete showed good frost resistance by adding cement, fly ash concrete frost resistance is poor, and the greater the fly ash, salt resistant concrete The worse the frost performance.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怀帅;尹全贤;宋玉普;覃丽坤;;冻融循环后普通混凝土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06年04期

2 余红发;孙伟;李美丹;;混凝土在化学腐蚀和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的强度变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覃丽坤;宋玉普;姚家伟;;普通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李莉;姜洪义;许嘉龙;郑怡;回志峰;邱连强;;新型墙体材料冻融循环下的损伤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0年05期

5 董晓宏;张爱军;连江波;郭敏霞;;长期冻融循环引起黄土强度劣化的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6期

6 谈云志;吴翩;付伟;万智;张华;张振华;;改良粉土强度的冻融循环效应与微观机制[J];岩土力学;2013年10期

7 宁宝宽,陈四利,刘斌;冻融循环对水泥土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5期

8 商怀帅;宋玉普;覃丽坤;于长江;;冻融循环后在三向受压荷载下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6年07期

9 魏海斌;刘寒冰;高一平;方瑛;李长雨;;粉煤灰土冻融循环后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5期

10 刘荣桂;付凯;颜庭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疲劳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强;谢剑;吴洪海;;超低温冻融循环对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2 覃丽坤;宋玉普;陈浩然;张众;于长江;;冻融循环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谢友均;许辉;龙广成;;混凝土在不同溶液中的抗冻融循环性能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更社;张全胜;任建喜;蒲毅彬;;冻融循环条件下砂岩细观损伤特性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立成;刘汉勇;;冻融循环后轻骨料混凝土双轴压压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6 杨全兵;;冻融循环条件下NaCl浓度对混凝土内部饱水度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施嘉伟;朱虹;吴智深;吴刚;;冻融循环与荷载耦合作用下FRP-混凝土粘结界面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燕;申向东;;不同纤维掺量轻骨料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力学性能及损伤量的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9 宣金琦;赵立群;陈宁;;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对预拌抹灰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5th NCCM)[C];2013年

10 王立成;;不同特性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双轴压压统一强度准则[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覃丽坤;高温及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多轴强度和变形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2 张众;冻融及高温后混凝土多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慕儒;冻融循环与外部弯曲应力、盐溶液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D];东南大学;2000年

4 商怀帅;引气混凝土冻融循环后多轴强度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王阵地;基于无损监测的钢筋混凝土劣化过程和机理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2年

6 陈妤;冻融循环与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劣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7 周春生;寒旱区GCL防渗性能研究及相关机理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魏海斌;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宇翔;西藏高海拔地区冻岩冻融循环过程中劣化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于康康;碱液加固黄土体的工程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邢凯;冻融循环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损伤演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张雷;德令哈盐沼泽区桥梁墩台混凝土损伤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王健;抗冻再生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龙庆;冻融循环与碱—硅酸反应对混凝土及砂浆体的复合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刘旭峰;冻融循环后混凝土抗压性能与短柱轴压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8 苏伟;冻融循环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及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长沙矿山研究院;2012年

9 化晋创;冻融循环条件下粗粒土填料的静、动力特性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10 聂治平;混凝土早期冻融循环后渗透性能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25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25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e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