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多聚磷酸复配Terminal blend胶粉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

发布时间:2018-01-14 22:35

  本文关键词:多聚磷酸复配Terminal blend胶粉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 出处:《公路工程》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 Terminal Blending胶粉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疲劳性能


【摘要】:基于针入度评价体系和PG分级体系研究了多聚磷酸(PPA)与Terminal Blending胶粉复合沥青性能,优化了最佳的PPA与TB胶粉掺量范围,采用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试验和四分点加载疲劳试验研究了PPA与TB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抗疲劳性能和自愈合性能,并将其与4.5%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B胶粉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优良,但其高温性能较差,将TB胶粉与PPA复配后可实现二者对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改善效果的优势互补。在1.0%~1.5%PPA掺量和18%~24%TB胶粉掺量范围内TB与PPA复合改性沥青可替代4.5%SBS改性沥青,且PPA与TB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优的路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1.0%PPA+18%TB、1.25%PPA+22%TB、1.5%PPA+26%TB三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比4.5%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高40%~110%,室温放置4个月后的自愈合性能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2.5倍,掺TB胶粉改性沥青显著提高了PP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耐久性和自愈合性能。推荐PPA与TB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中,适宜的PPA掺量为1.0%~1.5%,TB胶粉合理掺量为20%~24%。
[Abstract]:Based on the penetr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PG grading system, the performance of Terminal Blending compound asphalt was studied. The optimum dosage range of PPA and TB powder was optimized by rutting, bending at low temperature and immersion Marshall. The pavement performance, fatigue resistance and self-healing performance of PPA and TB compound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were studied by freeze-thaw splitting test and four-point loading fatigue test. It is compared with 4.5 SBS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and fatigue resistance of modified asphalt with TB powder are good, but its high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is poor. After blending TB rubber powder with PPA,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he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and fatigue resistance of asphalt mixture can be realized. TB and PPA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 can replace 4.5 SBS modified asphalt in powder range. And the compound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of PPA and TB powder has better road performance and fatigue resistance. 1.0% PPA18TBX 1.25PPA22TB. The fatigue life of 1.5 PPA 26TB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is 40% higher than that of 4.5 SBS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The self-healing performance of SBS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after 4 months of storage at room temperature is 2. 5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SBS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The anti-fatigue durability and self-healing performance of PPA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y adding TB rubber powder. It is recommended that PPA and TB rubber powder compound modified asphalt. The appropriate dosage of PPA is 1.0% and 1.5% TB powder.
【作者单位】: 内蒙古赤峰市安通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0引言为了适应高温、重载、超载、渠化交通道路沥青路面的高低温性能、耐久性能和极端气候(荷载)条件下的耐候性,高速公路上中沥青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改性沥青结合料用于道路建设。以多聚磷酸(PPA)和反应型三元共聚物(RET)为代表的化学改性剂能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诚春;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及其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3年03期

2 董诚春;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及其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特种橡胶制品;2003年03期

3 董诚春;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及其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橡塑资源利用;2003年02期

4 鲁文平;;胶粉改性沥青打造循环经济新亮点[J];天津建设科技;2007年04期

5 马爱群;肖鹏;;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离析机理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13期

6 马爱群;肖鹏;;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离析机理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14期

7 董诚春;;胶粉改性沥青修建公路[J];橡塑资源利用;2008年03期

8 李金亮;王仕峰;张勇;张隐西;;力化学等密度法制备高温贮存稳定的胶粉改性沥青[J];中外公路;2011年03期

9 丁湛;栗培龙;;胶粉改性沥青黏度影响因素及微观特性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7期

10 刘仲皓;;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J];北方交通;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尚丽娜;李金亮;王仕峰;傅轶;;回收交联聚乙烯裂解蜡对胶粉改性沥青降粘作用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孔宪明;刘国祥;;废胶粉在沥青行业的应用[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3 王岚;邢永明;赵久敏;郭莹莹;;胶粉改性沥青桥面防水层界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4 刘军;江炜;;不同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室内试验性能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5 张永明;余强;汪东升;;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加铺应力吸收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邸进;巨龙腾飞[N];保定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新旗;胶粉改性沥青制备技术及其计算机仿真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王萌;低成本高稳定性废胶粉改性沥青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韩吉伟;盐冻循环条件下沥青微观结构及流变学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年

4 张文武;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5 肖敏敏;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及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6 马爱群;微波辐射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及共混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7 毛远;微波胶粉改性沥青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潘礼清;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9 尹继明;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与抗老化性能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冯文欣;微波作用下沥青与弹性体配伍的适应性[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25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25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6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